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含油污泥减量化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4-11-15 13:46:2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3.11.21

申请日:2022.05.13

分类号:C02F11/00(2006.01)I;C02F11/12(2019.01)I;C02F11/14(2019.01)I;B01F33/82(2022.01)I;B01F35/71(2022.01)I;B01F35/83(2022.01)I

摘要

本发明涉及含油污泥减量化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油污泥减量化处理装置,至少包括含油污泥管线、排污管线和自来水管线,还包括:浓缩罐,所述浓缩罐的进料孔与含油污泥管线连通,所述浓缩罐溢流孔与排污管线之间连通有管一,所述浓缩罐的出料孔与排污管线连通有管二,且管二上串接有阀一;增压部,所述增压部进料端与浓缩罐的出料孔之间连通有管三,所述管三上串接有阀二。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两段式加药,通过前期注入少量药剂在浓缩罐内先混合,产生化学反应,在搅拌箱前再次注入药剂,根据搅拌箱内的油污泥状态,进行药剂注入联动,使油污泥与药剂充分混合反应,达到脱水要求。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油污泥减量化处理装置,至少包括含油污泥管线(1)、排污管线(2)和自来水管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浓缩罐(4),所述浓缩罐(4)的进料孔与含油污泥管线(1)连通,所述浓缩罐(4)溢流孔与排污管线(2)之间连通有管一(101),所述浓缩罐(4)的出料孔与排污管线(2)连通有管二(102),且管二(102)上串接有阀一(201);增压部,所述增压部进料端与浓缩罐(4)的出料孔之间连通有管三(103),所述管三(103)上串接有阀二(202);搅拌箱(5),所述搅拌箱(5)进料孔与增压部出料端连通有管四(104),所述搅拌箱(5)进料孔与排污管线(2)连通有管五(105),所述管五(105)上串接有阀三(203),所述搅拌箱(5)溢流孔与管五(105)连通有管六(106),所述管六(106)与管五(105)连接处位于阀三(203)下流;静态混合器(6),所述静态混合器(6)串接在管四(104)上;脱水装置(7),该脱水装置(7)进料孔与搅拌箱(5)出料孔连通有进料管(8),所述脱水装置(7)的排污孔与排污管线(2)连通,所述脱水装置(7)与自来水管线(3)连通,且自来水管线(3)位于脱水装置(7)一端串接有阀四(204);加药部一,所述加药部一进水孔与自来水管线(3)之间连通有管七(107),所述管七(107)上串接有阀五(205),所述加药部一的排污孔与排污管线(2)连通,所述加药部一出料孔与分别与含油污泥管线(1)和管四(104)连通,且加药部一与管四(104)连通位置位于静态混合器(6)和增压部之间;加药部二,所述加药部二进水孔与自来水管线(3)之间连通有管八(108),所述管八(108)上串接有阀六(206),所述加药部二的排污孔与排污管线(2)连通,所述加药部二出料孔与分别与含油污泥管线(1)和静态混合器(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减量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部包括一对增压单元、旁通(9)和阀七(207),所述旁通(9)和一对增压单元并联在管三(103)和管四(104)之间,所述旁通(9)上串接阀七(2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减量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单元包括增压泵(10)、阀八(208)、阀九(209)和止回阀一(301),所述增压泵(10)进料孔通过阀八(208)与管三(103)连通,所述增压泵(10)出料口与管四(104)之间依次串接、阀九(209)和止回阀一(3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减量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部一包括:混药箱一(11)、送药部一、管九(109)和阀十(210),所述混药箱一(11)的进水孔与管七(107)连通,所述管九(109)两端分别与混药箱一(11)的溢流孔和排污管线(2)连通,所述混药箱一(11)的排放孔通过阀十(210)与排污管线(2)连通,所述混药箱一(11)的出料孔与送药部一连通,所述送药部一分别与含油污泥管线(1)和管四(104)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减量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药部一包括一对送药单元一、管十(110)、管十一(111)、阀十一(211)、阀十二(212)、阀十三(213)、阀十四(214)、阀十五(215)和阀十六(216),一对所述送药单元一均通过阀十一(211)与混药箱一(11)出料孔连通,一对所述送药单元一出料孔之间连通阀十二(212),所述阀十二(212)左端与管四(104)之间连通管十(110),所述阀十三(213)和阀十四(214)依次串接在管十(110)上,所述阀十二(212)右端与含油污泥管线(1)之间连通管十一(111),所述阀十五(215)和阀十六(216)依次串接在管十一(111)上;所述送药单元一包括送药泵一(12)、阀十七(217)和止回阀二(302),所述送药泵一(12)进料孔与混药箱一(11)出料孔连通,所述送药泵一(12)出料孔与阀十二(212)之间依次串接阀十七(217)和止回阀二(3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减量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部二包括:混药箱二(13)、送药部二、管十二(112)和阀十八(218),所述混药箱二(13)的进水孔与管八(108)连通,所述管十二(112)两端分别与混药箱一(11)的溢流孔和排污管线(2)连通,所述混药箱一(11)的排放孔通过阀十八(218)与排污管线(2)连通,所述混药箱二(13)的出料孔与送药部二连通,所述送药部二分别与含油污泥管线(1)和静态混合器(6)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减量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药部二包括一对送药单元二、管十三(113)、管十四(114)、阀十九(219)、阀二十(220)、阀二十一(221)、阀二十二(222)、阀二十三(223)和阀二十四(224),一对所述送药单元二均通过阀十九(219)与混药箱二(13)出料孔连通,一对所述送药单元二出料孔之间连通阀二十(220),所述阀二十(220)左端与静态混合器(6)之间连通管十三(113),所述阀二十一(221)和阀二十二(222)依次串接在管十三(113)上,所述阀二十(220)右端与含油污泥管线(1)之间连通管十四(114),所述阀二十三(223)和阀二十四(224)依次串接在管十四(114)上;所述送药单元二包括送药泵二(14)、阀二十五(225)和止回阀三(303),所述送药泵二(14)进料孔与混药箱二(13)出料孔连通,所述送药泵二(14)出料孔与阀二十(220)之间依次串接阀二十五(225)和止回阀三(303)。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含油污泥减量化处理装置,解决了油污泥不易进行油水分离的问题,实现了油水分离并化脱水。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含油污泥减量化处理装置,至少包括含油污泥管线、排污管线和自来水管线,还包括:浓缩罐,所述浓缩罐的进料孔与含油污泥管线连通,所述浓缩罐溢流孔与排污管线之间连通有管一,所述浓缩罐的出料孔与排污管线连通有管二,且管二上串接有阀一;增压部,所述增压部进料端与浓缩罐的出料孔之间连通有管三,所述管三上串接有阀二;搅拌箱,所述搅拌箱进料孔与增压部出料端连通有管四,所述搅拌箱进料孔与排污管线连通有管五,所述管五上串接有阀三,所述搅拌箱溢流孔与管五连通有管六,所述管六与管五连接处位于阀三下流;静态混合器,所述静态混合器串接在管四上;脱水装置,该脱水装置进料孔与搅拌箱出料孔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脱水装置的排污孔与排污管线连通,所述脱水装置与自来水管线连通,且自来水管线位于脱水装置一端串接有阀四;加药部一,所述加药部一进水孔与自来水管线之间连通有管七,所述管七上串接有阀五,所述加药部一的排污孔与排污管线连通,所述加药部一出料孔与分别与含油污泥管线和管四连通,且加药部一与管四连通位置位于静态混合器和增压部之间;加药部二,所述加药部二进水孔与自来水管线之间连通有管八,所述管八上串接有阀六,所述加药部二的排污孔与排污管线连通,所述加药部二出料孔与分别与含油污泥管线和静态混合器连通。

