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4.02.02
申请日:2023.11.03
分类号:C02F7/00(2006.01)I;C02F3/34(2023.01)I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水平井曝气生化处理装置,包括脱气池、上游连接管、下游连接管和至少一个U形水平井,U形水平井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游井、弯头和下游井;上游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脱气池和上游井的进水口,下游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下游井的进水口和脱气池,使得脱气池的水体通过上游连接管进入U形水平井,在U形水平井内曝气和生化处理后,再通过下游连接管返回脱气池,形成一个循环回路;上游连接管内设有曝气装置,下游连接管内设有推流装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水平井曝气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气池、上游连接管、下游连接管和至少一个U形水平井,U形水平井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游井、弯头和下游井;上游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脱气池和上游井的进水口,下游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下游井的进水口和脱气池,使得脱气池的水体通过上游连接管进入U形水平井,在U形水平井内曝气和生化处理后,再通过下游连接管返回脱气池,形成一个循环回路;上游连接管内设有曝气装置,下游连接管内设有推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水平井曝气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连接管内的曝气装置为第一曝气管,第一曝气管的侧壁上密布曝气孔,用于为输入上游连接管的水体曝气;所述下游连接管内的推流装置为常规推流装置,用于推动水体进入脱气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水平井曝气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水平井呈水平形态埋在地下,上游连接管和下游连接管均倾斜设置,用于连接地上的脱气池和地下的U形水平井;所述弯头为180°弯头,使得上游井和下游井内的水体流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水平井曝气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井和下游井内均为间断式套层结构,包括若干个圆柱形的中空的内筒,且沿着上游井或下游井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相邻的内筒之间具有间距;上游井或下游井的井壁为外筒,内筒与外筒同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水平井曝气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内筒中,下游侧的内筒的进口连接变径导流筒的出口;变径导流筒的进口连接外筒的内壁,且对应上游侧的内筒出口;变径导流筒进口的筒径大于出口的筒径,使得上游侧内筒与该内筒对应的外筒内壁之间的污水,沿着变径导流筒的内壁,全部引流进入下游侧内筒的内部;若干个变径导流筒的进口将外筒均匀分隔为若干个外筒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水平井曝气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下游侧设有至少一个返水管,返水管穿出外筒井壁,再连接下游侧相邻的外筒段的上游端,使得上游侧内筒中的部分出水沿着返水管分流至下游侧的内外筒之间,作为该外筒段的进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水平井曝气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内壁上且沿着外筒的周向均匀设置若干根第二曝气管,第二曝气管的面对外筒内部的侧壁上密布曝气孔,用于为外筒段内的水体曝气;第二曝气管沿着上游连接管或下游连接管延伸出去,再连接供气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水平井曝气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圆心位置设有水平的微氧液管,一根微氧液管贯穿上游井或下游井的各个内筒,微氧液管的两端处于外筒的两端;微氧液管的两端穿出外筒,并连接外部的微氧曝气装置;微氧液管对应各个内筒的部分均匀设置若干个镂空的出水条,用于将微氧增气之后的废水输入内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水平井曝气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内设有可移动的填料装置,所述填料装置包括导轨以及导轨上的若干个填料部,导轨设在微氧液管的外壁的两侧,并沿微氧液管的长度方向设置;填料部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导轨,填料部具有向内筒的上游侧或下游侧凸出的弧度,使得填料部整体形成勺子形状;填料部外侧为网笼,内部装填载体单体,能够负载微生物,与废水接触氧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水平井曝气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部通过连接柄连接滑块,微氧液管一侧的填料部的凹陷面面对废水上游侧,微氧液管另一侧的填料部的凸出面面对废水上游侧,内筒中流过的废水冲击勺子状的填料部的凹陷面,并推动该侧的所有填料部沿着导轨向下游侧移动,进而促使另一侧的所有填料部沿着导轨向上游侧移动,实现所有填料部的移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水平井曝气生化处理装置,包括脱气池、上游连接管、下游连接管和至少一个U形水平井,U形水平井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游井、弯头和下游井;
上游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脱气池和上游井的进水口,下游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下游井的进水口和脱气池,使得脱气池的水体通过上游连接管进入U形水平井,在U形水平井内曝气和生化处理后,再通过下游连接管返回脱气池,形成一个循环回路;
上游连接管内设有曝气装置,下游连接管内设有推流装置。
可选的,所述U形水平井呈水平形态埋在地下;所述上游连接管和下游连接管均倾斜设置,用于连接地上的脱气池和地下的U形水平井。
可选的,所述上游连接管内的曝气装置为第一曝气管,第一曝气管的侧壁上密布曝气孔,用于为输入上游连接管的水体曝气;
所述下游连接管内的推流装置为常规推流装置,用于推动水体进入脱气池。
可选的,所述弯头为180°弯头,使得上游井和下游井内的水体流向相反。
可选的,所述上游井和下游井内均为间断式套层结构,即包括若干个圆柱形的中空的内筒,且沿着上游井或下游井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相邻的内筒之间具有间距;上游井或下游井的井壁为外筒,内筒与外筒同心设置。
进一步可选的,相邻的两个内筒中,下游侧的内筒的进口连接变径导流筒的出口;变径导流筒的进口连接外筒的内壁,且对应上游侧的内筒出口;变径导流筒进口的筒径大于出口的筒径,使得上游侧内筒与该内筒对应的外筒内壁之间的污水,沿着变径导流筒的内壁,全部引流进入下游侧内筒的内部;
若干个变径导流筒的进口将外筒均匀分隔为若干个外筒段。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内筒的下游侧设有至少一个返水管,返水管穿出外筒井壁,再连接下游侧相邻的外筒段的始端(即上游端),使得上游侧内筒中的部分出水沿着返水管分流至下游侧的内外筒之间,作为该外筒段的进水。
可选的,所述外筒的内壁上且沿着外筒的周向均匀设置若干根第二曝气管,第二曝气管的面对外筒内部的侧壁上密布曝气孔,用于为外筒段内的水体曝气;
第二曝气管沿着上游连接管或下游连接管延伸出去,再连接供气装置。
可选的,所述内筒的圆心位置设有水平的微氧液管,一根微氧液管贯穿上游井或下游井的各个内筒,微氧液管的两端处于外筒的两端;微氧液管的两端穿出外筒,并连接外部的微氧曝气装置;
微氧液管对应各个内筒的部分均匀设置若干个镂空的出水条,用于将微氧增气之后的废水输入内筒。
可选的,所述内筒内设有可移动的填料装置,所述填料装置包括导轨以及导轨上的若干个填料部,导轨设在微氧液管的外壁的两侧,并沿微氧液管的长度方向设置;
填料部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导轨,填料部具有向内筒的上游侧或下游侧凸出的弧度,使得填料部整体形成勺子形状;填料部外侧为网笼,内部装填载体单体,能够负载微生物,与废水接触氧化。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填料部通过连接柄连接滑块,微氧液管一侧的填料部的凹陷面面对废水上游侧,微氧液管另一侧的填料部的凸出面面对废水上游侧,内筒中流过的废水冲击勺子状的填料部的凹陷面,并推动该侧的所有填料部沿着导轨向下游侧移动,进而促使另一侧的所有填料部沿着导轨向上游侧移动,实现所有填料部的移动。
(发明人:田金星;张传兵;闫姝晓;刘妞;闫项飞;朱国亮;付巢;郑佳璨;侯玉娜;张世恒;张中浩;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