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发布时间:2017-12-21 15:19:5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4.07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3/30; C02F101/30

  摘要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及装置。一种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经生化后的印染废水流入气浮池,投加聚铁和PAM,以去除难降解的有机物;经过反硝化滤池处理后的印染废水流入出水池进行外排。一种印染废水深度处理装置,适用于上述印染废水预处理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以管路相连的气浮池、纤维转盘滤池、快混池、臭氧接触池、活性炭滤池、碳源投加池、反硝化滤池和出水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COD和总氮均排放达标、处理成本低、运行方便的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经生化后的印染废水流入气浮池,投加聚铁和PAM,以去除难降解的有机物;

  b.经过气浮池处理后的印染废水流入纤维转盘滤池,以去除悬浮物;

  c.经过纤维转盘滤池处理后的印染废水流入快混池,该快混池中投加质量分数为27.5%的H2O2;

  d.经过快混池处理后的印染废水流入臭氧接触池并投加臭氧,停留1小时;

  e.经过臭氧接触池处理后的印染废水从臭氧接触池底部流入活性炭滤池并投加臭氧,停留30分钟,以进一步降解有机物;

  f.经过活性炭滤池处理后的印染废水流入碳源投加池及反硝化滤池,停留15分钟,以去除总氮;

  g.经过反硝化滤池处理后的印染废水流入出水池进行外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出水池排出的水还可接入活性炭滤池和反硝化滤池进行反冲洗,反冲洗后的废水重新进行废水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接触池和活性炭滤池总臭氧投加量为50ppm,臭氧接触池和活性炭滤池投加比例为3:2,臭氧接触池分别以1:1:2的比例分三次投加臭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 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滤池添加有40cm的石英砂和2.5m的活性炭颗粒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滤池中投加乙酸钠,乙酸钠投加量与需去除的TN的比例为7:1。

  6.一种印染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权利要求1-5中任一一项所述的印染废水预处理方法;

  所述装置包括以管路相连的气浮池、纤维转盘滤池、快混池、臭氧接触池、活性炭滤池、碳源投加池、反硝化滤池和出水池,活性炭滤池设有第一反洗管道,反硝化滤池设有第二反洗管道,第一反洗管道和第二反洗管道通过一三通选择接头与出水池的排水管道相连;

  所述三通选择接头包括与第一反洗管道相连的第一接头、与第二反洗管道相连的第二接头和与排水管道相连的第三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三接头为直接头,所述第二接头为弯接头且弯折度为40°;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管径相同且为第三接头管径的一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管口均设有单向阻挡机构,该单向阻挡机构包括与接头的管口上内壁可活动连接的挡片、设于接头的管口下内壁的限位台,所述挡片处于垂直状态时,该挡片的下部一侧与限位台抵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由铁材料制成,所述限位台由吸铁石材料制成;所述挡片的外周沿连接有环形弹性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台为“凸”字形结构,该限位台的两边台阶处设有圆弧形倒角。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头的弯折方向为靠近第一接头方向。

  说明书

  一种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背景

  印染企业是工业废水排放大户,其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目前国内常用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物化法,二是生化法。由于近年来,大量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如PVA浆料、人造丝碱解物(主要是邻苯二甲酸类物质)、新型助剂等进入印染废水,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已受到严重挑战。加之国家不断提高排放水质的要求,即不仅要求出水COD能达到80mg/L以下,且总氮能控制在15mg/L以下。

  目前较流行的各种深度处理法有:曝气生物滤池、高级氧化法(芬顿、臭氧)、物理吸附法以及膜分离技术等。曝气生物滤池运行成本较低,但是其受水质变化影响比较大;芬顿法需要调节pH并投加大量铁盐,造成出水中盐分含量较高,不利于回用,还会形成大量污泥,增加处理难度;吸附法主要利用活性炭、大孔吸附树脂的多孔结构,进行难降解物质的去除,投资高,运行成本高。在运行前期出水效果非常好,但随着活性炭的吸附饱和,出水效果逐渐变差,直至系统完全丧失去除能力,需要对活性炭进行再生。且再生方法复杂,再生次数有限,产生大量的废炭为二次污染物。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具有杀菌,氧化有机物,去除色度,在处理废水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仅仅通过臭氧处理并不能保证出水COD以及总氮能够达标。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既可以脱氮又可以去除COD的废水处理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COD和总氮均排放达标、处理成本低、运行方便的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及装置。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经生化后的印染废水流入气浮池,投加聚铁和PAM,以去除难降解的有机物;

