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7-12-20 17:31:4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5.16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IPC分类号C02F3/3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以改善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对农村生产生活污水中的氮磷进行多层次、高效率、且绿色环保的综合防治及利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前置缓存池、植物生态区和末端净化池;植物生态区包括设置在边缘的植被缓冲带及设置在内部的生态沟渠和农田;前置缓存池内种植有景观植物,植被缓冲带内种植有草本植物;生态沟渠内种植有水生蔬菜;农田内种植有农作物;末端净化池内种植有净水植物、并用于饲养水生生物。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污染治理和养分利用的双赢,对于指导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置缓存池、植物生态区和末端净化池;

  所述植物生态区包括设置在边缘的植被缓冲带及设置在内部的生态沟渠和农田;

  所述前置缓存池内种植有景观植物,所述植被缓冲带内种植有草本植物;所述生态沟渠内种植有水生蔬菜;所述农田内种植有农作物;所述末端净化池内种植有净水植物、并用于饲养水生生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农田之间设置有植物篱,所述植物篱包括能够吸收氮磷元素的植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生态区为矩形、且四个边缘均设置有所述植被缓冲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沟渠包括渠底和渠壁,所述渠底和所述渠壁均为土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沟渠包括第一段部和第二段部,所述第一段部内种植有能够吸收氮磷元素的第一蔬菜,所述第二段部内种植有能够吸收氮磷元素的第二蔬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沟渠的横断面为上宽下窄的等腰梯形结构,所述渠壁设置为阶梯状结构,所述生态沟渠内设置有水量控制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净化池内设置有生态浮床,所述生态浮床用于种植景观植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床包括浮床框体和固定桩,所述浮床框体上种植有景观植物,所述固定桩用于固定所述浮床框体。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缓存池与所述植物生态区之间、所述植物生态区与所述末端净化池之间均设置有输水沟。

  10.一种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置缓存池、植物生态区和末端净化池;

  所述植物生态区包括设置在边缘的植被缓冲带及设置在内部的生态沟渠和农田;

  所述前置缓存池内种植有净水植物,所述植被缓冲带种植有草本植物,所述生态沟渠内种植有水生蔬菜和护坡植物;所述农田内种植有农作物;所述末端净化池内种植有挺水植物或漂浮植物、并用于饲养鱼类。

  说明书

  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面源污染已经成为造成我国环境污染尤其是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农村生产生活污水是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所含的氮、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物质。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资料显示,在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中,农业生产排放量已远超过工业源,成为污染源之首,其中氮磷排放量占总量的50%以上。

  现有技术中,对于控制农村生产生活污水中氮磷含量的技术主要包括三类:(1)源头控制技术,主要通过优化农业生产工艺,达到减少农业氮磷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的目标,包括清洁种植技术配方施肥,制定切实可行的化肥、农药年度减量计划,从源头减控种植业污染物;(2)过程拦截技术,是指在氮磷污染物产生以后,针对其迁移途径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进行拦截、降解或处理利用,从而降低向污染物向水体的排放量,措施主要包括调整耕作或秸秆覆盖等;(3)末端净化技术,指在污染产生后,针对污染类型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进行污染治理和净化的技术,包括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或稳定塘处理等。

  然而,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对农业氮磷污染物控制措施的单一技术研究与应用,无法实现对农村生产生活污水中的氮磷多层次、高效率、且绿色环保的综合防治及利用效果。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以改善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对农村生产生活污水中的氮磷进行多层次、高效率、且绿色环保的综合防治及利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前置缓存池、植物生态区和末端净化池;所述植物生态区包括设置在边缘的植被缓冲带及设置在内部的生态沟渠和农田;所述前置缓存池内种植有景观植物,所述植被缓冲带内种植有草本植物;所述生态沟渠内种植有水生蔬菜;所述农田内种植有农作物;所述末端净化池内种植有净水植物、并用于饲养水生生物。

  进一步地,相邻农田之间设置有植物篱,所述植物篱包括能够吸收氮磷元素的植物。

  可选地,所述植物生态区为矩形、且四个边缘均设置有所述植被缓冲带。

  具体地,所述生态沟渠包括渠底和渠壁,所述渠底和所述渠壁均为土壤。

  进一步地,所述生态沟渠包括第一段部和第二段部,所述第一段部内种植有能够吸收氮磷元素的第一蔬菜,所述第二段部内种植有能够吸收氮磷元素的第二蔬菜。

  可选地,所述生态沟渠的横断面为上宽下窄的等腰梯形结构,所述渠壁设置为阶梯状结构,所述生态沟渠内设置有水量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末端净化池内设置有生态浮床,所述生态浮床用于种植景观植物。

  具体地,所述生态浮床包括浮床框体和固定桩,所述浮床框体上种植有景观植物,所述固定桩用于固定所述浮床框体。

  更进一步地,所述前置缓存池与所述植物生态区之间、所述植物生态区与所述末端净化池之间均设置有输水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如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前置缓存池、植物生态区和末端净化池;植物生态区包括设置在边缘的植被缓冲带及设置在内部的生态沟渠和农田;前置缓存池内种植有景观植物,植被缓冲带内种植有草本植物;生态沟渠内种植有水生蔬菜;农田内种植有农作物;末端净化池内种植有净水植物、并用于饲养水生生物。由此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由于包括前置缓存区,且前置缓存区内种植有景观植物,因此能够实现对农村生产生活污水的缓存处理及初步消减氮磷的效果,不仅能够避免因污水的乱排放而造成氮磷污染物随意扩散的现象,而且具有较佳的观赏性;由于植物生态区的边缘设置有植被缓冲带,植物生态区的内部设置有生态沟渠和农田,因此植被缓冲带能够对进入植物生态区的水流进行限制和过滤,有效防止水流外溢,且能够吸收水中的部分氮磷元素,生态沟渠内的水生蔬菜能够强化对水体中氮磷元素的吸收效果,同时农田内种植的农作物也能够充分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氮磷元素;此外,由于末端净化池中种植有净水植物、并用于饲养水生生物,因此能够形成良性循环的人工湿地系统,实现对水体中氮磷元素的进一步净化,最终能够高效去除氮磷元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前置缓存池、植物生态区和末端净化池的配合设置,不仅能够减少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能够将农村生产生活污水用于补充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实现了污染治理和养分利用的双赢,取得了多层次、高效率、且绿色环保的综合防治及利用效果,对于指导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该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内由于种植有景观植物、水生蔬菜和净水植物,因此兼具生态观赏、经济实用和水质净化等多种功能,整个系统构筑成本较低,且能够取得较佳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前置缓存池、植物生态区和末端净化池;所述植物生态区包括设置在边缘的植被缓冲带及设置在内部的生态沟渠和农田;所述前置缓存池内种植有净水植物,所述植被缓冲带种植有草本植物,所述生态沟渠内种植有水生蔬菜和护坡植物;所述农田内种植有农作物;所述末端净化池内种植有挺水植物或漂浮植物、并用于饲养鱼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不仅能够减少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能够将农村生产生活污水用于补充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实现了污染治理和养分利用的双赢,取得了多层次、高效率、且绿色环保的综合防治及利用效果,对于指导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该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内由于种植有净水植物、水生蔬菜、草本植物、护坡植物及挺水植物等,因此兼具生态观赏、经济实用和水质净化等多种功能,且能够取得较佳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