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废水循环再利用系统

发布时间:2017-12-16 16:42:1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6.28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循环再利用系统,包括废水收集池、与所述废水收集池连通的废水处理单元、与所述废水处理单元连通的净水存储池,所述废水处理单元包括沉降池、过滤池、异味处理池以及杀菌消毒池,本申请的废水循环再利用系统,能够将雨水及住宅区各楼层产生的废水进行集中处理后再次利用,有效解决现在用水紧张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水循环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收集池、与所述废水收集池连通的废水处理单元、与所述废水处理单元连通的净水存储池,所述废水处理单元包括沉降池、过滤池、异味处理池以及杀菌消毒池,所述沉降池通过第一输送单元与所述废水收集池连通,所述沉降池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输送单元与所述过滤池连通,所述过滤池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输送单元与所述异味处理池连通,所述异味处理池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输送单元与所述杀菌消毒池连通,所述杀菌消毒池的另一端通过第五输送单元与所述净水存储池连通,所述净水存储池通过第六输送单元与供水单元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循环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收集池包括至少两个分别与雨水收集管和废水收集管连通的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循环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包括位于第二输送单元出口处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将所述过滤池分割成分别靠近沉降池和靠近异味处理池的两个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循环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收集池设有溢水管,所述溢水管连通备用废水收集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循环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输送单元包括泵及泵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水循环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管内壁设有耐腐蚀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水循环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腐蚀层由镀锌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循环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池的底部设有第七输送单元,所述第七输送单元将所述沉降池与污物收集池连通。

  说明书

  一种废水循环再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循环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逐渐增多,我国水资源变得的越来越珍贵,住宅区的用水需求量大,在住宅区每天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被排放,由此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不仅如此,南方在梅雨季节常常会有大量降水,这些雨水也一般情况下是蒸发掉。如果可以把这些雨水以及住宅区产生的废水集中起来处理后再次利用起来,则会对供水紧张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水循环再利用系统。

  本发明的一种废水循环再利用系统,包括废水收集池、与所述废水收集池连通的废水处理单元、与所述废水处理单元连通的净水存储池,所述废水处理单元包括沉降池、过滤池、异味处理池以及杀菌消毒池,所述沉降池通过第一输送单元与所述废水收集池连通,所述沉降池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输送单元与所述过滤池连通,所述过滤池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输送单元与所述异味处理池连通,所述异味处理池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输送单元与所述杀菌消毒池连通,所述杀菌消毒池的另一端通过第五输送单元与所述净水存储池连通,所述净水存储池通过第六输送单元与供水单元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废水收集池包括至少两个分别与雨水收集管和废水收集管连通的端口。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池包括位于第二输送单元出口处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将所述过滤池分割成分别靠近沉降池和靠近异味处理池的两个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废水收集池设有溢水管,所述溢水管连通备用废水收集池。

  进一步的,各所述输送单元包括泵及泵管。

  进一步的,所述泵管内壁设有耐腐蚀层。

  进一步的,所述耐腐蚀层由镀锌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沉降池的底部设有第七输送单元,所述第七输送单元将所述沉降池与污物收集池连通。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能够将雨水及住宅区各楼层产生的废水进行集中处理后再次利用,有效解决现在用水紧张的问题。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