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火电厂废水处理絮凝软化装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2-17 7:28:41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7.01.10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IPC分类号C02F5/0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电厂废水处理的絮凝软化装置,包括软化絮凝沉淀池、污泥循环装置和集水槽,其中软化絮凝沉淀池依次包括混凝区、絮凝区和沉淀区;其中,废水通过混凝区进入软化絮凝沉淀池,经过混凝区后的废水由管道进入絮凝区,同时该管道的下端连通污泥循环装置,絮凝区包括絮凝加药装置和搅拌器;经过絮凝区后的废水进入沉淀区,集水槽与沉淀区连通,经过斜管区后的澄清水流入集水槽;通过斜管区后污泥经过开口进入连接污泥循环装置的管道。本实用新型所采用设计使设备占地更小;确保良好的出水水质;减少污泥排放;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火电厂废水处理的絮凝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化絮凝沉淀池(1)、污泥循环装置(2)和集水槽(3),其中软化絮凝沉淀池(1)依次包括混凝区、絮凝区和沉淀区,并依次连接;

  其中,废水排放口与软化絮凝沉淀池(1)进口连接,混凝区包括浆式搅拌器(4)和混凝剂加药装置(5),浆式搅拌器(4)位于混凝区中心偏进口位置,混凝剂加药装置(5)位于浆式搅拌器(4)上方;

  混凝区的排出口经由管道与絮凝区的进口连接,同时该管道连通污泥循环装置(2),絮凝区包括絮凝加药装置(7)和搅拌器(8);絮凝加药装置(7)位于搅拌器(8)上方,搅拌器(8)位于絮凝区中心偏进口位置;

  絮凝区的出口与沉淀区的进口连接,沉淀区包括导流墙(10)、斜管区(11)、加酸装置(12)和刮泥机(13),导流墙(10)位于沉淀区进口的上部,与斜管区(11)相连,经过絮凝区后的水通过导流墙(10)后由下向上进入斜管区(11),加酸装置(12)入口位于斜管区(11)上方,刮泥机(13)位于沉淀区中心;

  集水槽(3)与沉淀区连通,经过斜管区(11)后的澄清水流入集水槽(3);

  刮泥机(13)的正下方有一个漏斗形开口,通过斜管区后污泥经过漏斗形开口进入连接污泥循环装置(2)的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絮凝区还设置有导流筒(6)和上升隔板(9);导流筒(6)位于絮凝区中心偏左位置,搅拌器(8)位于导流筒(6)内部,絮凝加药装置(7)位于搅拌器(8)上方,上升隔板(9)位于絮凝区与沉淀区的交界处,且位于絮凝区底部;经过絮凝区后的水通过上升隔板(9)进入沉淀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混凝区的浆式搅拌器(4)为双层浆式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絮凝区中设置的是涡轮式搅拌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斜管区(11)中斜管的倾斜角度为60度。

  说明书

  一种火电厂废水处理的絮凝软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的絮凝软化装置,尤其适用于火电厂废水的三级软化絮凝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针对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的标准也日趋严格。因而,废水零排放成为很多电厂的目标。电厂排污水成分复杂,包括悬浮物、胶体、大部分硬度、硅、COD、氟离子、重金属等物除质,需要多种工艺和技术进行去除分离。传统的废水处理主要通过絮凝、沉淀、澄清的步骤。其中絮凝沉降处理去除胶体、大部分硬度和固体悬浮物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但是如何在过滤前使这些物种充分絮凝是一个技术难题。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的是两种方法:1.延长絮凝沉降时间,使絮体在进入过滤器前充分沉降;2.增加絮凝剂或者在使用的过程中更换絮凝剂的方法。由于第一种方法增加沉降设备工程费用大,污水处理运行周期长,且在流程改造期间影响正常生产;第二种方法不仅会增加成本,而且效果并不明显。

  进一步地,传统的絮凝沉淀池采用网格结构,往往占地面积大,而且建造成本高。对于澄清过程中,现有技术采用的是斜管装置,实现水中的物质与水分离,然后获得淡水进行循环利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斜管区结构的设置问题,使得斜管区出水的水质难以让人满意,而且斜管容易发生堵塞,这就进一步增加了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成本,更甚者,可能影响设备运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种火电厂废水处理的絮凝软化装置,包括软化絮凝沉淀池、污泥循环装置和集水槽,其中软化絮凝沉淀池依次包括混凝区、絮凝区和沉淀区;

  其中,废水通过混凝区进入软化絮凝沉淀池,混凝区包括浆式搅拌器和混凝剂加药装置,浆式搅拌器位于混凝区中心偏左位置,混凝剂加药装置位于浆式搅拌器上方;

  经过混凝区后的水由管道送入絮凝区,同时该管道的下端连通污泥循环装置,使得经过污泥循环装置处理后的污泥进入到该管道中,与经过混凝区后的废水混合,絮凝区包括絮凝加药装置和搅拌器,废水通过絮凝区后进入沉淀区。

  沉淀区包括导流墙、斜管区、加酸装置和刮泥机,导流墙位于沉淀区的左上部,与斜管区相连,经过絮凝区后的水通过导流墙后由下向上进入斜管区,加酸装置位于斜管区上方,刮泥机位于沉淀区中心;

  集水槽与沉淀区连通,经过斜管区后的的澄清水流入集水槽;刮泥机的正下方有一个漏斗形开口,通过斜管区后污泥经过漏斗形开口进入连接污泥循环装置的管道。

  更进一步地,絮凝区还设置有导流筒和上升隔板;导流筒位于絮凝区中心偏左位置,搅拌器位于导流筒内部,絮凝加药装置位于搅拌器上方,上升隔板位于絮凝区与沉淀区的交界处,且位于絮凝区底部;经过絮凝区后的水通过上升隔板进入沉淀区。

  作为优选,混凝区的浆式搅拌器为双层浆式结构。

  作为优选,絮凝区中设置的是涡轮式搅拌器。

  作为优选,斜管区中斜管的倾斜角度为60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高密池设计与传统的网格絮凝沉淀加斜管沉淀池组合相比,占地更小,结构更加紧凑;第二,本实用新型中絮凝沉淀池、上升隔板和沉淀区特别的结构设计,确保水中杂质有良好的泥水分离性能,从而确保在后续的斜管沉淀区表面负荷高达15~25m/h时仍有非常良好的出水水质。第三,由于本实用新型中污泥回流的设计,不仅减少了电厂污泥的外运量,同时又节约了电厂絮凝剂的消耗量;最后,由于斜管区的特殊设计,防止斜管出现堵塞的问题,使斜管即便在投加石灰这种恶劣的条件下,也不会发生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