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7.11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IPC分类号C02F1/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主体以及设置在主体底部的操作主体,操作主体内设有明矾腔,明矾腔内底壁内设置有动力装置,明矾腔下方的操作主体内设有传递腔,传递腔内底壁左右两侧对应设有导引槽,每个导引槽内均设有导引块,传递腔内部中设有上下对应设置的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且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均向前后两侧伸长设置,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之间的中设有上下伸长设置的旋轴,旋轴顶部伸长部通贯第一板块顶面且回旋配合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实现自动拆装,方便后期维护和搬运,同时提高了喷洒覆盖面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主体以及设置在主体底部的操作主体,其特征在于:操作主体内设有明矾腔,明矾腔内底壁内设置有动力装置,明矾腔下方的操作主体内设有传递腔,传递腔内底壁左右两侧对应设有导引槽,每个导引槽内均设有导引块,传递腔内部中设有上下对应设置的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且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均向前后两侧伸长设置,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之间的中设有上下伸长设置的旋轴,旋轴顶部伸长部通贯第一板块顶面且回旋配合连接,旋轴顶部尾梢固定设有向右侧伸长设置的第一回旋件,旋轴底部伸长部通贯第二板块底面且回旋配合连接,旋轴底部尾梢固定设有向左侧伸长设置的第二回旋件,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之间的旋轴上固定设有第一齿牙轮,第一齿牙轮后侧齿合连接有第二齿牙轮,第二齿牙轮上设有上下伸长设置的传递旋轴,第一回旋件右侧顶部配合连接有第一推绕杆,第二回旋件左侧底部配合连接有第二推绕杆,第一推绕杆背离第一回旋件一侧连接有向下伸长设置的竖杆,竖杆底部与右侧导引块顶部固定连接,第二推绕杆背离第二回旋件一侧与左侧导引块顶部配合连接,主体顶部左右两侧设置有支脚,两根支脚之间固定焊接有加强钢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表面固定设有架杆,每个所述架杆背离所述主体一侧尾梢均固定设有旋叶,所述主体底面内设有锁固槽,所述锁固槽左右两侧内壁对应设有锁固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主体顶部固定设有用以与所述锁固槽配合连接的锁固部,所述锁固部用以与所述锁固机构配合锁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的后侧伸长尾梢均与所述传递腔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的前侧伸长尾梢均与所述传递腔前侧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旋轴底部尾梢与所述第二板块回旋配合连接,所述传递旋轴顶部伸长部通贯所述第一板块且回旋配合连接,所述传递旋轴顶部伸长尾梢与所述动力装置底部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所述导引块底部均设有喷撒明矾部,所述动力装置左右两侧的所述明矾腔内底壁内均设有与所述明矾腔相通贯设置的第一输出管,每个所述第一输出管底部均设有向背离所述动力装置一侧伸长设置的第二输出管,每个所述第二输出管背离所述第一输出管一侧尾梢均设有动力泵,每个所述动力泵背离所述第二输出管一侧尾梢均设有第三输出管,左右两侧所述第三输出管分别通贯所述操作主体左右两侧外端面,每个所述第三输出管背离所述动力泵一侧与所述喷撒明矾部之间均连接有导出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块由上滑运块、固定在所述上滑运块底部的中滑运块以及固定在所述中滑运块底部的下滑运块组成,所述上滑运块位于所述传递腔内且与所述传递腔内底壁滑运配合连接,所述中滑运块位于所述导引槽内且滑运配合连接,所述下滑运块位于所述操作主体底面外且滑运配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输出管内均设有闸阀。