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石家庄市井陉矿区生态区建设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1-12-5 11:40:2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根据《石家庄生态市建设中期(2011-2015年)实施方案》和《井陉矿区生态区建设规划(2006-2015)》总体要求,为加快我区生态区建设步伐,实现生态区建设目标,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统领,紧紧围绕“加速实现矿区全面转型”奋斗目标,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推进生态建设,逐步实现矿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把我区建设成经济繁荣、社会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区。

二、建设目标

根据我区实际情况,生态区建设规划时段确定为2011-2015年。具体内容如下:

2013年,全部乡(镇)达到省级以上生态镇建设标准,80%的村庄达到市级以上生态村建设标准。

到2015年,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生态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生态建设工程全面推进。生态区建设各项指标全面达标。

三、指标分解及责任分工

(一)基本条件

1、制定《生态区建设规划》,并通过区人大审议、颁布实施。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贯彻执行。[责任部门:区环保局;配合部门:区直各相关部门]

2、有独立的环保机构。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责任部门:各乡镇、矿市街道办事处;配合部门:区环保局]

3、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三年内无较大环境事件,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责任部门:区发改局、区环保局;配合部门:区林业局、区农牧局]

4、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在全省名列前茅。[责任部门:区环保局;配合部门:区发改局、区林业局]

5、凤山镇、贾庄镇、横涧乡达到省级以上生态镇标准。全区80%以上的村达到市级以上生态村标准。[责任部门:各乡镇;配合部门:区环保局]

(二)生态区建设指标任务及责任分工

1、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低于9000元/人。[责任部门:各乡镇;配合部门:区发改局、区农牧局、区财政局、区统计局]

2、单位GDP能耗小于0.9吨标煤/万元。[责任部门:区发改局;配合部门:区工信局、区统计局,各乡镇]

3、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小于20立方米/万元,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大于0.55。[责任部门:区农牧局;配合部门:区发改局、区工信局,各乡镇]

4、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大于60%。[责任部门:区农牧局;配合部门:区发改局、区工信局,各乡镇]

5、森林覆盖率达到47%。[责任部门:区林业局;配合部门:各乡镇]

6、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达到24%。[责任部门:区环保局;配合部门:区国土局、区林业局、区农牧局、区住建局]

7、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稳定达到二级标准。[责任部门:区环保局;配合部门:各乡镇]

8、水环境质量达到省政府考核目标标准。[责任部门:区环保局;配合部门:各乡镇]

9、城区噪声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责任部门:区环保局;配合部门:区公安局、住建局、文广新局、交通运输局,矿市街道办事处]

10、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二氧化硫低于4.5千克/万元,COD低于3.5千克/万元。[责任部门:区环保局;配合部门:区统计局、区发改局、区工信局,各乡镇]

11、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责任部门:区住建局;配合部门:区农牧局、区发改局]工业用水重复率不低于90%。[责任部门:区农牧局;配合部门:区发改局、区工信局]

12、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责任部门:区住建局];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100%[责任部门:区发改局、区工信局];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责任部门:区环保局;配合部门:区卫生局、区工信局]

13、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人。[责任部门:区住建局;配合部门:区林业局,各乡镇、矿市街道办事处]

14、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不低于50%。[责任部门:各乡镇,配合部门:区发改局、区住建局、区统计局]

1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100%。[责任部门:区农牧局;配合部门:区发改局、区环保局,各乡镇]

16、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100%。[责任部门:区农牧局;配合部门:区环保局,各乡镇]

17、化肥施用强度(折纯)不高于250千克/公顷。[责任部门:区农牧局;配合部门:各乡镇]

18、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责任部门:区卫生局;配合部门:区环保局、区农牧局,有关乡镇]

1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责任部门:区卫生局;配合部门:各乡镇]

20、环保投资占GDP比重不低于3.5%。[责任部门:区财政局;配合部门:区环保局、区发改局,各乡镇]

21、人口自然增长率符合当地政策。[责任部门:区计生局;配合部门:区统计局、区公安局,各乡镇、矿市街道办事处]

22、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不低于95%。[责任部门:区环保局;配合部门:区纪检委,各乡镇、矿市街道办事处]

四、主要任务

《井陉矿区生态区建设规划(2006-2015)》已于2007年12月11日经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并批准实施,各部门要依据规划,抓住重点,全面完成各项建设工作。生态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及分工如下:

(一)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1、生态工业建设。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充分利用区内煤焦化工、钢铁机械、水泥建材等所产生的副产品,加快引导企业加长延伸产业链条,做好增值环节,减少污染排放,提高企业效益,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充分发挥资源互补的特点,进一步延伸、拓展园区内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煤焦化、钢铁和陶瓷“产业互补、效益攀升、特色明显”的大循环型工业产业新格局,力争建设成为初具规模的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重点做好冀中能源井矿集团焦炉煤气制天然气项目、河北协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氨基酸系列产品项目、石家庄市新星化炭有限公司6条年产5万吨湿法造粒炭黑技改项目、石家庄工业泵厂有限公司大型工业泵研发基地项目、河北民海化工有限公司环己酮项目、石家庄佳和塑胶手套有限公司PVC手套生产线项目、河北矿峰水泥有限公司二期熟料水泥项目等工程建设。[责任部门:区发改局、工信局]

