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4.02.02
申请日:2023.10.26
分类号:B01D29/03(2006.01)I;B01D29/60(2006.01)I;B01D35/16(2006.01)I;B01D35/12(2006.01)I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铟精炼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污水处理机壳,所述污水处理机壳内部上方开设有污水处理腔,所述污水处理腔内部沿轴向等间距放置有两个180°摆放的第一过滤网架和密封板,两个所述第一过滤网架和密封板与污水处理机壳间装配有转动机构;本发明通过第一电机的逆时针顺时针旋转带动两个第一过滤网架和密封板相应旋转,带动第一阀杆和第二阀杆相应旋转,实现过滤杂质的自清洁以及过滤空间的相应自切换,具有不停机第一过滤网架和杂质自清理的功能,清理工作全程自动化,省时省力。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铟精炼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处理机壳,所述污水处理机壳内部上方开设有污水处理腔,所述污水处理腔内部沿轴向等间距放置有两个180°摆放的第一过滤网架和密封板,两个所述第一过滤网架和密封板与污水处理机壳间装配有转动机构,所述污水处理机壳内部位于污水处理腔下方且位于一个第一过滤网架与密封板间开设有与污水处理腔连通的污水出口,所述污水处理机壳内部位于污水处理腔下方且与污水出口成180°开设有与污水处理腔连通的污泥出口,所述污水处理机壳内部位于与污水出口和污泥出口垂直侧对称固接有两个压力传感器,所述污水处理机壳内部位于污水出口下方开设有与污水出口连通的污水腔,所述污水处理机壳外壁固接有连通污水腔与外界的内螺纹污水排出口,所述污水处理机壳内部位于污泥出口下方开设有与污泥出口连通的污泥腔,所述污泥腔与污水处理机壳间装配有输送机构,所述污水处理机壳底端对称固接有两个支撑腿,所述污水处理机壳外壁上固接有可编程控制器,所述污水处理机壳上方放置有污水进管,所述污水进管具有与污水处理机壳固接的两个支管且两个支管分别与两个压力传感器上方空间连通,所述污水进管两个支管进水口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阀杆和第一阀杆,所述转动机构与第二阀杆间装配有第一随动机构,所述第二阀杆与第一阀杆间装配有第二随动机构,所述第二阀杆和第一阀杆上分别固接有阀体,转动机构、压力传感器和输送机构与可编程控制器间导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铟精炼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接在污水处理机壳底端的第二电机以及放置在污水处理腔内部中间的中间轴,中间轴底端与第二电机输出轴连接,中间轴顶端贯穿污水处理机壳延伸至污水处理机壳上方,中间轴通过轴承与污水处理机壳贯穿段连接,两个第一过滤网架和密封板靠近中间轴侧壁与中间轴固接,第二电机与可编程控制器间导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铟精炼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对称固接在污水处理机壳外壁上位于污泥腔出口两侧的两个支撑板,一个所述支撑板靠外壁固接有第一电机,两个所述支撑板间以及污泥腔靠内侧向外向上倾斜式放置有两个传动轴,一个传动轴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输出轴连接,一个传动轴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同侧支撑板连接,另一个传动轴两端通过轴承与污水处理机壳内壁连接,所述传动轴外侧固定套接有传动辊,两个所述传动辊间摩擦传动连接有第三传动皮带,第一电机与可编程控制器间导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铟精炼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杆两端分别贯穿支管延伸至外界,所述第一阀杆一端通过轴承与支管内壁连接,且第一阀杆另一端贯穿支管内壁延伸至外接,第二阀杆和第一阀杆通过轴承与支管贯穿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铟精炼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随动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中间轴延伸至污水处理机壳外端的第二锥形轮、固接在污水处理机壳顶端的两个支撑座以及固定套接在第二阀杆延伸至支管外一端的第三皮带轮,两个所述支撑座内部分别固接有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靠近第二锥形轮一端固定套接有与第二锥形轮啮合连接的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第二锥形轮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支撑杆靠近第三皮带轮一端固定套接有第四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与第四皮带轮间摩擦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皮带,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第四皮带轮一端固定套接有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传动比满足中间轴转动90°时第二阀杆转动18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铟精炼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随动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第二阀杆远离第三皮带轮一端的第二皮带轮以及固定套接在第一阀杆延伸至支管外端的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间摩擦传动连接有第一交叉式传动皮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铟精炼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腔内部位于第三传动皮带上方固接有第二过滤网架,所述污水处理机壳内部位于污泥腔和污水腔间对称开设有多个连通污泥腔和污水腔的连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铟精炼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内部靠近污水腔侧固接有环板,所述连通孔内部位于环板靠近污水腔侧放置有堵板,所述堵板与环板间弹性连接有连接弹簧。