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重庆市涪陵区环境保护局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3-1-24 9:31:1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环保规划的重要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市环保局的大力支持、关心下,全区环保部门紧密围绕区委“攻坚3151”工作目标和政府工作报告,立足服务发展,以“国模”创建为抓手,以节能减排和蒿枝坝片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为重点,全力实施环保“1387”工作思路,推进“蓝天、碧水、宁静、绿色”四大环保行动,切实有效地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环保目标任务,全区环境质量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实现了稳中有升。据市控监测站24小时不间断监测,截止12月27日,城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已达348天,占监测天数的96%,比去年同期增加15天、4个百分点,提前43天完成了年度蓝天目标任务;声环境质量较去年有所好转;长、乌江和次级河流水质稳定在Ⅱ类标准,城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6%。1月,我局作为全国十一五环保先进集体,出席了国务院召开的第七次环保大会;3月,我区在2011年全市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和环保系统目标考核中均取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历史最佳成绩;7月,12369环保投诉中心涪陵分中心还被国家环保部授予全国环保系统“为人民服务  创先争优优质服务窗口”称号;我局还先后荣获“全市污染物减排先进集体”、“全区议提案办理先进集体”、“全区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区十佳机关党建示范单位”等称号。现将全年环保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2年环保工作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以污染减排为抓手,强力推进老污染治理

1. 污染减排成绩喜人。一是落实责任,强化考核。与责任单位签署了《2012年涪陵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将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等4个减排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重点企业,并纳入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加大环保投入,已完成洪丽食品有限公司废水治理工程、宝巍食品有限公司废水治理工程、百胜片区榨菜废水集中处理工程、城区污水处理厂新增水量、李渡大耍坝污水处理厂新增水量、珍溪、新妙、清溪、蔺市、青羊、大木等6个污水处理厂修建,建峰电厂和龙桥热电有限公司脱硫设施稳定运行等13个工程减排项目。三是关闭落后产能,完成民兴、九妹子、川香、北山、香妃等5个榨菜企业和长江靖黔、江南、经协、韦太、盛全、百川、金星、丛林、杉树湾等9个水泥厂的结构减排项目关停。四是积极争取资金,完成承志、承江、恒洋、林宏、振福、万寿园、京昌、春裕、东江、海林、锣家屋基、袁平安、泰升、堡子等14个畜禽养殖治理项目。五是加大现场执法检查力度,推进管理减排,重点督促建峰电厂和龙桥热电厂脱硫设施、涪陵榨菜集团榨菜腌制液综合利用项目、建峰化工和华富榨菜厂废水治理项目以及涪陵城区、李渡、大木等已建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六是积极推进清洁生产示范项目。督促海陵活塞环、东升铝业、华民榨菜、华富榨菜、华舞榨菜、洪丽食品、龙桥电力、华星水泥等8家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同时,狠抓全区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管理,保证在线监控正常运行使用,为污染减排核查核算提供科学依据。据统计,今年,全区先后投入减排资金1200多万元,完成市上下达的减排项目41个,预计削减二氧化硫2369吨、化学需氧量6257吨、氨氮836吨、氮氧化物92吨,项目完成率达100%,有力地确保了“十二五”减排任务开门红。

2. 排污许可证制度规范有序。严格按照《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有关规定,以核发和换发排污许可证为手段,督促企业按证排污、规范排污。今年,共对114家企业排污许可证进行了核发和换发,其中工业企业34家,非工业企业80家。到目前全区累计共对442家企业发放了排污许可证,其中工业224家,非工业企业218家。同时,还定期开展排污许可证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对无证或超证排污企业,严格依法进行处罚,同时责令其限期整改,实现了重点工业企业排污许可证全覆盖。

