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新闻 >> 正文

狮山镇东南污水处理厂和罗村污水处理厂二期试运行顺利

发布时间:2010-1-29 9:49:2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过滤、沉淀、生物降解……经过短短几个流程,原本浑浊不堪、乌黑发臭的污水就净化为汩汩清流排入王芝涌,再汇入罗村涌、汾江河。这是记者在狮山镇东南污水处理厂看到的场景。

  由南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海发展”)分别投资7500万元、1100万元承建的狮山镇东南污水处理厂和罗村污水厂二期已于元旦前试运行,目前,试运行顺利,将于3月正式运行。丹灶镇城区污水处理厂与横江污水处理厂也于元旦前先后投入使用。此外,由南海发展承建的罗村务庄污水处理厂、西樵樵泰污水处理厂一期、大沥城西污水处理厂一期等另外9家污水处理厂也将于今年4月30日前建成。



■正在试运行的罗村污水处理厂二期。

两大厂日处理污水6万吨

  “生活在工业园附近,总担心水质会受到污染,现在好了,有这么大的污水处理厂,用水也就放心多了。”狮山镇白沙桥村民罗先生说。

  于上月30日试运行的狮山镇东南污水处理厂地处狮山镇与罗村街道交界处的罗村卢塘工业区附近,项目占地面积11公顷,由南海发展采取BOT方式出资7500万元兴建。该厂汇水面积约27平方公里,包括佛山一环东侧、广三高速南侧全部区域,兴业路东侧、佛山一环西侧部分区域以及软件园广三高速北侧部分区域,主要为狮山新城区、软件园区域和科技工业园区服务。

  狮山镇东南污水处理厂项目部经理申华介绍,东南污水处理厂分三期实施,目前正在试运行的首期项目日处理污水5万吨,预计3月正式投入使用;中期日处理污水10万吨,2014年竣工;远期2020年竣工后,日污水处理量将达到15万吨。

  于同日试运行的罗村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投资1100万元,项目占地约4.6亩,扩建后污水日处理量约1万吨。

  狮山镇东南污水处理厂、罗村污水处理厂二期两大厂试运行,日处理污水共6万吨,大大减轻了附近工业园区的环境压力,进一步保障了罗村涌以及下游汾江河的水质。

引入先进理念提升管理水平

  由南海发展投资1400多万元新建的丹灶城区污水处理厂已2009年11月通过环保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营,日处理量达到1万吨;同时投入使用的丹灶横江污水处理厂二期日处理量也达到1.3万吨。这两大污水处理厂目前已能处理丹灶城区近七成的污水,纳污范围覆盖丹灶社区、丹灶村等10个村(居)以及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片区。

  此外,南海发展为提高各子公司污水处理厂的管理能力,在2009年11月还与北京排水集团子公司广州京水水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水”)合作,以九江明净污水处理厂作为示范点,让京水进厂指导试运行期间工作,并制定运行管理制度、设备管理维护制度、化验室管理制度等,从而引进先进的管理与技术,合作时间为期100天。九江明净污水处理厂从京水吸取先进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一套符合南海发展与各子公司污水处理厂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通过与京水的交流,九江明净污水处理厂将建成为规范化、人性化和高效化的花园式污水处理厂。

惠民工程得到居民支持

  上月28日午后,狮山镇东南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工地呈现一派繁忙景象:挖掘机的机器轰鸣声、铁锹声、水泵抽水声汇聚成一首动听的交响乐,运输车辆往来穿梭,施工人员各司其职,井然有序。“改南粤一座青山,送佛山一方绿水,这是造福佛山人民的一件好事!”吃过午饭,监理方杨工程师就早早地来到工地督导着工程的进度。

  狮山镇区域内的王芝涌、王芝涌截洪沟是罗村涌上游支涌,经王芝涌水闸汇入罗村涌,再流入汾江河,流域内分布皮革、漂染等重污染企业,是汾江河的重要污染源之一。为改善河涌水质,南海区此前决定于去年6月动工建设狮山东南污水处理厂、配套截污管网以及污水输送泵等设施。东南污水处理厂是去年南海区最大的污水处理项目,也是汾江河重点截污项目。

  “单单是挖土石,我们就挖了一个多月!”杨工程师介绍,南海区同时开建的大部分污水处理厂都是位于平地上,但由于选址的限制,东南污水处理厂的施工却首先需要将项目所在地的一座小山丘挖平。他指了指这座30多米高的小山丘:“我们在石方开挖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许多时候必须使用炮机,这是因为项目所在地有五种地质之多,且黏性石材居多,并不能一敲就碎。”

  为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工程监理方24小时吃、住在工地,随时验收,现场一旦发现问题便马上与业主协调。由于工作到位,这项惠民工程得到了附近居民的全力拥护。



■工作人员正在调试机器。

■现场直击

污水变清水   紫外线消毒

  日前,记者再次来到已投入试运行的狮山镇东南污水处理厂,施工管理员罗工告诉记者,该项目正式进水调试运行后,已大大减轻上游对罗村涌的排污压力。

  目前,狮山镇东南污水处理厂共有3条进水管道,其中1条将预留给2014年竣工的二期工程。

  跟着罗工,记者看到来自狮山镇塘头、穆院、白沙桥、招大以及大学城等区域的生活污水经过粗格栅渠、细格栅站、曝气沉砂池等拦截漂浮物与砂粒后,流到主要生化处理构筑物——改良A/A/O池。

  污水接受一层层“洗礼”后,流到最后一个处理池——紫外线消毒渠。污水在该渠中经紫外线灯照射,使污水中的病原体(细菌、病毒、芽孢等)受到辐射损伤并破坏其核酸,从而使微生物致死,最终从一排排堰口流出的已经是“洗心革面”的清水了。

  “东南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可以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罗工介绍,“这些水再排入罗村涌,对下游汾江河的压力便可大大减少。”统筹/本报记者 关帅屏 撰文/本报记者 蒋雨文   通讯员 刘凯华 摄影/本报记者 訚洪 来源: 珠江时报

追踪此项目建设进展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