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铟精炼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铟精炼污水处理时,污水进管靠近第二阀杆一侧支管的阀体打开,污水进管靠近第一阀杆一侧支管的阀体闭合,铟精炼污水通过打开的支管进入相应的密封板和第一过滤网架形成的空间内,由第一过滤网架进行过滤后通过污水出口排进污水腔内,再由内螺纹污水排出口排出,实现铟精炼污水过滤处理;S2:铟精炼污水内的杂质被第一过滤网架拦截堆积在相应空间的压力传感器上,当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信号达到设定值,传输信号至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启动,第二电机驱动输出轴转动带动中间轴转动,中间轴带动连接的第一过滤网架和密封板逆时针转动,直至转动到90°,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停止驱动,此时压力传感器上堆积的杂质被移动的第一过滤网架推至污泥出口,通过污泥出口掉落在第三传动皮带上,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启动,第一电机驱动输出轴转动带动连接的传动轴转动,连接的传动轴带动连接的传动辊转动,连接的传动辊通过摩擦传动带动第三传动皮带转动,第三传动皮带通过摩擦传动带动另一传动辊转动,将掉落的杂质输送至外界,同时,中间轴带动第二锥形轮转动,第二锥形轮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第一锥形齿轮带动第二支撑杆转动,第二支撑杆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一支撑杆转动,第一支撑杆带动第四皮带轮转动,第四皮带轮通过摩擦传动带动第二传动皮带转动,第二传动皮带通过摩擦传动带动第三皮带轮转动,第三皮带轮带动第二阀杆转动,第二阀杆带动阀体转动180°闭合,同时,第二阀杆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通过摩擦传动带动第一交叉式传动皮带转动,第一交叉式传动皮带通过摩擦传动带动第一皮带轮反向转动,第一皮带轮带动第一阀杆反向转动,第一阀杆带动阀体转动180°打开,铟精炼污水通过另一相应空间进行过滤处理,实现铟精炼污水过滤处理杂质的不停机自清理;S3:当另一空间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信号达到设定值,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启动驱动中间轴顺时针转动,以此往复实现铟精炼污水的连续性过滤处理;S4:上述过程中,由于第三传动皮带为向下倾斜机构设置,因此第三传动皮带上的杂质中若含有部分污水,污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第三传动皮带倾斜度向下滑落,经第二过滤网架过滤后,由多个连通孔排进污水腔内,再由内螺纹污水排出口排出,避免污水随过滤杂质一起排出造成污水处理不充分;S5:上述过程中,由于连通孔靠近污水腔一端弹性设置堵板,因此污水只能从污泥腔流向污水腔而无法逆流,避免污水腔内的污水流至污泥腔造成外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铟精炼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具有清理工作全程自动化,省时省力的特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铟精炼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铟精炼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机壳,所述污水处理机壳内部上方开设有污水处理腔,所述污水处理腔内部沿轴向等间距放置有两个180°摆放的第一过滤网架和密封板,两个所述第一过滤网架和密封板与污水处理机壳间装配有转动机构,所述污水处理机壳内部位于污水处理腔下方且位于一个第一过滤网架与密封板间开设有与污水处理腔连通的污水出口,所述污水处理机壳内部位于污水处理腔下方且与污水出口成180°开设有与污水处理腔连通的污泥出口,所述污水处理机壳内部位于与污水出口和污泥出口垂直侧对称固接有两个压力传感器,所述污水处理机壳内部位于污水出口下方开设有与污水出口连通的污水腔,所述污水处理机壳外壁固接有连通污水腔与外界的内螺纹污水排出口,所述污水处理机壳内部位于污泥出口下方开设有与污泥出口连通的污泥腔,所述污泥腔与污水处理机壳间装配有输送机构,所述污水处理机壳底端对称固接有两个支撑腿,所述污水处理机壳外壁上固接有可编程控制器,所述污水处理机壳上方放置有污水进管,所述污水进管具有与污水处理机壳固接的两个支管且两个支管分别与两个压力传感器上方空间连通,所述污水进管两个支管进水口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阀杆和第一阀杆,所述转动机构与第二阀杆间装配有第一随动机构,所述第二阀杆与第一阀杆间装配有第二随动机构,所述第二阀杆和第一阀杆上分别固接有阀体,转动机构、压力传感器和输送机构与可编程控制器间导线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接在污水处理机壳底端的第二电机以及放置在污水处理腔内部中间的中间轴,中间轴底端与第二电机输出轴连接,中间轴顶端贯穿污水处理机壳延伸至污水处理机壳上方,中间轴通过轴承与污水处理机壳贯穿段连接,两个第一过滤网架和密封板靠近中间轴侧壁与中间轴固接,第二电机与可编程控制器间导线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对称固接在污水处理机壳外壁上位于污泥腔出口两侧的两个支撑板,一个所述支撑板靠外壁固接有第一电机,两个所述支撑板间以及污泥腔靠内侧向外向上倾斜式放置有两个传动轴,一个传动轴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输出轴连接,一个传动轴