3. 环境安全防范增强。一是围绕“落实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为重点,面向企业、面向社区、面向公众加大环境安全宣传力度,建立了长期、稳定、可靠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二是加强日常监管力度,强力推进“大宣教、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专项行动,特别是在国庆、春节等重大节日及十八大等敏感期间,进一步强化了环境安全风险防范监控力度,先后修订完善了环境应急预案,完成了全区79家辐射工作单位信息化档案管理,及时化解30余家基站投诉纠纷,安全转移安置2个废辐射源,重新核发80个辐射培训合格证,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三是针对全国环境安全事故频发的严峻环境形势,多次对区内重点污染源、危险源和环境敏感点可能存在的次生环境灾害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并督促建峰、化工等责任单位不断修改完善环境应急预案,定期开展环境安全事故应急演练,严格执行备案管理制度,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三是积极开展环保产业调查、核技术利用与废旧金属熔炼辐射安全检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调查、社会源危险废物整治等工作,为推进全区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数据。五是严格按照“一厂一册”的档案要求,对辐射源使用、危废产生和经营等重点监控对象实施了台账动态管理,坚持月季检查报告制度,实现了全区Ⅲ射线装置的辐射安全许可证达100%。

(二)以“蓝天、宁静”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1. 烟尘控制区建设成果进一步巩固。一是联合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扎实推进基本无煤区、无煤街道建设,重点拆除中山路、人民西路、客运东站、黎明西路、秋月门、清溪沟燃煤炉子65眼,整治城区蜂窝煤运输车5辆,捣毁蜂窝煤12000余个,拆除城区土灶2眼,申请法院强制拆除燃煤户1家。二是配合有关部门加大了扬尘污染整治力度,督促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封闭施工作业,进出口道路实施硬化并完善冲洗设施;督促太极集团等重点工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三是强力推进城郊蒿枝坝片区环境综合整治,初步完成蒿枝坝片区产业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全面启动了片区内企业分类整治工作。四是继续开展餐饮业油烟治理,对餐饮单位油烟治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要求有关餐饮单位加强对油烟治理设施的维护保养,提高油烟的净化处理率。

2. 噪声达标区建设成果进一步巩固。全区文化娱乐场所和建筑施工噪声管理日趋规范,先后督促74家娱乐场所完善了临时排污许可的核发和换发,依法审批夜间延时施工许可证10个;出台《关于加强高中考期间噪声管理的通知》,重点对考场和学生集中住宿区周边环境实施24小时监控,及时查处并制止了多个固定和偶发性噪声源,为广大考生创造了安静的休息和考试环境;加强道路行驶车辆违章鸣号的执法监管,及时纠正违章鸣笛行为;开展加工企业和商业噪声污染扰民集中专项行动,整治小型加工企业90余户,收缴音响器材26件,较好地解决了城区居民楼院内加工企业和商业噪声污染扰民问题。

3. 医疗废物整治进一步加强。一是继续加大对医疗废物收运处置网络体系建设,建成投运5吨/天的国家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场项目,实现全区医疗废物无二次污染安全处置率100%,并承接了长寿、垫江、武隆等3个周边区县25家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1至11月,安全收运处置医疗废物450吨。二是加大了危险废物的管理和处置力度,顺利完成12584吨历史遗留铬渣的清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三)以碧水行动为抓手,切实加强库区水环境保护

1.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一是精心编制涪陵区《三峡库区后续工作实施规划(2011-2014年)》,获准实施项目288个,总投资97.72亿元,其中,国家、市上资金39.46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0.38%,有效确保了各项民生环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二是多方筹资,竣工完成2011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建设。先后在珍溪镇、青羊镇、马武镇等3个乡镇16个村建成普通垃圾中转站16座,大型垃圾压缩中转站1座,5吨级垃圾转运车辆4辆,垃圾收运机动三轮车16辆,垃圾桶(箱、点)578个,集中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1座,总处理规模800吨/日,畜禽养殖污染治理39个等,总投资3223万元;顺利启动2012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建设,涉及义和镇、蔺市镇、大木乡共3个乡镇18个村,总投资3067万元,目前已完成整个工程量的30%,计划2013年1月完成工程建设并申请验收。同时,还争取到18个2013年农环项目和4个2012年第三批连片整治示范项目,预算投资3000多万元。三是积极协助涪陵环建集团顺利完成龙桥、李渡、白涛三大园区和乡镇污水处理厂的接管和营运,并共同探索运行收费和管理机制,促进全区污水处理厂管理和营运尽快走上科学化、规范化道路。四是《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修订本)》项目建设全面完成。

