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1.24
申请日:2023.09.21
分类号:C02F9/00(2023.01)I;C02F103/18(2006.01)N;C02F1/52(2023.01)N;C02F1/56(2023.01)N;C02F1/76(2023.01)N;C02F1/66(2023.01)N;C02F101/20(2006.01)N;
C02F1/62(2023.01)N;C02F1/02(2023.01)N;C02F7/00(2006.01)N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处理工艺,尤其涉及一种脱硫废水三联箱装置氧化处理工艺。按以下步骤进行:在脱硫废水曝气池中加入次氯酸钠;加药30分钟后开启曝气风机;开启曝气风机后,打开蒸汽换热器;通过辅助蒸汽往换热器汽侧进汽,汽侧出水进行回用,控制换热器水侧出口温度;曝气2小时后,依次关闭蒸汽换热器进汽,蒸汽换热器进水及曝气风机。开启脱硫废水输送泵往中和槽内进水,依次在中和槽中调节pH、沉降槽内加入除汞剂、在絮凝槽中加入混凝剂并在絮凝槽后管道加入助凝剂,最后进入澄清器。能明显提高脱硫废水的总汞去除率及去除效果的稳定性,可以防止因预氧化过程次氯酸钠的过量添加导致总汞去除率下降,出现超标现象。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脱硫废水三联箱装置氧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①在脱硫废水曝气池中加入次氯酸钠,通过加药泵频率和行程控制加药量;②加药30分钟后开启曝气风机,将空气通入曝气池中;③开启曝气风机后,打开蒸汽换热器,通过输送泵往蒸汽换热器水侧进水;④通过辅助蒸汽往换热器汽侧进汽,汽侧出水进行回用,控制换热器水侧出口温度;⑤曝气2小时后,依次关闭蒸汽换热器进汽,蒸汽换热器进水及曝气风机;⑥开启脱硫废水输送泵往中和槽内进水,依次在中和槽中调节pH、沉降槽内加入除汞剂、在絮凝槽中加入混凝剂并在絮凝槽后管道加入助凝剂,最后进入澄清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废水三联箱装置氧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①中,预沉池中所投加的次氯酸钠质量浓度应为100-500ppm;步骤②中,加药30分钟后开启曝气风机是等待过量的次氯酸钠能反应完全;步骤③、④和⑤中,控制水温范围在30-40℃;步骤⑥中,中和槽控制pH为9,沉降槽中所投加的除汞剂为硫化钠、有机硫中的一种或混合;沉降槽内的除汞剂质量浓度为30ppm;混凝剂最低加药量不得低于20ppm,助凝剂最低加药量不得低于1ppm。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进一步提升其使用性能的一种脱硫废水三联箱装置氧化处理工艺。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脱硫废水三联箱装置氧化处理工艺,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在脱硫废水曝气池中加入次氯酸钠,通过加药泵频率和行程控制加药量;
②加药30分钟后开启曝气风机,将空气通入曝气池中;
③开启曝气风机后,打开蒸汽换热器,通过输送泵往蒸汽换热器水侧进水;
④通过辅助蒸汽往换热器汽侧进汽,汽侧出水进行回用,控制换热器水侧出口温度;
⑤曝气2小时后,依次关闭蒸汽换热器进汽,蒸汽换热器进水及曝气风机;
⑥开启脱硫废水输送泵往中和槽内进水,依次在中和槽中调节pH、沉降槽内加入除汞剂、在絮凝槽中加入混凝剂并在絮凝槽后管道加入助凝剂,最后进入澄清器。
作为优选,步骤①中,预沉池中所投加的次氯酸钠质量浓度应为100-500ppm;该浓度下的次氯酸钠溶液,能够将脱硫废水中绝大部分还原性金属离子氧化,降低水体COD至排放标准,提高工艺的浊度去除率。
步骤②中,加药30分钟后开启曝气风机是等待过量的次氯酸钠能反应完全;
步骤③、④和⑤中,控制水温范围在30-40℃;开启曝气风机与控制脱硫废水水温,能将过量的次氯酸钠分解挥发,极大程度降低脱硫废水中次氯酸钠的残余量,防止次氯酸钠对除汞剂造成破环,保障除汞剂有效成分,提高三联箱工艺的除汞效率。控制水温范围在30-40℃,主要为冬季提升水温,加快次氯酸钠的分解速率。
步骤⑥中,中和槽控制pH为9,沉降槽中所投加的除汞剂为硫化钠、有机硫中的一种或混合;
沉降槽内的除汞剂质量浓度为30ppm;
混凝剂最低加药量不得低于20ppm,助凝剂最低加药量不得低于1ppm。
絮凝剂及助凝剂的加药量视脱硫废水的浊度变化;助凝剂最低加药量用以确保除汞剂与汞生成的螯合物可以有效沉降。
在原有三联箱系统的基础上,对工艺的系统进行了改造,增加了脱硫废水氧化处理系统,用以提高脱硫废水中金属离子以高价态形式进入三联箱工艺,将脱硫废水中COD含量降低至排放标准以内,控制脱硫废水的次氯酸钠以极低浓度进入后续系统,保证除汞剂的有效成分及除汞效率。模块流程如图1所示,在原有脱硫废水池底部增加曝气管,通过曝气风机将空气注入脱硫废水中,增加蒸汽换热器,取电厂辅助蒸汽,在水侧换热器进出口安装温度计,提高脱硫废水水温。
本发明的优势:
1、优化后的系统,能明显提高脱硫废水的总汞去除率及去除效果的稳定性,可以防止因预氧化过程次氯酸钠的过量添加导致总汞去除率下降,出现超标现象。
2、将深度氧化处理过程提前至三联箱工艺前与预氧化过程合并,减少了与有机硫中和部分的加药量。
3、次氯酸钠加药量控制范围较宽,无需担心对后续系统造成影响,也无需对除汞剂加药量进行调整,能够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发明人:鲁卫哲;陈国清;李斐;徐金兵;朱颖俊;王厅锋;林晨;胡继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