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为防止工业废水污染水体,工厂在排放之前需要对污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静置沉淀并撒入明矾进行吸附是非常常用的方法,目前大部分厂家还在利用人工进行明矾的撒放,不适应较大污水处理池的需要,市场上出现的利用飞行设备进行明矾投放的技术存在投放不均匀、投放面积有限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底部的操作主体,所述操作主体内设有明矾腔,所述明矾腔内底壁内设置有动力装置,所述明矾腔下方的所述操作主体内设有传递腔,所述传递腔内底壁左右两侧对应设有导引槽,每个所述导引槽内均设有导引块,所述传递腔内部中设有上下对应设置的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且所述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均向前后两侧伸长设置,所述第一板块和所述第二板块之间的中设有上下伸长设置的旋轴,所述旋轴顶部伸长部通贯所述第一板块顶面且回旋配合连接,所述旋轴顶部尾梢固定设有向右侧伸长设置的第一回旋件,所述旋轴底部伸长部通贯所述第二板块底面且回旋配合连接,所述旋轴底部尾梢固定设有向左侧伸长设置的第二回旋件,所述第一板块和所述第二板块之间的所述旋轴上固定设有第一齿牙轮,所述第一齿牙轮后侧齿合连接有第二齿牙轮,所述第二齿牙轮上设有上下伸长设置的传递旋轴,所述第一回旋件右侧顶部配合连接有第一推绕杆,所述第二回旋件左侧底部配合连接有第二推绕杆,所述第一推绕杆背离所述第一回旋件一侧连接有向下伸长设置的竖杆,所述竖杆底部与右侧所述导引块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绕杆背离所述第二回旋件一侧与左侧所述导引块顶部配合连接,所述主体顶部左右两侧设置有支脚,两根所述支脚之间固定焊接有加强钢圈。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主体外表面固定设有架杆,每个所述架杆背离所述主体一侧尾梢均固定设有旋叶,所述主体底面内设有锁固槽,所述锁固槽左右两侧内壁对应设有锁固机构。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操作主体顶部固定设有用以与所述锁固槽配合连接的锁固部,所述锁固部用以与所述锁固机构配合锁固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的后侧伸长尾梢均与所述传递腔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的前侧伸长尾梢均与所述传递腔前侧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传递旋轴底部尾梢与所述第二板块回旋配合连接,所述传递旋轴顶部伸长部通贯所述第一板块且回旋配合连接,所述传递旋轴顶部伸长尾梢与所述动力装置底部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左右两侧所述导引块底部均设有喷撒明矾部,所述动力装置左右两侧的所述明矾腔内底壁内均设有与所述明矾腔相通贯设置的第一输出管,每个所述第一输出管底部均设有向背离所述动力装置一侧伸长设置的第二输出管,每个所述第二输出管背离所述第一输出管一侧尾梢均设有动力泵,每个所述动力泵背离所述第二输出管一侧尾梢均设有第三输出管,左右两侧所述第三输出管分别通贯所述操作主体左右两侧外端面,每个所述第三输出管背离所述动力泵一侧与所述喷撒明矾部之间均连接有导出管。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导引块由上滑运块、固定在所述上滑运块底部的中滑运块以及固定在所述中滑运块底部的下滑运块组成,所述上滑运块位于所述传递腔内且与所述传递腔内底壁滑运配合连接,所述中滑运块位于所述导引槽内且滑运配合连接,所述下滑运块位于所述操作主体底面外且滑运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每个所述第一输出管内均设有闸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之间的中间位置设上下伸长设置的旋轴,旋轴顶部伸长部通贯第一板块顶面且回旋配合连接,旋轴顶部尾梢固定设向右侧伸长设置的第一回旋件,旋轴底部伸长部通贯第二板块底面且回旋配合连接,旋轴底部尾梢固定设向左侧伸长设置的第二回旋件,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之间的旋轴上固定设第一齿牙轮,第一齿牙轮后侧齿合连接第二齿牙轮,第二齿牙轮上设上下伸长设置的传递旋轴,第一回旋件右侧顶部配合连接第一推绕杆,第二回旋件左侧底部配合连接第二推绕杆,第一推绕杆背离第一回旋件一侧连接向下伸长设置的竖杆,竖杆底部与右侧导引块顶部固定连接,第二推绕杆背离第二回旋件一侧与左侧导引块顶部配合连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左右两侧的导引块往复移动洒明矾工作,提高喷洒覆盖的面积以及喷洒的效率。
2.通过操作主体顶部固定设用以与锁固槽配合连接的锁固部,锁固部用以与锁固机构配合锁固连接,从而方便实现自动控制主体与操作主体的分离以及组装工作,方便后期维护以及搬运。
3.通过传递旋轴底部尾梢与第二板块回旋配合连接,传递旋轴顶部伸长部通贯第一板块且回旋配合连接,传递旋轴顶部伸长尾梢与动力装置底部配合连接,从而动力装置实现自动控制第一齿牙轮带动上下两侧的第一回旋件以及第二回旋件回旋,并由第一回旋件以及第二回旋件分别带动左右两侧的导引块左右往复移动进行洒明矾工作,防止喷洒不均匀。
4.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实现自动拆装,方便后期维护和搬运,另外,由动力装置控制导引块往复移动洒明矾工作,提高喷洒覆盖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