2. 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置场运行良好。进一步完善城区管网建设,完成城区垃圾处置场二期工程建设。此外,为了保障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加大了对城区、南沱、白涛、清溪、青羊、龙潭、大木等污水处理厂和城区、李渡、清溪垃圾处置场的现场监督检查力度和随机抽样监测频次,及时准确地掌握其运行状况,确保正常运行。目前,涪陵污水处理厂通过新建6公里管网,日增处理水量1.43万吨,实际收集处理量已达8.66万吨/日,污水收集处理率达93%,出水水质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南沱、白涛、清溪、李渡、青羊、龙潭、大木、珍溪、蔺市、新妙、马武等11个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正常,出水水质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涪陵垃圾处置场实际处理量已达340吨/日,垃圾收集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李渡、清溪垃圾处置场运行正常。

3.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长乌江水质保护工作扎实。一是开展了对服务人口在1000以上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信息更新及保护区划分工作,制定了《涪陵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现划分保护区的水源地65个,其中城市级5个,镇级26个,小型集中供水点31个,企业自备水厂水源1个。水源地类别共涉及大型河流、小型河流、中型水库、小型水库和地下水五类。二是开展了部分乡镇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专项检查,共检查饮用水源地18个,督促存在问题的乡镇及时消除了饮水安全隐患。三是编制了城区二水厂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并报送市环保局进行了备案。目前,已确认的65个水源地,均编写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四是推进涪陵港区船舶废弃物接收处理设施建设、化学品船舶洗舱基地建设和单船一体化污染治理,全面启动了对城区饮用水源地有影响的糠壳湾码头搬迁工作。三是在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期间,我局还加强了对库区水质的加密监测,重点对李渡、城区饮用水源地水质,长、乌江干流及碧溪河、渠溪河、清溪河、黎香溪4条次级河流共15个国控和市控断面水质加密了监测频次,密切关注饮用水源地和长、乌江以及次级河流流域水质变化趋势,及时向上报送水质变化信息,为上级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四)以绿色行动为抓手,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1.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进展突出。我局按照要求编制了《涪陵区畜禽养殖发展规划》,划定了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开展了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实施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示范项目,为指导全区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今年,重点以实施畜禽养殖减排项目为契机,积极向上争取资金350万元,督促京昌等24家规模化生态养殖场完成了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沼液还田还土等畜禽养殖减排工程建设内容和相关环保验收手续,使“猪—沼—菜”、“猪—沼—果”的生态养殖模式在全区进一步得到广泛推广。

2. 生态环境监管有序。一是依法加强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景区的监督管理,全面完成自然保护区范围界限以及功能区划核查、大木市级自然保护区总规修编工作。二是制定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域环保巡查制度并报市环保局备案,未发现违反《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法规的行为。三是强化对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监管。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入手,强化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监管工作,所有新、扩、改建的矿产资源、水资源等开发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建立了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制,将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区政府环保目标考核内容严格考核。在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未发现失察、失职、迟报、瞒报等现象。四是加大了煤矿及非煤矿山的监管力度,使矿山生态环境管理走上规范道路。

3. 微型企业发展全面推进。为了有效地维护微型企业的合法权益,我局向微型企业创业者们郑重作出优先办理环保手续、无条件提供环保技术指导、积极争取资金扶持等“三大承诺”优化服务质量和向基层环保机构下放畜禽养殖项目环保审批权,助推微型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还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抽逃、空壳、投机等违法违规行为。截止目前,共受理微企环保行政审批案件2000件,其中畜禽养殖项目微企343家,占总数的17.15%。

