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2011年乾县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1-4-6 12:17:0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2011年乾县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2011年是建党90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认真做好今年的环保工作,对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上台阶,加快建设环境强县,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今年我县环保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减排指标全面完成;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县城大气环境质量稳定达到二级水平以上,努力夺取“十二五”环保工作开门红。

一、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将四项主要污染物年度减排指标分解落实到重点减排企业,明确减排项目、夯实减排责任、落实减排措施,按照“控制总量、消化增量、削减存量、监督排量、腾出容量”的原则,全面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

(二)推进污染减排重点工程。在二氧化硫和氨氮减排方面,重点做好峰阳水泥厂关闭尾留工作,确保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足额减排。在化学需氧量和氮氧化物减排方面,突出抓好县城污水处理厂的规范运营,完善污水处理厂岗位职责、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监测办法、安全要求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包括进出口流量和水质、运行时间、处理水量、生产用电量、污泥产生和处理量、药剂投加量、在线监测仪器的校验报告等在内的运行档案,确保化学需氧量、氨氮减排。

(三)严格环境准入制度。既要以主动服务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又要严把环保准入关;既要推动重点项目尽快落户,又要保证环评审批质量。继续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对于满足环保准入条件,涉及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有利于扩大内需,特别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项目,要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审批速度,确保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二、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创模”步伐。

(四)制定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县城计划,要围绕“双创”目标,明确责任,强化督查,狠抓落实,不断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五)继续深入开展 “环保扫黑”专项行动。联合县“双创办”等部门,在全县范围内继续开展“拆烟囱、割尾巴、治油烟、防扬尘”为内容的春季环保扫黑行动,集中拆除不达标的燃煤锅炉,下大力气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餐饮业油烟、建筑施工扬尘、储煤场粉煤灰等大气污染问题。切实解决县境内利用落后工艺烧石灰、土法烧制木炭等严重污染周边大气环境问题。

(六)大力推行清洁能源。抓住天然气气化工程入乾的机遇,不断优化能源结构,城区原则上不再审批燃煤锅炉,对原有的小型生活锅炉,从不能稳定达标的抓起,逐步淘汰,使由于燃料结构问题造成的环境污染得以根本解决。

三、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改善环境质量

(七)加大施工工地和储煤场扬尘污染治理整治力度。重点抓好施工工地的治理力度,实现湿法作业;要求储煤场对煤堆全覆盖,场地硬化,装卸用水喷洒,符合防扬尘、防渗漏、防抛洒的“三防”措施。

(八)持续抓好秸秆禁烧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源头治理、多管齐下,强化措施、严防死守,依靠科技、综合利用,坚决刹住第一把火,确保无大面积焚烧”的思路,动员一切力量,利用一切资源,努力推动今年秸秆禁烧工作再上新台阶。

(九) 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对大杨北倪、让村以及第二水厂等饮用水源地加强监督管理,坚决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继续开展乾县第二水厂饮用水源保护区水源地划定工作,制定《乾县第二水厂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协调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积极开展此项工作。

四、提升环境监管和应急管理水平,保障环境安全

(十)强化污染源监管工作。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严厉查处违法排污行为,切实保障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环境问题。积极推进和完善“一承包两服务”制度,促进企业守法自律。

(十一)加强辐射安全监管。加大辐射安全执法检查力度,开展全县流动单位辐射安全和防护专项执法检查、广播电视发射系统、移动基站电磁辐射专项检查。

(十二)严格危险废物管理。加强对产生危险废物和废旧资源回收加工再生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及时对危险废物进行安全处置。继续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监管,禁止医疗单位自行焚烧和填埋医疗废物,赶年底前实现全县医疗废物全部进入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安全处置。

(十三)加强环境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强国控、市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加快监控企业平台和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完成乾陵空气自动监测站验收运行工作;完成乾县环境监测站计量复审工作。

(十四)加强环境应急防范处理。深入开展应急培训,完善环境应急预案,及时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五、着力解决事关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十五)进一步缓解噪声扰民问题。加强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管理和治理工作;开展中高考期间噪声专项执法检查;加强对餐饮业、娱乐业、商业等噪声源的污染治理。

(十六)积极推进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年内建成乾县垃圾填埋场。

(十七)切实抓好建议提案和群众信访办理工作。按时完成县政府交办的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确保答复率和满意率100%。建设12369网络信息平台,实现热线接听规范化、投诉规范化,使群众环境投诉处理率达到95%,来信来访处理率100%。

六、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环保工作。

(十八)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农村环境保护“双保工程”为载体,坚持点面结合,强化协调配合,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积极推行“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

(十九)继续推进生态创建工作。今年启动建设2个环境优美乡镇、10个生态村的创建工作,努力建成一批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示范典型。

(二十)认真落实咸阳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决议》对五峰山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建设,对矿山开采和石灰石开采依法进行整顿和规范,坚决取缔木炭窑、白灰窑等落后工艺产能。

