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油泥污水快速处理设备

发布时间:2017-12-11 11:37:3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7.28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IPC分类号B01D36/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泥污水快速处理设备,旨在解决污水中油泥快速分离,装置后期无需清理的技术问题,其包括第一分离辊与第二分离辊,利用油泥比重大于污水的特性,使油泥沉积在第一分离辊与第二分离辊相切位置的上方夹角处形成油泥沉淀区内,并在第二分离辊上设置平劈部,利用平劈部与第一分离辊之间形成的缝隙使沉积的油泥输出,但污水被隔绝在外部,油泥与污水快速分离,并且实现无需定期清洗的技术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油泥污水快速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箱(1),所述处理箱(1)为方形设置,其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污水区(11)以及分离区(12),且在分离区(12)处的一侧壁上连通设置有排水管(13);

  进水组件(2),所述进水组件(2)设置于所述污水区(11)的顶部,其用于对污水区(11)输入污水;

  分离组件(3),所述分离组件(3)设置于所述分离区(12)处,其正对所述排水管(13)设置,且其用于对所述污水区(11)排出污水进行油泥分离工作,该分离组件(3)包括导向斜板单元(31)、第一分离辊(32)、第二分离辊(33)以及驱动单元(34),所述导向斜板单元(31)位于所述分离区(12)的顶部,其下方设置有所述第一分离辊(32)与第二分离辊(33),所述驱动单元(34)位于所述分离区(12)的外侧,其驱动所述第一分离辊(32)与第二分离辊(33)同步旋转;

  防水挡板组件(4),所述防水挡板组件(4)设置于所述第二分离辊(33)的上方,其位于所述排水管(13)的下侧,且其上端与所述处理箱(1)固定连接,其下端与所述第二分离辊(33)弹性抵触设置;

  弹性刮板组件(5),所述弹性刮板组件(5)设置于所述第二分离辊(33)下方,其下端与所述处理箱(1)的侧壁固定连接,其上端与所述分离组件(3)弹性抵触设置;

  滤水组件(6),所述滤水组件(6)设置于所述第一分离辊(32)与第二分离辊(33)的正下方,其用于对所述分离组件(3)分离出的油泥进行水分滤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泥污水快速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辊(32)与第二分离辊(33)的两端均转动设置于所述处理箱(1)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上,且该第二分离辊(33)位于所述第一分离辊(32)的一侧下方所述第一分离辊(32)与第二分离辊(33)相切设置,并在相切位置处的上方夹角处形成油泥沉淀区(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泥污水快速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辊(33)的周向上沿其轴向设置有平劈部(3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泥污水快速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组件(2)包括:

  进水管(21),所述进水管(21)与所述污水区(11)的顶部连通;

  进水泵(22),所述进水泵(22)设置于所述进水管(21)上,其位于所污水区(11)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泥污水快速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区(11)的底板上设置有倾斜的出水管(111),该出水管(111)连通所述污水区(11)与分离区(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油泥污水快速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单元(31)包括:

  第一导流板(311),所述第一导流板(311)倾斜设置于所述污水区(11)底板的正下方,其上端部正对所述出水管(111)的出水口设置,且其倾斜方向与该出水管(111)倾斜方向相反,相互呈交错设置;

  第二导流板(312),所第二导流板(312)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板(311)的下方,其上端部位于该第一导流板(311)的末端位置处,且其与该第一导流板(311)倾斜方向相反,相互呈交错设置,该第二导流板(312)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分离辊(32)抵触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泥污水快速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34)包括:

  驱动电机(341),所述驱动电机(341)设置于所述处理箱(1)的外部一侧,其通过皮带传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二分离辊(33)的一侧连接;

  主动齿轮(342),所述主动齿轮(342)相对于所述驱动电机(341)设置于所述处理箱(1)的另一侧,其套设于所述第二分离辊(33)上;

  从动齿轮(343),所述从动齿轮(343)与所述主动齿轮(342)均位于所述处理箱(1)的同一侧,其套设于所述第一分离辊(32)上,且其与所述主动齿轮(342)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泥污水快速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挡板组件(4)包括:

  第一夹板(41),所述第一夹板(41)设置于所述第二分离辊(33)的上方,并位于所述排水管(13)的下方,其上端与所述处理箱(1)的侧壁固定连接,且其下端指向所述第二分离辊(33),该第一夹板(41)的中部开设有第一滑槽(411),该第一滑槽(411)沿所述第一夹板(41)长度方向设置;