(五)以严格执法为手段,不断强化环境监督管理

1. 建设项目管理更加规范。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中的“调控器、控制闸、杀手锏”三大功效,一是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截止11月,共受理环保行政审批案件573件,办结率100%,环评实际执行率稳步提高,实现了建设项目无差错和无违反法规政策审批的目标。同时,继续加强李渡、龙桥、白涛三大工业园区执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园区环境应急风险防范体系建设的指导工作,打造协同管理平台,为我区引进产业项目和全区经济快速发展赢得了先机。二是强化过程监管工作。充分利用环境监察、污染管理的内部监督力量和主管部门、乡镇建环所等延伸机构的外部力量,进一步健全了建设项目综合监管机制,全年暂缓审批项目或拒绝审批项目5个,有效遏制了经济发展过程中污染物排放总量承受能力加大的趋势,保持了基本平衡。三是严把建设项目试生产、竣工验收关,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全区2012年通过试运行、竣工环保验收的建设项目156个。四是建立环保审批快车道,强化环保窗口管理,严格执行“两集中,两到位”,缩短办理实效,提升服务质量。先后促使华峰化工、攀华薄板项目等45个重点项目在最短时间内完善了环保审批手续,并有环境容量支撑,有力地助推了“双百”现代化涪陵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据行政审批中心的统计,全年我局一事一评满意率达100%,提前办结率为90%,群众反映良好,每季度均被评为“文明窗口”或“红旗窗口”。

2. 环境监察水平全面提高。

一是环境监察标准化及应急能力建设更加强化。我局以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为契机,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强监察支队硬件建设,建成涪陵区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分中心,累计实现13家国控、18家区控重点污染源和5家污染减排企业污染物的排放量、排放浓度等详细数据实时掌控,极大地提高了应对日益复杂的环保形势的监管能力和预警能力。今年,组织和参与了“全市2012年突发污染事故综合应急演练”等10次环境应急演练,增强了企业与环保部门之间的互动性、协作性,进一步提高了环保队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二是环保专项行动更加扎实。严格国家、重庆市和区政府有关环保专项行动的安排部署,我局结合日常环保监管制度,精心组织,集中力量,重点围绕集中式饮用水源、环保挂牌督办案件、长乌江重点排污企业、城镇污水处理厂以及涉铅、镉、汞、铬和类金属等重金属污染企业等开展了环境安全大执法、大整治、大排查等一系列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200余人次,检查企业600余家,依法征收排污费2674万元;依法立案查处各类型环保违法案件16件,已实施行政处罚16件,发出听证通知书16份,举行听证会2次,申请强制执行1件,罚款入库金额达217.67万元。

三是环境信访投诉解决更加及时。今年以来,我局加大投入,进一步强化视频信访设施和群众工作信访接待室等信访投诉渠道硬件设施建设;严格信访接待、登记、回复一站式服务制度,积极营造“全员信访”新格局,不断提升环境信访工作水平,切实做到了环境信访投诉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较好地维护了群众的环境权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截止目前,共受理环境污染投诉484件,比去年同期下降11%,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100%,其中,主要领导带头下访121次,约见企业业主100余次,走访接待群众2000人,解决问题200个,解决资金3000万元。此外,我们还将环保议提案办理纳入重要议程,认真研究,深入调查,高质高效办结了今年收到的14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议提案,办结率和满意率均为100%。

3. 环境监测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环境监测及应急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今年,围绕区域环境监测中心站建设目标,将中心现有的大型仪器设备加入重庆市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了污染源长效管理机制, 拓宽了环境监测范围,提高了应急监测能力,并通过成功组织实施本片区(包括涪陵区、南川区、丰都县、武隆县、石柱县、忠县、垫江县七个区县)的环境应急监测演习和蓬威石化厂的联合应急演练,检验了环境监测站在应急实战中的应变能力;2座环境质量自动站运行正常,实验室改造达标,成为全市首个通过重庆市环境监测二级二类站达标验收单位。同时,多方筹资,积极推进涪陵监控中心大楼建设项目,目前,该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二是区域环境监测中心站辐射范围更加全面。今年,为切实履行片区中心站的职责,根据市上要求,先后分两次组织武隆、彭水、丰都等区县开展了重点次级河流的跨界断面水质抽样比对监测工作;启动了本片区(包括丰都县、南川区、武隆县、忠县、石柱县、垫江县等六个区县)内的环境监测质量专项督察工作;同时,顺利通过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新增了47个项目的监测资质,至此,已取得了共六大类,186个项目的监测资质,其监测能力位居全市六大区域性环境监测中心之首。