七、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切实提高环评服务水平。

(二十一)全力提高环评服务工作。要切实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环评服务质量,要继续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对于满足环保准入条件,涉及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有利于扩大内需,特别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项目,要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审批速度,确保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二十二)把好环境准入关。加强对“两高一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行业及环境影响较大的其他行业项目管理,把好环境准入关和环境政策关,坚决执行“六个不批”原则:即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一律不批;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要求的一律不批;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化工项目不进园区,或位于饮用水源地附近、江河两岸以及人口密集地区、搬迁量大的项目一律不批;流域区内开发环评规划未进行规划环评的,单个项目的环评一律不批。

(二十三)开展“亮剑把关”行动。严格执行《咸阳市环境工程项目验收工作管理办法》。对“十一五”以来的建设项目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未批先建、擅自变更环评内容;或未落实“三同时”制度,擅自投入生产运行,久拖不验、久试不验、未按要求开展环境监理的企业,一律责令停止建设或停产整治,并给予高限处罚。

八、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境意识。

(二十四)借助媒体抓宣传。利用“古都环保世纪行”活动,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树立起诚信守法、爱护环境的先进典型。同时,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和破坏生态环境事件的曝光力度,通过新闻舆论监督解决一批环境热点、难点问题。

(二十五)开展活动抓宣传。围绕环境教育社会化、大众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利用“六五”世界环境日系列宣传、环保知识下乡等活动,开展演讲大赛、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活动,让生态文明理念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要继续开展和推进“创绿”活动,力求在面上有突破,质上有发展。

(二十六)加强环保宣教网络建设。发展电子政务,及时完善乾县环保网站,与市环保信息网进行连接。建立环境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环境统计、等数据收集、处理、传输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

九、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环保队伍整体素质。

(二十七)继续抓好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结合“三为”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文明行业创建,营造浓郁的创建氛围,保证人员、经费、措施三到位,把创建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十八)积极推进环保队伍思想、组织、作风、业务、制度五大建设,提高环保队伍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和执行力,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环保队伍。

(二十九)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建立健全制度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环保六项权利为核心,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融入各项环保业务工作之中,建立健全反腐倡廉长效机制。

(三十)积极争取省市对环境监测、监察等标准化建设的投入,全力做好环境监测监察办公用房建设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十二五”规划及2011年工作打算


“十二五”及2011年,我们将继续以污染治理、污染减排、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着力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强化环境监管,提升污染减排质量。编制污染减排工作实施方案,将减排任务落实待相关企业和重点项目上;加强对重点企业环境监管,对县城污水处理厂、海升果汁厂等企业监督检查,要增加突击执法检查和环境监测频次,确保减排设施正常运转。
   
(二)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不断优化人居环境。
继续深入开展 “环保扫黑”专项行动;大力推行清洁能源。抓住天然气气化工程入乾的机遇,不断优化能源结构,使由于燃料结构问题造成的环境污染得以根本解决;认真做好创建基础工作。按照创模资料整编要求,借鉴兄弟县区经验,组织人力高质量做好创模资料收集工作。
   
(三)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保护,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对大杨北倪、让村以及第二水厂等饮用水源地加强监督管理,坚决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
继续加大对陕西海升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乾县分公司监管力度,促使污水处理站工程及废水在线监测仪系统正常运行。督促乾县人民医院、乾县中医院建设含菌废水处理设施。
   
(四)立足促进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继续推进生态创建工作。2011年,新启动建设2个环境优美乡镇、10个生态村的创建工作;继续抓好秸秆禁烧工作。
   
(五)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落实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强化环评审批服务,对于满足环保准入条件,涉及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的项目,要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同时要严格环境准入,对不符合环保准入要求的项目要严格把关,坚决卡住,杜绝已被淘汰的项目以技术改造、投资拉动等名义恢复生产。扭转“重审批轻监管”的被动局面,扭转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管理执行率低的问题。
   
(六)加强环保专项执法检查,保持对环境污染严查严打的“高压”态势。开展环保执法专项行动,加大排污费征收工作力度,加强12369环保投诉热线值班,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继续开展辐射环境安全检查,突出抓好医院、通信等行业流动放射源管理。
   
(七)争取项目资金带动,提升环保服务经济发展能力。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使环保工作能够得到上级跟大的资金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全面完成市县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加强环保能力建设,争取省市对环境监测、监察等标准化建设的投入,加快发展电子政务,年内开设县环保网站。
   
(八)推进环境文化建设,提升全民环境意识。切实加强环境新闻宣传,建立环境宣传报道奖励机制,形成环境宣传报道的浓厚氛围;继续在全县开展创建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六五”世界环境日系列宣传、环保知识下乡等活动,让生态文明理念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大力推进环境文化建设。全面开展环保一块牌、一条街、一条路建设,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乾县环境保护局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