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28日,寒冬腊月里的一个大好晴天,在西宁市第三污水处理厂施工现场,几名工人正在忙碌地进行雨水管道的铺设,为今年6月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行做准备。
“由于西宁特殊的气候和水量少等原因,目前污水平均日处理能力是1500方,各项污水排放指标基本达标,预计今年6月正式运行。”西宁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办公室一位负责人说道。
西宁市第三污水处理厂位于湟水河河畔,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能力10万吨,总投资2.16亿元,处理后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这个工程在今年6月正式投产运行后,将有效减轻湟水河流域水体污染,每年减少化学需氧量250吨至3000吨,为湟水河流域绿化灌溉起到积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湟水河水域环境。
-延伸阅读
目前,我省新增了18个中央投资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设计新增日处理污水能力18.6万吨,其中湟水河流域9个,设计日均处理能力增加13.9万吨,总量达28.9万吨,按照设计能力的75%计算污水处理效率,湟水河流域生活污水处理率可达80.4%,项目已经开始按计划组织实施建设。目前,大通、海晏和西宁第三污水处理厂在试运行中,平安、湟中、湟源等县地的污水处理厂也相继开工建设。 (作者:王春燕)青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