三是环保科研工作上新台阶。围绕“助推涪陵经济发展”为中心,完成了对本辖区内的地表水、大气、噪声环境质量和600多家企业的监督性监测;扎实开展了污染减排监测、移民环境监测和三峡工程2012年试验性蓄水期间水质加密监测等专项监测工作,共获取监测数据5.75万个;撰写了亚行贷款重庆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二期项目涪陵罗大路改造工程、绿地海域二期工程建设等共计30个项目的环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以及涪陵监狱、泽胜洗舱基地书、重庆市天誉粉磨建材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自备水泥粉磨站等共计45个项目的验收报告。

(六)以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为抓手,大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

一是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活动。今年以来,我区结合重大环境节日纪念活动和“创模”工作等,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了系列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全区共投入资金150余万元,出动宣传车120余台次,印发宣传资料62余万份,书写“创模”标语19800余幅,设立大型“创模”广告宣传牌4块,举办专题讲座35余期次。区环保局与涪陵人民广播电台联办的“环保之声”专题栏目,共编稿180组,播出540次。“中国环境报”、“重庆日报”、“巴渝都市报”等刊载我区环保工作动态文章190余篇;“重庆电视台”、“涪陵电视台”播放涪陵环保专题新闻60余期次。通过宣传活动,较好地在领导干部和公民中树立起了以人为本的环境保护理念,有力地推动了经济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发展。

二是深入开展“创绿”工作。今年,创新计算机学校、龙桥镇中心小学等9所中小学被评为区级绿色学校;敦仁街道北门口、崇义街道青龙、清溪镇祥和等3个社区被评为区级绿色社区;涪陵信息技术学校、涪陵十一中、涪陵十七中等3个市级绿色学校工作创建以及敦仁街道望州小区、崇义街道龙王沱社区等2个市级绿色社区创建工作均通过了专家组的考核评估验收。

三是继续参与《阳光涪陵》直播热线栏目。通过《阳光涪陵》直播热线栏目,建立了环保局长与广大市民交流的平台,及时将环保政策、形势和工作情况传递给广大市民,同时,认真听取市民呼声,及时解决市民反映的江东磨盘沟水质变异等突出环境问题。

四是积极开展网络舆情监控和舆论引导工作。重点围绕全区环境保护中心工作,结合社会关注热点、难点环境问题和新闻事件,热情邀请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界人士召开座谈会共商环保服务发展大计,同时还以网民的口吻、正确的事实、客观的态度,在两江论坛、涪风在线、人民网、大渝网、涪陵环保网等网站论坛上,积极开展网络宣传舆情监控及舆论引导工作,还印发了《重庆市涪陵区环境保护网络宣传舆情监控和舆论引导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发表了各类网评文章64篇,环保网络新闻58余条,微博信息820条,及时开展舆论引导跟帖300余次;定期向市局报送网络专题舆论引导工作进展情况4次,定期组织专题研判及通报会10次,及时掌握舆论主导权,确保了至今未发生过突发事件和监督性报道迟报、漏报、瞒报、误报等现象。

(七)以整治发展环境为抓手,不断加强队伍建设

1. 切实增强服务发展的能力。我局紧密围绕“两升两降两改善”的整体目标,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争创人民好公仆 ”、“三项活动”、“百企万人评科室、中干”等实践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开展学习调研、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活动,广聚民智,在多渠道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查找痛点和难点,切实纠正工作作风,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提高服务能力,督促蓬威石化加大环保投入,攻克技术难关,顺利通过PTA项目环保验收;着力解决了绿洲食品榨菜废水直排长期扰民等一批老大难问题。同时,还积极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分批次入驻马武镇兴隆村开展“对口帮扶”活动,帮助该村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切切实实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2. 切实增强行政执法能力。一是加大机关作风纪律整顿力度,严格执行上下班考勤签到和不定期抽查制度,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一评二述三公示活动,在全局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高效高质的机关工作作风,为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提供了有力的纪律保障。二是加大政务公开力度,进一步建立完善局内外政务公开监督机制,丰富政务公开内容,环保行政审批行为得到有效规范,环保行政权力透明度得到进一步增强,社会评议的满意度大幅上升。三是加大学习培训力度。一方面坚持分期分批安排环保工作人员参加国家、市、区各级各类技能培训102余人次,不断提高环保业务水平;另一方面积极引进10名环保研究生,招聘13名具有本科学历以上的环保助理监察员,充实到环境监测、监察工作基层一线,打造了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环保队伍,全区环保服务执政能力明显增强。

