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新型污水增氧装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1-12 15:03:19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11.17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IPC分类号C02F3/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污水增氧装置及方法,包括至少一块增氧膜、布液系统、水泵和污水池,污水池设置于地面上,增氧膜悬挂于污水池上方,布液系统设置于增氧膜上方并通过水泵连接污水池以将污水布洒于增氧膜上。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利用了增氧膜巨大的表面积和吸附力来进行曝气,其优点一是巨大的表面积能够显著的促进氧气进入污水中,第二是增氧膜的表面吸附力能够减缓污水重力下落的速度,让污水有足够的时间与氧气接触。从这二个方面来提高污水增氧效果,从而减低增氧所需能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污水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块增氧膜、布液系统、水泵和污水池,所述的污水池设置于地面上,所述的增氧膜悬挂于污水池上方,所述的布液系统设置于增氧膜上方并通过水泵连接污水池以将污水布洒于增氧膜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水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氧膜为多块互相平行设置,两块增氧膜之间的间距为0.01m-1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水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氧膜由植物纤维或化纤维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水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液系统包括设有布液口的布液管道,所述的布液管道设置于增氧膜上方,且布液口匹配增氧膜设置,布液管道通过水泵连接污水池。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水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液系统包括设有布液口的布液管道、储液池和电磁阀,所述的布液管道设置于增氧膜上方,且布液口匹配增氧膜设置,所述的储液池的出口通过电磁阀连接布液管道,储液池的入口通过水泵连接污水池。

  6.一种新型污水增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包括至少一块增氧膜、布液系统、水泵和污水池的装置,所述的污水池设置于地面上,所述的增氧膜悬挂于污水池上方,所述的布液系统设置于增氧膜上方并通过水泵连接污水池;

  步骤2,开启水泵,将污水池中的污水泵入布液系统中,污水再从布液系统流出,利用重力作用流入增氧膜,并利用重力作用和扩散作用沿增氧膜浸润,最后再次流入污水池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增氧膜为多块互相平行设置,两块增氧膜之间的间距为0.01m-10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氧膜由植物纤维或化纤维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液系统包括设有布液口的布液管道,所述的布液管道设置于增氧膜上方,且布液口匹配增氧膜设置,布液管道通过水泵连接污水池。

  10.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液系统包括设有布液口的布液管道、储液池和电磁阀,所述的布液管道设置于增氧膜上方,且布液口匹配增氧膜设置,所述的储液池的出口通过电磁阀连接布液管道,储液池的入口通过水泵连接污水池。

  说明书

  一种新型污水增氧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污水增氧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农业、工业以及城镇生活均产生大量污水,处理不当极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工业化污水处理中,绝大部分多采用好氧曝气的活性污泥法来进行污水处理,目前的好氧曝气方法主要有鼓风曝气、机械曝气、鼓风和机械联合曝气法、射流曝气法、跌水曝气法等。这些曝气方法各有优缺点,但均存在结构复杂、能耗高,维护难度大等缺陷。目前曝气所需能耗约占污水处理能耗的70%-80%。导致污水处理的成本难以下降。虽然有一些方法对曝气技术进行了优化,如微孔曝气、纯氧曝气等,或者对曝气机械进行了适当优化,但总体来说这些方法改进的效果有限,并往往存在设备复杂,价格昂贵,维护困难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污水曝气方法效果有限,设备复杂,价格昂贵,维护困难等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可实现高效污水曝气的新型污水增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污水增氧装置,包括至少一块增氧膜、布液系统、水泵和污水池,所述的污水池设置于地面上,所述的增氧膜悬挂于污水池上方,所述的布液系统设置于增氧膜上方并通过水泵连接污水池以将污水布洒于增氧膜上。

  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水增氧装置,所述的增氧膜为多块互相平行设置,两块增氧膜之间的间距为0.01m-10m。

  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水增氧装置,所述的增氧膜由植物纤维或化纤维制成。

  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水增氧装置,所述的布液系统包括设有布液口的布液管道,所述的布液管道设置于增氧膜上方,且布液口匹配增氧膜设置,布液管道通过水泵连接污水池。

  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水增氧装置,所述的布液系统包括设有布液口的布液管道、储液池和电磁阀,所述的布液管道设置于增氧膜上方,且布液口匹配增氧膜设置,所述的储液池的出口通过电磁阀连接布液管道,储液池的入口通过水泵连接污水池。

  一种新型污水增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包括至少一块增氧膜、布液系统、水泵和污水池的装置,所述的污水池设置于地面上,所述的增氧膜悬挂于污水池上方,所述的布液系统设置于增氧膜上方并通过水泵连接污水池;

  步骤2,开启水泵,将污水池中的污水泵入布液系统中,污水再从布液系统流出,利用重力作用流入增氧膜,并利用重力作用和扩散作用沿增氧膜浸润,最后再次流入污水池中。

  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步骤1中,增氧膜为多块互相平行设置,两块增氧膜之间的间距为0.01m-10m。

  所述的方法,所述的增氧膜由植物纤维或化纤维制成。

  所述的方法,所述的布液系统包括设有布液口的布液管道,所述的布液管道设置于增氧膜上方,且布液口匹配增氧膜设置,布液管道通过水泵连接污水池。

  所述的方法,所述的布液系统包括设有布液口的布液管道、储液池和电磁阀,所述的布液管道设置于增氧膜上方,且布液口匹配增氧膜设置,所述的储液池的出口通过电磁阀连接布液管道,储液池的入口通过水泵连接污水池。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利用了增氧膜巨大的表面积和吸附力来进行曝气,其优点一是巨大的表面积能够显著的促进氧气进入污水中,第二是增氧膜的表面吸附力能够减缓污水重力下落的速度,让污水有足够的时间与氧气接触。从这二个方面来提高污水增氧效果,从而减低增氧所需能耗。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