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通用明胶废水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2023-10-23 10:29:2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2.04.29

申请日:2021.12.29

分类号:C02F9/14(2006.01)I;C02F101/30(2006.01)N

摘要

一种通用的明胶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水质调节;B、去除悬浮物及有机污染物;C、去除有机物;D、去除氮磷:HAUASB池处理后的废水进入HATNP池中,去除废水中的氮和磷,去除氮和磷后的废水进入混凝沉淀池;E、混凝处理:向混凝沉淀池内投加PAC和PAM,去除水中悬浮物及残留的磷酸盐,处理出水进入回用水池暂存,回用水池内的大部分水回用到厂区内部绿化用水或生产用水,多余水可达标排放;F、污泥处理;本发明方法简单,操作简单,通用性强,适用于多种原料多种制胶工艺产生的明胶废水处理,抗冲击性好,效果好,运行费用低,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通用的明胶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水质调节:综合废水通过格栅(1),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纤维物质和固体颗粒物质,处理后的废水进入调节池(2)内均匀水质和水量,调节废水pH=69;B、去除悬浮物及有机污染物:经调节池(2)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气浮池(3)内,在气浮池(3)内投加20100mg/LPAC和13mg/LPAM,去除废水中悬浮物,处理后的废水进入HADC反应器(4),去除废水中的部分有机污染物及盐类,同时去除部分氨氮;C、去除有机物:经HADC反应器(4)处理后的废水进入HAUASB池(5)中,向HAUASB池(5)中投加具有水解酸化菌、产甲烷菌菌种、亚硝化菌及厌氧氨氧化菌的活性污泥,通过水解酸化作用及产甲烷作用,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同时将难降解大分子有机物转化降解小分子有机物,同时微曝气固液分离区(503)内的亚硝化菌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回流到流动污泥床(501)和第二反应区域为悬浮污泥区(502)时,与氨氮一起被厌氧氨氧化菌利用产生氮气,实现部分脱氮;所述的HAUASB池(5)是由从下到上的3个反应区域构成,第一反应区域为下部的流动污泥床(501),第二反应区域为悬浮污泥区(502),第三反应区域为微曝气固液分离区(503),微曝气固液分离区(503)内的三相分离器下部设有微曝气装置;D、去除氮磷:HAUASB池(5)处理后的废水进入HATNP池(6)中,去除废水中的氮和磷,去除氮和磷后的废水进入混凝沉淀池(7);E、混凝处理:向混凝沉淀池(7)内投加PAC和PAM,PAC加药量为2050mg/L,PAM加药量为13mg/L,去除水中悬浮物及残留的磷酸盐,处理出水进入回用水池(8)暂存,回用水池(8)内的大部分水回用到厂区内部绿化用水或生产用水,多余水可达标排放;F、污泥处理:气浮池(3)、HADC反应器(4)、HAUASB池(5)、HATNP池(6)和混凝沉淀池(7)的污泥经污泥出口排入污泥浓缩池(9),在污泥浓缩池(9)内浓缩后,送到脱水机(10)进行脱水,干污泥外运处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的明胶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HATNP池(6)为“子母”罐分区结构,内圈依次为释磷区(602)、第一反硝化区(604)、第二反硝化区(606)和第三反硝化区(601),释磷区(602)、第一反硝化区(604)、第二反硝化区(606)和第三反硝化区(601)外部分别与外圈的第一硝化区(603)、第二硝化区(605)、第三硝化区(607)和沉淀区(608)相对应,HAUASB池(5)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第三反硝化区(601),沉淀区(608)内的污泥回流到第三反硝化区(601),回流污泥中的反硝化菌群利用进水中的碳源,将回流污泥中残留的硝酸盐反硝化为氮气排出水体,实现1级脱氮;第三反硝化区(601)中的混合液进入到释磷区(602),污泥中的聚磷菌在厌氧条件及碳源充足条件下充分释磷并合成碳源储存于细胞体内,释磷区(602)处理后的废水从进入到第一硝化区(603),在好氧条件下,亚硝化菌群及硝化菌群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实现1级脱氨氮作用,同时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利用内碳源过量吸磷并储存于细胞内,实现废水中磷由水体转到微生物体内的转移,同时污泥中的部分异养菌群进行有机物的降解作用;第一硝化区(603)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第一反硝化区(604),污泥中的反硝化菌群利用水中的碳源将第一硝化区(603)生成的硝酸盐反硝化为氮气排出水体,实现2级脱氮;第一反硝化区(604)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到第二硝化区(605),在好氧条件下,亚硝化菌群及硝化菌群将废水中的部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实现2级脱氨氮作用,同时污泥中的部分异养菌群进行有机物的降解作用;第二硝化区(605)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第二反硝化区(606),污泥中的反硝化菌群利用水中的碳源将第二硝化区(605)生成的部分硝酸盐反硝化为氮气排出水体,实现3级脱氮;第二反硝化区(606)