3. 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环保工作一同研究、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检查、一同考核。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其他副职各司其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有效地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此基础上,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征文竞赛活动,先后有4名同志分别获奖;强化机关内部管理,严格执行“七不准”工作纪律和环保系统“六项禁令”,深入开展“三项治理”活动,增强了全局领导干部和职工的自律意识和清廉从政、服务发展意识,在区级各部门优化发展环境考核中排名大幅度上升。此外,我们还着力抓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爱国卫生等工作,目前,这些工作均通过了达标验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仅管我区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当前环境形势看,一些突出环境问题依然严峻。一是库区水环境安全压力较大。涪陵处在三峡库区腹心,担负着保护库区水环境安全的重要责任,加上又是一个化工基地,三大园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尚在完善之中,还有近40%的乡镇缺乏污水处理设施,环境风险防范能力还不足。二是总量减排形势严峻。国家在总量减排方面要求越来越严,特别是新增了氨氮和氮氧化物两项约束性指标,我区的总量减排的潜力挖掘更有限,一些新上项目的污染物控制排放更艰难,减排任务十分艰巨。三是城区环境质量改善难度大。四是环保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环保形势的需要,特别是区域性中心的辐射影响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2013年环保工作思路及要点

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我区环境保护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市、区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扎实推进我区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建设,努力把涪陵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双百”现代化大城市。

1. 主要目标:城区空气质量满足优良的天数达到315天以上,长江、乌江干流和黎香溪等次级河流水质控制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以内。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建制镇(乡)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85%以上,城区污水收集处理率达89%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100%。重点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控制在56分贝以内,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控制在68分贝以内。全面完成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

2. “ 1344”总体工作思路,即:围绕一个目标,即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推进涪陵“双百”现代化宜居宜业大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的目标;处理好三大关系,即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总量与容量、执法与服务;着力解决好四个方面的环境问题,即,工业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蒿枝坝及城区环境污染、农村畜禽养殖及榨菜污染、重点工业企业环境安全等四大环境问题;做到四个确保,即重点区域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落户涪陵的重点项目有环境容量支撑、群众反映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区内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零发生。

3. 主要措施:

第一,大力实施总量减排和 “十二五”规划,加快全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深挖减排项目,强化减排措施。 完成渝扬、国色食品等2个废水治理和双福、泰升、何朝刚猪场等10个养殖场的污染治理项目;大力实施华康榨菜厂、祥通食品公司、龙桥热电有限公司循环流化床机组、中恒实业等企业的关停,促进吉祥食品公司搬迁入园;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提升李渡大耍坝、龙桥园区、百胜榨菜废水集中处理等3个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分别达到5000吨/天、2500吨/天、400吨/天;力争凤娃子和志贤食品废水治理工程开工建设;推进华新水泥厂综合脱硝效率达60%以上,为重点项目上马提供足够的环境容量支撑。二是严格环境准入,控制污染物增量。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深化“批项目、核总量”制度,尤其是对新、扩、改建项目,严格核算污染物新增量,对没有总量替代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三是加强环境监管,督促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主要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四是完成东铝、川东、建峰化工(三聚氰胺)、天原化工、长捷医药等6家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任务,大力实施重金属深度治污,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削减目标,严防重金属污染事件的发生。

