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复合厌氧流化床

发布时间:2024-12-13 10:21:4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3.11.03

申请日:2023.08.08

分类号:C02F3/28(2023.01)I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厌氧流化床,包括有流化床罐体,进水与回流循环系统,沼气收集室,三相分离装置及悬浮填料;所述流化床罐体内底部为颗粒污泥反应区,所述流化床罐体的中部为流化升流区和流化降流区;所述沼气收集室、三相分离装置均设于所述流化床罐体内,所述流化床罐体内还设置有负压脱气系统,泥水分离筒和作用于所述流化升流区的流化搅拌装置。该流化床可使废水混合液混合充分“无死角”,泥水脱气充分无“跑泥”,同时泥水分离筒中污泥增浓区提供了高浓度回流污泥以维持反应器内高污泥浓度,从而提高厌氧反应器效率。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复合厌氧流化床,包括有流化床罐体(1),进水回流循环系统(2),沼气收集室(105),三相分离装置(3)及悬浮填料(7);所述流化床罐体(1)内底部为颗粒污泥反应区(101),所述流化床罐体(1)的中部为流化升流区(102)和流化降流区(103);所述沼气收集室(105)、三相分离装置(3)均设于所述流化床罐体(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罐体(1)内还包括负压脱气系统(4),泥水分离筒(5)和作用于所述流化升流区(102)的流化搅拌装置(6);所述流化升流区(102)和流化降流区(103)将流化床罐体(1)的中部分为两个区域;所述流化床罐体(1)内还包括有厌氧出水区(104),所述厌氧出水区(104)位于所述流化床罐体(1)的上部,所述三相分离装置(3)、负压脱气系统(4)、泥水分离筒(5)均位于所述厌氧出水区(104)内;所述泥水分离筒(5)包括回流与沉淀进水区(503)、沉淀出水区(504)、污泥增浓区(505)、沉淀出水管(501)和沉淀排泥管(502),且所述污泥增浓区(505)位于所述三相分离装置(3)的下方;所述负压脱气系统包括负压筒(401),吸气泵(402)和出水筒(403);所述三相分离装置(3)包括挡水阻气外筒(301),挡水阻气内筒(302),导气排泥锥台(303),导气管(304),厌氧出水环形收集管(305)和厌氧出水输送管(306);废水自流化床罐体(1)的底部流入,在流化搅拌装置(6)的作用下,流动到所述厌氧出水区(104),然后在三相分离装置(3)的作用下进行三相分离,三相分离产生的沼气升入顶部的沼气集气室(105),泥水进入回流与沉淀进水区(503)进行沉淀,沉淀后的液体由沉淀出水管(501)排出流化床罐体(1),出水混合液经负压脱气系统(4)脱气后,经出水筒(403)进入污泥增浓区(5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厌氧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回流循环系统(2)包括进水管线(201),回流管线(203),潜水循环泵(202),加热器(204),加热水输送管线(205),进水回流水布水管(206),所述进水回流水布水管(206)位于所述颗粒污泥反应区(10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厌氧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回流水布水管(206)为同一圆环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厌氧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搅拌装置(6)包括搅拌电机(601),搅拌轴(602)和搅拌桨叶(60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厌氧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罐体(1)为圆柱形或正方形。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厌氧流化床,包括有流化床罐体,进水与回流循环系统,和沼气收集室,三相分离装置及悬浮填料;所述流化床罐体内底部为颗粒污泥反应区,所述流化床罐体的中部为流化升流区和流化降流区;所述沼气收集室、三相分离装置均设于所述流化床罐体内,所述流化床罐体内还包括负压脱气系统,泥水分离筒和作用于所述流化升流区的流化搅拌装置。

优选地,所述流化床罐体内还包括有厌氧出水区,所述厌氧出水区位于流化床罐体的上部,所述三相分离装置,负压脱气系统,泥水分离筒均位于厌氧出水区内。

优选地,所述进水回流循环系统包括进水管线,回流管线,潜水循环泵,加热器,加热水输送管线,进水回流水布水管。

优选地,所述进水回流水布水管为同一圆环形。

优选地,所述泥水分离筒包括回流与沉淀进水区,沉淀出水区,和污泥增浓区。

优选地,所述泥水分离筒还包括沉淀出水管,沉淀排泥管。

优选地,所述负压脱气系统包括负压筒,吸气泵,出水筒。

优选地,所述三相分离装置包括挡水阻气外筒,挡水阻气内筒,导气排泥锥台,导气管,厌氧出水环形收集管和厌氧出水输送管。

优选地,所述流化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桨叶。

优选地,所述流化床罐体为圆柱形或正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保留升流式厌氧反应器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等优点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复合厌氧流化床,该流化床的使用可促使废水反应混合液在升流区和降流区间循环流化流动,使混合液混合充分“无死角”,同时避免了混合液在缓慢升流时因混合液密度差异大而出现的反应混合液“断流、死区”的现象,极大地提高了反应器效率。同时在生化反应器内投入一定比例的悬浮填料,增加了生化反应区微生物种类进一步提高了反应器的处理效率。

而负压脱气系统的二次负压脱气,达到了泥水脱气充分无“跑泥”的现象;同时,泥水分离模块增设的污泥浓缩区通过污泥重力浓缩实现生物增浓来维持生化反应器内高污泥浓度状态,使该新型流化床具备的生物增浓功能,实现了污泥浓缩与泥水分离、提高厌氧流化床的效率,较传统UASB大幅度减少厌氧“跑泥”。

(发明人:李迪田;罗刚;袁初;张涵;韩显斌;徐承彬;王文发;曹承龙)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