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到第三硝化区(607),在好氧条件下,亚硝化菌群及硝化菌群可以将废水中的部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实现3级脱氨氮作用,同时污泥中的部分异养菌群进行有机物的降解作用;第三硝化区(607)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到沉淀区(608),沉淀区(608)内的污泥下沉进入到泥斗内,并回流至第三反硝化区(601),回流污泥量为第三反硝化区(601)进水流量的35倍,上清液经出水口进入到混凝沉淀池(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的明胶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池(2)包括第一池体(201)和第二池体(202),第一池体(201)体积大于第二池体(202),第一池体(201)内装有搅拌装置(203),第二池体(202)内装有提升泵(204)和pH自动调节系统,格栅(1)过滤后的废水在第一池体(201)利用自身酸碱进行中和调节后,进入第二池体(202),经pH自动调节系统检测废水pH不是69,进行加药调节废水pH=69,随后废水经提升泵(204)进入到气浮池(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的明胶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HADC反应器(4)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电化学反应区(401)、絮凝反应区(402)及沉淀区(403),气浮池(3)的出水进入到电化学反应区(401),在通电情况下,有机污染物被氧化降解,部分氨氮被氧化为氮气、亚硝酸盐及硝酸盐,废水中高价或低价金属阳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直接被还原为低价阳离子或金属沉淀,阳极通以直流电后,阳极失去电子,形成金属阳离子,在絮凝反应区(402)与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高活性的絮凝基团,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吸附并在沉淀区(403)共沉而将其去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的明胶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动污泥床(501)的污泥浓度为1500025000mg/L,悬浮污泥区(502)的污泥浓度为1000015000mg/L,微曝气固液分离区(503)的污泥浓度为500010000mg/L,废水在流动污泥床(501)中将难降解大分子有机物转化成可生物降解小分子有机物,同时去除部分有机物;在悬浮污泥区(502)内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在微曝气固液分离区(503)通过空气搅动加速污泥回流至流动污泥床(501),处理后的废水进入HATNP池(6)中。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通用的明胶废水处理方法,可有效解决现有明胶废水处理方法适用面窄,效果差以及抗冲击力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用的明胶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水质调节:综合废水通过格栅,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纤维物质和固体颗粒物质,处理后的废水进入调节池内均匀水质和水量,调节废水pH=69;B、去除悬浮物及有机污染物:经调节池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气浮池内,在气浮池内投加20100mg/LPAC和13mg/LPAM,去除废水中悬浮物,处理后的废水进入HADC反应器,去除废水中的部分有机污染物及盐类,同时去除部分氨氮;C、去除有机物:经HADC反应器处理后的废水进入HAUASB池中,向HAUASB池中投加具有水解酸化菌、产甲烷菌菌种、亚硝化菌及厌氧氨氧化菌的活性污泥,通过水解酸化作用及产甲烷作用,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同时将难降解大分子有机物转化降解小分子有机物,同时微曝气固液分离区内的亚硝化菌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回流到流动污泥床和第二反应区域为悬浮污泥区时,与氨氮一起被厌氧氨氧化菌利用产生氮气,实现部分脱氮;所述的HAUASB池是由从下到上的3个反应区域构成,第一反应区域为下部的流动污泥床,第二反应区域为悬浮污泥区,第三反应区域为微曝气固液分离区,微曝气固液分离区内的三相分离器下部设有微曝气装置;D、去除氮磷:HAUASB池处理后的废水进入HATNP池中,去除废水中的氮和磷,去除氮和磷后的废水进入混凝沉淀池;E、混凝处理:向混凝沉淀池内投加PAC和PAM,PAC加药量为2050mg/L,PAM加药量为13mg/L,去除水中悬浮物及残留的磷酸盐,处理出水进入回用水池暂存,回用水池内的大部分水回用到厂区内部绿化用水或生产用水,多余水可达标排放;F、污泥处理:气浮池、HADC反应器、HAUASB池、HATNP池和混凝沉淀池的污泥经污泥出口排入污泥浓缩池,在污泥浓缩池内浓缩后,送到脱水机进行脱水,干污泥外运处置。

本发明方法简单,操作简单,通用性强,适用于多种原料多种制胶工艺产生的明胶废水处理,抗冲击性好,效果好,运行费用低,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发明人:钮劲涛;金宝丹;彭学辉;马三贵;赵涛;杨飞龙;毕魁伟;马航飞;崔大成;张萌)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