第二,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着力推进宜居涪陵建设。

一方面强力实施蓝天行动,稳步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按照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大燃煤污染整治力度,强化对现有燃煤设施的排污监管,推进煤改气工作,提高控煤区内的清洁能源使用率,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巩固基本无煤街道建设成果。加大蒿枝坝片区采石场整治力度,深入开展车辆带泥、冒装撒漏、施工扬尘整治,加大道路清扫和柔性沥青路面改造力度,减少扬尘污染;加大餐饮业油烟治理,减少油烟污染及投诉;建成机动车简易工况法检测站并投入运行,提高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另一方面,扎实推进宁静行动,防止噪声扰民。继续深化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成果,力争创建安静居住小区1个,严格文化娱乐场所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加强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机动车违章鸣号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整治,重点开展中高考期间环境噪声专项整治。

第三,推进环保项目建设,保护库区水环境安全。

一是推进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区、三大园区和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乡镇的配套管网,提高污水处理集中处理率,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建成百胜、义和、石沱三个乡镇污水处理项目,开工建设增福、同乐等乡镇污水处理项目,推进乡镇垃圾收运系统项目建设。二是推进城乡饮水工程。全面取缔全区公共集中式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内市政污水、水产养殖和工业及船舶排污口等工作,切实解决农村及城区饮水安全问题。三是全面启动《三峡工程后期扶持规划》项目的实施。

第四,深入开展生态保护行动,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一是大力实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程,完成义和镇、蔺市镇、大木乡3个乡镇18个村的连片污染整治项目。二是以养殖减排为抓手,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完成一批规模化养殖项目的污染治理,结合猪→沼→果(草、菜、林)的生态养殖技术,探索小规模移动式猪场发展模式,并取得较好效果。三是继续推进榨菜集中池建设,推广榨菜废水集中治理示范项目建设,关停一批小榨菜企业。四是大力开展绿色创建活动。围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活动,深入开展生态乡镇(村)、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小区创建活动,力争创建区级绿色学校2所、区级绿色社区1个、市级生态村1个。五是全面推进森林工程建设,着力打造环境优美宜居的生态家园。

第五,强化环境风险防范,严防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一是加强辐射环境监管,预防辐射安全事故;二是加强危险废物环境监管,确保区内工业危险废物安全转运处置率100%,医疗废物集中收集处置率100%;三是加强环境安全防范,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企业(园区)多级防范体系,加大尾矿库、危化品企业等环境风险隐患排查与整治力度,建立环境风险隐患排查与整治长效机制,开工建设龙桥、白涛两大化工园区环境应急指挥中心,开展环境应急演练,提高环境风险防范能力。

第六,完善监管机制,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一是建立和完善环保四大行动和总量减排日常监管及后督查机制,强力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加强对国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设备安装建设,加大排污费稽征力度,依法核定征收排污费,开展乡镇排污费征收工作的稽查。二是加快项目审批程序的创新,健全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管理服务制度,创新重点项目环保审批绿色通道,切实提高审批效率,努力为重点项目落地涪陵创造宽松快捷的服务环境;推行区域限批制度,从源头控制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三是严格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进一步落实环保齐抓共管机制,坚持环委会调度会和专题会,强化部门联动执法、沟通协调、责任追究等督查机制。四是深化环保监管体制,加强各街道乡镇、村社和企业的环保机构建设的指导和环保人员业务素质及水平的培训工作。

第七,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结合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大环保宣传力度,重点围绕污染减排、库区水环境保护等中心工作以及“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等重大环境节日,扎实开展环保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全民环境教育,提升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加大党政干部环境教育力度。推进环境文化的建设和繁荣。加强环境保护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大力开展环境保护网络宣传舆情监控和舆论引导工作,强化公众环保知情权和参与权,为“双百”大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八,夯实环保工作基础,扎实做好环境监测工作。

一是抓好空气自动站管理,认真做好环境空气质量的自动监测和日报发布。二是抓好总量减排、污染源监督、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饮用水源水质等监测,为总量减排、排污申报核定、环境执法等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加强环评队伍建设,拓展环评业务范围,助推涪陵建设项目健康、快速发展。四是加强三峡工程175米蓄水后长、乌江及珍溪河、黎香溪等次级河流水质现状监测,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第九,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队伍素质。

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管理制度,深化思想、作风、组织、业务和制度五大建设,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环保队伍,提升环保队伍整体形象和素质,增强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重庆市涪陵区环境保护局)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