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缺氧生物澄清池

发布时间:2024-3-31 8:50:3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2.04.19

申请日:2021.12.16

分类号:C02F3/28(2006.01)I;C02F101/30(2006.01)N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缺氧生物澄清池及其处理方法,其包括池体,池体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布水排泥装置、悬浮污泥区以及泥水分离区,池体底部的布水排泥装置不易堵塞、布水均匀,消除了死区,同时,通过间隔通入气体,保持污泥悬浮状态,避免了局部污泥堆积导致污泥上浮的问题,更有利于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混合,提高缺氧生物澄清池的水解酸化效率,此外,采取纵向分区布局,可有效减少缺氧生物澄清池的占地面积,并且可用于取代常规初沉池,解决其碳源流失严重问题。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缺氧生物澄清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布水排泥装置、悬浮污泥区以及泥水分离区;所述布水排泥装置包括布水渠和若干平行设置的布水排泥管,所述布水渠通过若干第一连通管与各所述布水排泥管一一对应连接,各所述布水排泥管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且与所述悬浮污泥区连通的通孔,所述布水渠的一端设有并联设置的第一进水口和排泥口,所述布水渠的另一端封闭;所述泥水分离区内设有泥水分离装置,所述泥水分离装置包括投料通道和至少一个分离单元,所述投料通道的上端均设有投料口,其下端设有喇叭口,所述分离单元包括分离仓、所述分离仓的底部设有泄泥口,所述泄泥口的下方设有三相分离器,所述分离仓的上部设有进水通道、排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投料口连通的第二进水口,所述排水通道的顶部设有排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氧生物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的上部还设有至少一根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顶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缺氧生物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单元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分离单元分别位于所述投料通道的两侧,所述排气管设于所述分离仓与所述池体的内侧壁之间,且位于所述三相分离器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氧生物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的底部还设有配气渠,所述配气渠通过若干第二连通管与各所述布水排泥管一一对应连接,各所述布水排泥管上设有若干排气孔;所述配气渠的一端设有进气口,其另一端封闭,所述进气口上设有进气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氧生物澄清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穿过所述池体与所述悬浮污泥区连通,所述第一导管的另一端设有氧化还原电位检测装置;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穿过所述池体与所述悬浮污泥区连通,其另一端设有取样阀,所述第二导管上还设有污泥浓度检测装置;所述氧化还原电位检测装置、污泥浓度检测装置与控制器连接。

6.一种缺氧生物澄清池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待处理水由池体内布水排泥装置进行配水,与池体内活性污泥充分接触进行水解酸化反应;S2、间歇向池体内通入气体,对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物进行搅拌,使得活性污泥保持悬浮状态,并实时监控池体内水解酸化环境,控制水解酸化过程;S3、反应后的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物经泥水分离后,将上清液排出;S4、将泥水分离处理后的污泥经池体的底部排出;S5、循环步骤S1-S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缺氧生物澄清池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检测悬浮污泥区的氧化还原电位,当悬浮污泥区的氧化还原电位值大于预设范围的最大值时,增大通气间隔时间,和/或减小通气时间;当悬浮污泥区的氧化还原电位值小于预设范围的最小值时,减小通气间隔时间,和/或增大通气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缺氧生物澄清池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检测悬浮污泥区的污泥浓度,当悬浮污泥区的污泥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停止向池体输送污水,在预设时间后,将泥水分离处理后的污泥经池体的底部排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缺氧生物澄清池及其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升流式缺氧生物澄清池布水不均匀、布水器易堵塞、无法保证稳定污泥悬浮层而引起水解酸化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缺氧生物澄清池,其包括:

池体,所述池体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布水排泥装置、悬浮污泥区以及泥水分离区;

所述布水排泥装置包括布水渠和若干平行设置的布水排泥管,所述布水渠通过若干第一连通管与各所述布水排泥管一一对应连接,各所述布水排泥管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且与所述悬浮污泥区连通的通孔,所述布水渠的一端设有并联设置的第一进水口和排泥口,所述布水渠的另一端封闭;

所述泥水分离区内设有泥水分离装置,所述泥水分离装置包括投料通道和至少一个分离单元,所述投料通道的上端均设有投料口,其下端设有喇叭口,所述分离单元包括分离仓、所述分离仓的底部设有泄泥口,所述泄泥口的下方设有三相分离器,所述分离仓的上部设有进水通道、排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投料口连通的第二进水口,所述排水通道的顶部设有排水口。

优选地,所述池体的上部还设有至少一根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顶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口。

优选地,所述分离单元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分离单元分别位于所述投料通道的两侧,所述排气管设于所述分离仓与所述池体的内侧壁之间,且位于所述三相分离器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池体的底部还设有配气渠,所述配气渠通过若干第二连通管与各所述布水排泥管一一对应连接,各所述布水排泥管上设有若干排气孔;

所述配气渠的一端设有进气口,其另一端封闭,所述进气口上设有进气阀。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穿过所述池体与所述悬浮污泥区连通,所述第一导管的另一端设有氧化还原电位检测装置;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穿过所述池体与所述悬浮污泥区连通,其另一端设有取样阀,所述第二导管上还设有污泥浓度检测装置;

所述氧化还原电位检测装置、污泥浓度检测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缺氧生物澄清池的处理方法,包括:

S1、待处理水由池体内布水排泥装置进行配水,与池体内活性污泥充分接触进行水解酸化反应;

S2、间歇向池体内通入气体,对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物进行搅拌,使得活性污泥保持悬浮状态,并实时监控池体内水解酸化环境,控制水解酸化过程;

S3、反应后的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物经泥水分离后,将上清液排出;

S4、将泥水分离处理后的污泥经池体的底部排出;

S5、循环步骤S1-S4

优选地,

在步骤S2中,检测悬浮污泥区的氧化还原电位,当悬浮污泥区的氧化还原电位值大于预设范围的最大值时,增大通气间隔时间,和/或减小通气时间;

当悬浮污泥区的氧化还原电位值小于预设范围的最小值时,减小通气间隔时间,和/或增大通气时间。

优选地,

在步骤S4中,检测悬浮污泥区的污泥浓度,当悬浮污泥区的污泥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停止向池体输送污水,在预设时间后,将泥水分离处理后的污泥经池体的底部排出。

本发明提供一种缺氧生物澄清池及其处理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缺氧生物澄清池包括池体,池体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布水排泥装置、悬浮污泥区以及泥水分离区,是集水解酸化、脱氮除磷、澄清功能于一体的工艺,也可以分别作为水解酸化池、缺氧反硝化池、澄清池单独使用。本发明池体底部的布水排泥装置是将进水配水系统与剩余污泥排放系统合二为一,即使在进水过程中存在塑料、颗粒物、污泥等杂质堵塞在布水排泥管通孔中,可以通过剩余污泥排放的重力虹吸作用逆向将布水排泥管通孔堵塞物排放到池体外,还可以利用间歇式曝气对堵塞物进行清理。因此,缺氧生物澄清池不易发生堵塞,布水均匀,消除了死区,同时,通过间隔通入气体,保持污泥悬浮状态,避免了局部污泥堆积导致污泥上浮的问题,更有利于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混合,提高缺氧生物澄清池的处理效率。

进一步地,悬浮污泥区与泥水分离区垂直方式布置,占地面积小,池内无需机械设施,日常维护便捷,并且可用于取代常规初沉池,解决其碳源流失严重问题。

发明人:叶昌明;伍波;彭金城;赖正泉;郭瑞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