2、生态农业建设。依托昊源苹果、红嘴香椿、国家级原种猪场等区内特有农业品牌,谋划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经济林及生态园区、森林旅游区、大型生态养猪场、农林牧产品深加工等一系列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业模式,形成独具矿区特色的农业发展格局。[责任部门:区农牧局、畜牧局]

3、生态文化旅游建设。继承和发扬拉花、青横庄杠会等民间艺术,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举办历史文化旅游节;以段家楼及正丰矿为依托,结合老井、皇冠塔等近代煤矿历史文化遗存,创建矿区煤矿特色文化旅游区;依托天户古城历史和陀罗尼经幢、清凉阁等文物,结合清凉湾湿地公园和台阳山开发,创建天户—清凉湾历史文化风情旅游区。[责任部门:区文广新局]

(二)推进生态环境体系建设

 1、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继续加大洗煤企业的煤粉尘污染治理工作。主要道路两侧的洗煤厂全部安装挡风抑尘墙。加大焦化钢铁企业污染治理,建设花园式工厂。深入开展城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加强城区空气质量定期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空气质量确保城区空气质量在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基础上污染指数逐步降低。重点做好鑫跃焦化公司烧结分厂烧结机脱硫除尘治理工程、新晶焦化公司地面除尘站及煤气脱硫工程、新世纪焦化公司地面除尘站及煤气脱硫工程、常恒能源公司地面除尘站及煤气脱硫工程、矿峰水泥公司脱硝工程、佳正公司烧结机脱硫除尘工程、丰达钢铁公司烧结机脱硫除尘工程、瑞尔化工公司窑炉脱硝除尘技改项目等工程建设。[责任部门:区环保局;配合部门:区工信局、发改局]

2、加强水污染防治,确保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责任部门:区卫生局]加强对矿区污水处理厂运营的监督管理以及进、出水口水质和水量的监督监测,确保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规划建设中水回用工程,确保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废水全部回用,实现全区废水零排放。重点做好新晶、新世纪、常恒三家焦化厂焦化废水深度治理工程。[责任部门:区环保局]

3、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结合城乡统筹和新民居建设,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农村环境卫生督导治理力度,一方面建立健全日巡查、周通报、月考评制度。爱卫办成立农村环境卫生巡查小组,每天对农村环境卫生进行日巡查,每周对脏、乱、差问题进行通报,每月对三个乡镇进行排名验收,对较差的村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另一方面引导三个乡镇积极筹备农村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责任部门:区爱卫办]

(三)推进生态人居体系建设

1、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典型引路、全面推进”和思路和“村企共建、项目拉动、自主开发、招商合作”等多种模式,全办推进“佳诚、文兴、贾庄、云凤、清凉5个小区加天户峪生态旅游新村”的“5+1”新民居建设进程。[责任部门:区统筹办、住建局和有关乡镇]

2、开展生态区相关创建工作。到2015年三个乡镇全部建成省级以上省态镇,各乡镇负责,区有关部门配合。继续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到2015年创建24个市级以上生态村。[责任部门:各乡镇;配合部门:区有关部门]

 五、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7月-2011年12月)

召开全区生态区建设动员大会,对生态区建设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区直相关部门制定本部门实施方案,各乡镇、街道按照生态区建设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并按照任务目标重点推进。

(二)重点任务推进落实阶段(2012年1月-2015年6月)

重点开展生态镇、生态村创建工作,生态区建设的重点项目稳步实施,全面实施生态区建设规划,全部指标达到国家生态县(区)指标要求。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5年7月-2015年12月)

全面完成生态区建设的各项任务,对所下达的任务指标进行全面组织验收,并通过命名授牌。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创建责任。生态区建设是一项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区政府成立生态区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生态区创建的组织、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生态区建设的技术指导和指标任务的督促实施。各部门、各乡镇街也要成立相应创建组织机构,党政“一把手”负总责,明确专人具体负责,将生态区建设纳入各年度主要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实施目标管理。

(二)开拓创新,广辟资金渠道。生态区建设涉及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各个方面资金投入的积极性,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其它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广辟资金渠道,以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要用足用好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多方面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各部门争取的国家资金要向生态区建设倾斜;要举全区之力,为圆满完成生态区建设的各项工程任务奠定雄厚的资金基础。

(三)强化落实,确保完成任务。各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要按照生态区建设规划、指标体系和本方案规定的任务及时间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倒排工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创建任务的完成和各项指标达标。每年要将创建任务和工程完成情况形成书面材料报区生态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委宣传部、广播电视、环保等部门要加大生态区建设宣传力度,定期报道各项工程进展情况,在全区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创建工作的落实。区监察部门和生态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强化生态区建设各项工作的督查,对任务不落实、进度迟缓、影响全区创建工作的,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