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新闻 >> 正文
发布日期: 2022-12-1 11:54:50 信息编号: 3229350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济宁市深入推进城乡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 1650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已完工

    11月30日,在济宁市打造优美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济宁市深入推进城乡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坚持全市域统一治理,创新探索治理模式,落实长效管护机制,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取得显著成效。

    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济宁市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维护,统一监管”的思路,采取“建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特许经营模式,统筹推进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优先治理南四湖周边及入湖河流两侧行政村,“一村一策”因地制宜选择建设污水处理站、纳入城镇污水管网、集中拉运、生态等治理方式,截至2021年底,共治理完成2323个村,全市治理率达到39%。2022年,计划完成1800个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目前已完工1650个,年底前全部完成。在设施运维管理上,各县市区均成立了专业运维团队,定期巡查巡检,发现异常立即处理,实现专业化管理。建立了“1+11+N”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运行数据动态监测。制定出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每年对各县市区进行第三方考核评价,压实县市区运行维护主体责任,确保设施长期高效运行。成功举办全省黄河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现场推进会,典型做法在全省推广。

    深入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坚持治理、排查同步推进,综合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体净化、生态修复等措施,共完成975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坚持把村庄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进行同步摸排、同步治理,打造“生态景观型、生态经济型、生态清洁型”三种黑臭水体治理模式,成功创建全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地区。全面实行河湖长制向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延伸,建立县级包镇、镇级包村、村级包坑塘的三级分片网格化包保机制,落实坑塘长975名,制定出台农村黑臭水体动态管理和长效管护办法,全面推行黑臭水体管护“二维码”,建立健全管护长效机制。

    稳步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印发《济宁市城市排水“两个清零 一个提标”实施方案》,明确全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执行地表水准Ⅳ类标准。督促指导各县市区按照“一厂一策”原则,因地制宜选择设施改造、优化工艺、中水回用等方式提标,已完成3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其余27座已完成提标改造方案编制。坚持周调度月通报制度,将提标改造工作纳入市政府督查室督查事项,加快推进提标改造项目实施,计划2023年底前全部完成。

    城市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持续完善城市河道网格化管理机制,彻底消除污水入河隐患,提升河道自净能力,确保整治完成的黑臭水体不反弹,8条城市黑臭水体全部完成“初见成效”和“长制久清”阶段评估。坚持每季度对城市水体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共排查疑似城市黑臭水体3处,立即督促相关县市区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按照“一河一策”原则,科学制定整治方案,全方位、全过程进行治理,目前已全部整治完成,实现动态清零。

    下一步,济宁将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强化督导调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2023年底前,100%村庄全部完成生活污水治理、30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提标改造。定期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检查,重点检查出水水质达标、考核制度落实等,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抓好整改。持续开展城乡黑臭水体动态排查,发现问题实行销号管理,确保实现动态清零。落实城乡黑臭水体管护长效机制,强化水面保洁、日常巡查等,确保城乡黑臭水体长制久清。(网易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