  挡水板(42),所述挡水板(42)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411)内,其下端与所述第二分离辊(33)抵触设置;

  若干第一弹簧(43),所述第一弹簧(43)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411)内,其抵触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板(41)与所述挡水板(4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泥污水快速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刮板组件(5)包括:

  第二夹板(51),所述第二夹板(51)位于所述第二分离辊(33)的下方,其下端与所述处理箱(1)的侧壁固定连接,其上端指向所述第二分离辊(33),该第二夹板(51)的中部开设有第二滑槽(511),该第二滑槽(511)沿所述第二夹板(51)的长度方向设置;

  刮板(52),所述刮板(52)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511)内,其上端与所述第二分离辊(33)抵触设置;

  若干第二弹簧(53),所述第二弹簧(53),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511)内,其抵触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板(51)与所述刮板(52)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泥污水快速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组件(6)包括:

  滤水箱(61),所述滤水箱(61)位于所述第一分离辊(32)于第二分离辊(33)的正下方,其下底板上均布有若干的滤水孔(611);

  集水斗(62),所述集水斗(62)为倒金字塔形设置,其位于所述滤水箱(61)的正下方,且其与所述处理箱(1)的侧壁固定连接;该集水斗(62)的上端面对所述滤水箱(61)进行支撑;

  滤水管(63),所述滤水管(63)与所述集水斗(62)的底部连通;其用于输出滤水箱(61)内的污水;

  翻转门(64),所述翻转门(64)正对所述滤水箱(61)设置,其转动设置于所述处理箱(1)的侧壁上,且该侧壁与翻转门配合处设置有开口。

  说明书

  一种油泥污水快速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泥污水快速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中,由于各种油脂排放入污水中,使污水中的各种垃圾粘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极易难以处理的油泥类杂质;而在工业污水中,由于各种化工原料的使用,也使各种工业垃圾粘合在一起形成油泥类杂质,而油泥类杂质在污水中必须将其分离后进行处理。

  目前,污水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泥水分离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带式压滤机、板框压滤机、离心脱水机等装置对污水实施脱水、油泥压制;另一种是利用气浮池、沉淀池、过滤器等装置将泥水进行初步有效的分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出现了袋式过滤器、介质过滤器等各种效果良好的设备。

  此外,专利号为CN105688487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高压泥水分离装置及泥水分离方法,包括动力装置和泥水分离单元,虽然采用此专利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能耗、低效率的问题,但是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油泥粘附性强,容易出现堵塞,需要定期进行清洗,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泥污水快速处理设备,利用油泥比重大于污水的特性,使油泥沉积在第一分离辊与第二分离辊相切位置的上方夹角处形成油泥沉淀区内,并在第二分离辊上设置平劈部,利用平劈部与第一分离辊之间形成的缝隙使沉积的油泥滑入滤水箱内,油泥与污水快速分离,解决油泥污水分离的技术问题,并且实现无需定期清洗的技术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泥污水快速处理设备,包括:

  处理箱,所述处理箱为方形设置,其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污水区以及分离区,且在分离区处的一侧壁上连通设置有排水管;

  进水组件,所述进水组件设置于所述污水区的顶部,其用于对污水区输入污水;

  分离组件,所述分离组件设置于所述分离区处,其正对所述排水管设置,且其用于对所述污水区排出污水进行油泥分离工作,该分离组件包括导向斜板单元、第一分离辊、第二分离辊以及驱动单元,所述导向斜板单元位于所述分离区的顶部,其下方设置有所述第一分离辊与第二分离辊,所述驱动单元位于所述分离区的外侧,其驱动所述第一分离辊与第二分离辊同步旋转;

  防水挡板组件,所述防水挡板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分离辊的上方,其位于所述排水管的下侧,且其上端与所述处理箱固定连接,其下端与所述第二分离辊弹性抵触设置;

  弹性刮板组件,所述弹性刮板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分离辊下方,其下端与所述处理箱的侧壁固定连接,其上端与所述分离组件弹性抵触设置;