  b.经过气浮池处理后的印染废水流入纤维转盘滤池,以去除悬浮物;

  c.经过纤维转盘滤池处理后的印染废水流入快混池,该快混池中投加质量分数为27.5%的H2O2;

  d.经过快混池处理后的印染废水流入臭氧接触池并投加臭氧,停留1小时;

  e.经过臭氧接触池处理后的印染废水从臭氧接触池底部流入活性炭滤池并投加臭氧,停留30分钟,以进一步降解有机物;

  f.经过活性炭滤池处理后的印染废水流入碳源投加池及反硝化滤池,停留15分钟,以去除总氮;

  g.经过反硝化滤池处理后的印染废水流入出水池进行外排。

  H2O2作为氧化剂添加在快混池中,选择27.5%的质量分数其氧化效果最优,若小于该质量分数则氧化性较弱,若大于该质量分数则安全性相对较差。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出水池排出的水还可接入活性炭滤池和反硝化滤池进行反冲洗,反冲洗后的废水重新进行废水处理,以实现合理的利用水资源。

  所述臭氧接触池和活性炭滤池总臭氧投加量为50ppm,臭氧接触池和活性炭滤池投加比例为3:2,臭氧接触池分别以1:1:2的比例分三次投加臭氧。分三次投加可使得臭氧接触池中的废水与臭氧充分吸附反应,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所述活性炭滤池添加有40cm的石英砂和2.5m的活性炭颗粒填料。

  所述反硝化滤池中投加乙酸钠,乙酸钠投加量与需去除的TN的比例为7:1,可根据前段出水的TN改变投加乙酸钠的量,以保证出水总氮控制在15mg/L以下。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印染废水深度处理装置,适用于上述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方法;

  所述装置包括以管路相连的气浮池、纤维转盘滤池、快混池、臭氧接触池、活性炭滤池、碳源投加池、反硝化滤池和出水池,活性炭滤池设有第一反洗管道,反硝化滤池设有第二反洗管道,第一反洗管道和第二反洗管道通过一三通选择接头与出水池的排水管道相连;

  所述三通选择接头包括与第一反洗管道相连的第一接头、与第二反洗管道相连的第二接头和与排水管道相连的第三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三接头为直接头,所述第二接头为弯接头且弯折度为40°;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管径相同且为第三接头管径的一半。

  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管径为第三接头管径一半的设置不易发生倒流现象,且第三接头的管径设置能够保证水流能同时等量进入活性炭滤池和反硝化滤池。

  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管口均设有单向阻挡机构,该单向阻挡机构包括与接头的管口上内壁可活动连接的挡片、设于接头的管口下内壁的限位台,所述挡片处于垂直状态时,该挡片的下部一侧与限位台抵顶。

  单向阻挡机构的设置可在保证水流能够顺利从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排出,同时可避免发生倒流现象。而第二接头弯折的设计是结合了活性炭滤池和反硝化滤池的间隔距离考虑,弯折这一角度能在水流顺利流动的前提下,将三通选择接头设置在合理位置,减少三个管道的长度以节约成本。

  所述挡片由铁材料制成,所述限位台由吸铁石材料制成;所述挡片的外周沿连接有环形弹性件。在不排水时,由于挡片及限位台的联合作用,能将管口进行封闭,不仅可以防止水流倒流,而且可以稳定三通接头内外的气体压强。

  所述限位台为“凸”字形结构,该限位台的两边台阶处设有圆弧形倒角。限位台的结构设置可在横向及纵向对挡片进行更好地吸附固定,同时两台阶及圆弧形倒角的设置可在保证吸附稳定性的前提下节省生产材料的成本。

  所述第二接头的弯折方向为靠近第一接头方向,以减少第二反洗管道的长度。

  所述气浮池的底部连接有一进水管、一进气管和一排泥管;所述快混池上端设有双氧水投加管;所述的储气罐和臭氧发生器依次连接,制备的臭氧通过管道通入臭氧接触池和活性炭滤池底部;所述活性炭滤池上部有一出水排放管和一反冲洗污水排放管,底部设有进水管、一臭氧进气管、一气反冲管和第一反洗管道;所述碳源投加池设有乙酸钠投加管;所述反硝化滤池上端设有一进水管和一反冲洗排水管,底部连接有第二反洗管道和一气反冲管;所述出水池底部连接有一进水管和排水管。

  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臭氧分段投加具有更好的催化性能,臭氧利用率高,可提高出水水质、产污泥量少、可有效降低运行成本。同时,采用的后置反硝化设备可进一步降低出水的总氮及SS,以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