进一步,所述增压部包括一对增压单元、旁通和阀七,所述旁通和一对增压单元并联在管三和管四之间,所述旁通上串接阀七。

进一步,所述增压单元包括增压泵、阀八、阀九和止回阀一,所述增压泵进料孔通过阀八与管三连通,所述增压泵出料口与管四之间依次串接、阀九和止回阀一。

进一步,所述加药部一包括:混药箱一、送药部一、管九和阀十,所述混药箱一的进水孔与管七连通,所述管九两端分别与混药箱一的溢流孔和排污管线连通,所述混药箱一的排放孔通过阀十与排污管线连通,所述混药箱一的出料孔与送药部一连通,所述送药部一分别与含油污泥管线和管四连通。

进一步,所述送药部一包括一对送药单元一、管十、管十一、阀十一、阀十二、阀十三、阀十四、阀十五和阀十六,一对所述送药单元一均通过阀十一与混药箱一出料孔连通,一对所述送药单元一出料孔之间连通阀十二,所述阀十二左端与管四之间连通管十,所述阀十三和阀十四依次串接在管十上,所述阀十二右端与含油污泥管线之间连通管十一,所述阀十五和阀十六依次串接在管十一上;所述送药单元一包括送药泵一、阀十七和止回阀二,所述送药泵一进料孔与混药箱出料孔连通,所述送药泵一出料孔与阀十二之间依次串接阀十七和止回阀二。

进一步,所述加药部二包括:混药箱二、送药部二、管十二和阀十八,所述混药箱二的进水孔与管八连通,所述管十二两端分别与混药箱一的溢流孔和排污管线连通,所述混药箱一的排放孔通过阀十八与排污管线连通,所述混药箱二的出料孔与送药部二连通,所述送药部二分别与含油污泥管线和静态混合器连通。

进一步,所述送药部二包括一对送药单元二、管十三、管十四、阀十九、阀二十、阀二十一、阀二十二、阀二十三和阀二十四,一对所述送药单元二均通过阀十九与混药箱二出料孔连通,一对所述送药单元二出料孔之间连通阀二十,所述阀二十左端与静态混合器之间连通管十三,所述阀二十一和阀二十二依次串接在管十三上,所述阀二十右端与含油污泥管线之间连通管十四,所述阀二十三和阀二十四依次串接在管十四上;所述送药单元二包括送药泵二、阀二十五和止回阀三,所述送药泵二进料孔与混药箱出料孔连通,所述送药泵二出料孔与阀二十之间依次串接阀二十五和止回阀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旁通有效解决了浓缩罐内压力过高时,还需通过开启增压泵供入油污泥,使增压泵入料口压力增大,进而实现了在浓缩罐内压力过高时,通过旁通即可完成对油污泥的输送,不需要经过增压泵。

由于采用加药部一和加药部二,有效解决了油污泥内组分不稳定需要更换药剂的问题,进而实现了通过两个加药部可联动调节注入不同药剂的计量。

由于采用了两段式加药,通过前期注入少量药剂在浓缩罐内先混合,产生化学反应,在搅拌箱前再次注入药剂,根据搅拌箱内的油污泥状态,进行药剂注入联动,使油污泥与药剂充分混合反应,达到脱水要求。

由于采用了管十、管十一、管十三和管十四,实现了可以独立对前期和中期进行注入药剂。

(发明人:查广平;郭志强;刘利群;孙赟;李健;冯启涛;王雪英;李欣欣;李国明;白建军;周星泽;王凌匀;曾芮)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