  滤水组件,所述滤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分离辊与第二分离辊的正下方,其用于对所述分离组件分离出的油泥进行水分滤除。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分离辊与第二分离辊的两端均转动设置于所述处理箱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上,且该第二分离辊位于所述第一分离辊的一侧下方所述第一分离辊与第二分离辊相切设置,并在相切位置处的上方夹角处形成油泥沉淀区。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分离辊的周向上沿其轴向设置有平劈部。

  作为改进,所述进水组件包括:

  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污水区的顶部连通;

  进水泵,所述进水泵设置于所述进水管上,其位于所污水区的顶部。

  作为改进,所述污水区的底板上设置有倾斜的出水管,该出水管连通所述污水区与分离区。

  作为改进,所述斜板单元包括:

  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倾斜设置于所述污水区底板的正下方,其上端部正对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设置,且其倾斜方向与该出水管倾斜方向相反,相互呈交错设置;

  第二导流板,所第二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下方,其上端部位于该第一导流板的末端位置处,且其与该第一导流板倾斜方向相反,相互呈交错设置,该第二导流板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分离辊抵触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处理箱的外部一侧,其通过皮带传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二分离辊的一侧连接;

  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相对于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处理箱的另一侧,其套设于所述第二分离辊上;

  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均位于所述处理箱的同一侧,其套设于所述第一分离辊上,且其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作为改进,所述防水挡板组件包括:

  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分离辊的上方,并位于所述排水管的下方,其上端与所述处理箱的侧壁固定连接,且其下端指向所述第二分离辊,该第一夹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一滑槽,该第一滑槽沿所述第一夹板长度方向设置;

  挡水板,所述挡水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其下端与所述第二分离辊抵触设置;

  若干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其抵触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挡水板之间。

  作为改进,所述弹性刮板组件包括:

  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位于所述第二分离辊的下方,其下端与所述处理箱的侧壁固定连接,其上端指向所述第二分离辊,该第二夹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二滑槽,该第二滑槽沿所述第二夹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刮板,所述刮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其上端与所述第二分离辊抵触设置;

  若干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其抵触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刮板之间。

  作为改进,所述滤水组件包括:

  滤水箱,所述滤水箱位于所述第一分离辊于第二分离辊的正下方,其下底板上均布有若干的滤水孔;

  集水斗,所述集水斗为倒金字塔形设置,其位于所述滤水箱的正下方,且其与所述处理箱的侧壁固定连接;该集水斗的上端面对所述滤水箱进行支撑;

  滤水管,所述滤水管与所述集水斗的底部连通;其用于输出滤水箱内的污水;

  翻转门,所述翻转门正对所述滤水箱设置,其转动设置于所述处理箱的侧壁上,且该侧壁与翻转门配合处设置有开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利用油泥比重大于污水的特性,使油泥沉积在第一分离辊与第二分离辊相切位置的上方夹角处形成油泥沉淀区内,并在第二分离辊上设置平劈部,利用平劈部与第一分离辊之间形成的缝隙使沉积的油泥滑入滤水箱内,油泥与污水快速分离,实现装置无需定期清理,节约成本;

  (2)本发明在第一分离辊和第二分离辊的上方设置了导向斜板单元,利用单向斜板单元延长在污水斜板上的流动的时间,使油泥沿斜板快速的滑落沉淀在油泥沉淀区内,提高油泥的沉淀效率;

  (3)本发明在设置污水进水方式时,采用从处理箱顶部进水的方式,使污水可以从处理箱顶部自上而下流动,对第一分离辊与第二分离辊进行冲刷,使油泥不会发生黏附,保证第一分离辊与第二分离辊的清洁性;

  (4)本发明在第二分离辊的上方设置了防水挡板组件,利用防水挡板组件对第二分离辊与处理箱之间的缝隙进行阻挡,使分离出油泥后的污水沿排水管向外输出,且防水挡板组件在第二分离辊旋转过程中,始终与其抵触设置,沿其外表面的路径滑动;

  (5)本发明在第二分离辊的下方设置了弹性刮板组件,利用弹性刮板组件对第二分离辊进行油泥刮除,且在刮除过程中,弹性刮板组件始终抵触设置在第二分离辊的外表面,清理高效;

  (6)本发明在第一分离辊与第二分离辊的下方设置了滤水组件,通过滤水组件将分离后的油泥中的水分过滤,并对过滤的污水进行收集,且该过程完全依靠物理方式进行,无需额外增设动力机构;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结构巧妙,污水处理效率高,后期无需清洁维护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油泥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