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同侧支撑板连接,另一个传动轴两端通过轴承与污水处理机壳内壁连接,所述传动轴外侧固定套接有传动辊,两个所述传动辊间摩擦传动连接有第三传动皮带,第一电机与可编程控制器间导线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第二阀杆两端分别贯穿支管延伸至外界,所述第一阀杆一端通过轴承与支管内壁连接,且第一阀杆另一端贯穿支管内壁延伸至外接,第二阀杆和第一阀杆通过轴承与支管贯穿段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第一随动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中间轴延伸至污水处理机壳外端的第二锥形轮、固接在污水处理机壳顶端的两个支撑座以及固定套接在第二阀杆延伸至支管外一端的第三皮带轮,两个所述支撑座内部分别固接有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靠近第二锥形轮一端固定套接有与第二锥形轮啮合连接的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第二锥形轮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支撑杆靠近第三皮带轮一端固定套接有第四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与第四皮带轮间摩擦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皮带,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第四皮带轮一端固定套接有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传动比满足中间轴转动90°时第二阀杆转动180°。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第二随动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第二阀杆远离第三皮带轮一端的第二皮带轮以及固定套接在第一阀杆延伸至支管外端的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间摩擦传动连接有第一交叉式传动皮带。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污泥腔内部位于第三传动皮带上方固接有第二过滤网架,所述污水处理机壳内部位于污泥腔和污水腔间对称开设有多个连通污泥腔和污水腔的连通孔。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连通孔内部靠近污水腔侧固接有环板,所述连通孔内部位于环板靠近污水腔侧放置有堵板,所述堵板与环板间弹性连接有连接弹簧。
一种铟精炼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铟精炼污水处理时,污水进管靠近第二阀杆一侧支管的阀体打开,污水进管靠近第一阀杆一侧支管的阀体闭合,铟精炼污水通过打开的支管进入相应的密封板和第一过滤网架形成的空间内,由第一过滤网架进行过滤后通过污水出口排进污水腔内,再由内螺纹污水排出口排出,实现铟精炼污水过滤处理;S2:铟精炼污水内的杂质被第一过滤网架拦截堆积在相应空间的压力传感器上,当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信号达到设定值,传输信号至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启动,第二电机驱动输出轴转动带动中间轴转动,中间轴带动连接的第一过滤网架和密封板逆时针转动,直至转动到90°,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停止驱动,此时压力传感器上堆积的杂质被移动的第一过滤网架推至污泥出口,通过污泥出口掉落在第三传动皮带上,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启动,第一电机驱动输出轴转动带动连接的传动轴转动,连接的传动轴带动连接的传动辊转动,连接的传动辊通过摩擦传动带动第三传动皮带转动,第三传动皮带通过摩擦传动带动另一传动辊转动,将掉落的杂质输送至外界,同时,中间轴带动第二锥形轮转动,第二锥形轮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第一锥形齿轮带动第二支撑杆转动,第二支撑杆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一支撑杆转动,第一支撑杆带动第四皮带轮转动,第四皮带轮通过摩擦传动带动第二传动皮带转动,第二传动皮带通过摩擦传动带动第三皮带轮转动,第三皮带轮带动第二阀杆转动,第二阀杆带动阀体转动180°闭合,同时,第二阀杆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通过摩擦传动带动第一交叉式传动皮带转动,第一交叉式传动皮带通过摩擦传动带动第一皮带轮反向转动,第一皮带轮带动第一阀杆反向转动,第一阀杆带动阀体转动180°打开,铟精炼污水通过另一相应空间进行过滤处理,实现铟精炼污水过滤处理杂质的不停机自清理;S3:当另一空间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信号达到设定值,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启动驱动中间轴顺时针转动,以此往复实现铟精炼污水的连续性过滤处理;S4:上述过程中,由于第三传动皮带为向下倾斜机构设置,因此第三传动皮带上的杂质中若含有部分污水,污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第三传动皮带倾斜度向下滑落,经第二过滤网架过滤后,由多个连通孔排进污水腔内,再由内螺纹污水排出口排出,避免污水随过滤杂质一起排出造成污水处理不充分;S5:上述过程中,由于连通孔靠近污水腔一端弹性设置堵板,因此污水只能从污泥腔流向污水腔而无法逆流,避免污水腔内的污水流至污泥腔造成外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第一电机的逆时针顺时针旋转带动两个第一过滤网架和密封板相应旋转,带动第一阀杆和第二阀杆相应旋转,实现过滤杂质的自清洁以及过滤空间的相应自切换,具有不停机第一过滤网架和杂质自清理的功能,清理工作全程自动化,省时省力。
(发明人:蔡勇;胡明振;农永萍;林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