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1.13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IPC分类号C02F3/3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生态浮岛,包括浮于水面上的轻质盒体框架,轻质盒体框架相邻的两侧面设有T型卡扣,所述轻质盒体框架的另外两侧面设有与所述T型卡扣相适配的T型卡槽,多个轻质盒体框架通过T型卡扣和T型卡槽拼接成一整个浮岛单元;所述轻质盒体框架的中下部设有带有孔的隔板,隔板上设有种植水生植物的填料,隔板下方放置有曝气管;浮岛单元上设有支撑棚,所述支撑棚上覆盖有薄膜。在浮岛单元上设置支撑棚,在支撑棚的长度方向设置支水管,在支撑棚的端部设置总水管,通过控制水泵,以通过总水管和支水管对支撑棚内的水生植物进行浇注营养液,对水生植物提供营养,大大提高水生植物的生长品质,更有利于污水处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包括浮于水面上的轻质盒体框架,所述轻质盒体框架相邻的两侧面设有T型卡扣,轻质盒体框架的另外两侧面设有与所述T型卡扣相适配的T型卡槽,多个轻质盒体框架通过所述T型卡扣和T型卡槽拼接成一整个浮岛单元;
所述轻质盒体框架的中下部设有带有孔的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种植水生植物的填料,所述隔板下方放置有曝气管;
所述浮岛单元上设有支撑棚,所述支撑棚上覆盖有薄膜,沿所述支撑棚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支水管,所述支水管沿支撑棚的上表面均匀分布,所述支撑棚的端部设有与所述支水管相连通的总水管,所述总水管上安装有将营养液引入到总水管中的水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通过鼓风管与位于所述浮岛单元上的鼓风机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从上到下分成砾石层、陶粒层和石英砂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水管上设有若干个均有分布且开口朝下的出液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棚包括若干个倒U形支架和将所述倒U形支架连接在一起的横杆,所述横杆和倒U形支架之间通过弹簧扣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扣包括位于弹簧扣两端且方向朝下的第一U形槽、以及位于弹簧扣中间位置且方向朝上的第二U形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盒体框架的四壁和底部为网格结构,所述网格结构的网孔直径小于所述填料的粒径。
说明书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生态浮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生态浮岛。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的产生也在逐年增加,河流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污染,并且,城市正实施将污水厂出水深度处理后,会灌于城市河道,为其补水,但由于再生水源自身的水质指标高于河道水质指标,尤其氮磷的浓度,当再生水进入河道后若不采用必要的处理措施,随着营业物质的积累,很容易导致河道水质恶化甚至会爆发水华,因此河道污染也是最为严重,传统的物理治理河道污染的工程巨大,造价高,还可能破坏水生生态系统,而且对大面积污染的河道难以治制。
并且,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各种污染也随之出现,特别是河道、湖泊等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使得人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在逐渐减少,因此出现了很多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技术,而生态浮岛技术是其中最重要的治理技术之一。这种生态浮岛技术对于水体的净化机理主要有以下方面:浮岛植物吸收和吸附水体中氮磷钾等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浮岛植物通过根系吸附并吸收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盐供给自身生长,从而改善水质;植物根系增大水体生物接触氧化降解污染物的表面积,并能分泌大量的酶,加速污染物质的分解;浮岛植物的克藻作用:一些植物能分泌微量活性物抑制藻类生长即所谓的化感作用,如芦苇对形成水华的铜绿微囊藻、小球藻都有克制效应;浮岛植物与微生物形成互生协同效应:浮岛植物输送氧气至根区,在根区形成好氧、兼性和厌氧的不同微环境,为多种微生物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强化了水体自净的能力,同时微生物可以把一些植物不能直接吸收的有机物降解为植物能吸收的营养盐类,降低水体的有机污染和营养水平;浮岛的日光遮蔽作用:浮岛要占据一定的水面,在富营养化的水体能减弱藻类的光合作用,有效减少藻类的生物量,控制水华发生。但是目前的人工生态浮岛存在一定的缺点:浮岛单元组成框架为固定的,在运输人工生态浮岛时较困难;浮岛面积往往是单一的,在生产时就固定了,但在实际应用时需要改变面积时往往就没有办法了;浮岛上没有给水生植物添加营养液的装置,水生植物生长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运输方便、组装简单的河道水质净化的生态浮岛,根据河道污水处理的需求调整生态浮岛的大小,并能添加营养液促进水生植物生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生态浮岛,包括浮于水面上的轻质盒体框架,所述轻质盒体框架相邻的两侧面设有T型卡扣,轻质盒体框架的另外两侧面设有与所述T型卡扣相适配的T型卡槽,多个轻质盒体框架通过所述T型卡扣和T型卡槽拼接成一整个浮岛单元;所述轻质盒体框架的中下部设有带有孔的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种植水生植物的填料,所述隔板下方放置有曝气管;所述浮岛单元上设有支撑棚,所述支撑棚上覆盖有薄膜,沿所述支撑棚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支水管,所述支水管沿支撑棚的上表面均匀分布,所述支撑棚的端部设有与所述支水管相连通的总水管,所述总水管上安装有将营养液引入到总水管中的水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生态浮岛进一步包括下列技术特征的部分或全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曝气管通过鼓风管与位于所述浮岛单元上的鼓风机相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料从上到下分成砾石层、陶粒层和石英砂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水管上设有若干个均有分布且开口朝下的出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棚包括若干个倒U形支架和将所述倒U形支架连接在一起的横杆,所述横杆和倒U形支架之间通过弹簧扣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弹簧扣包括位于弹簧扣两端且方向朝下的第一U形槽、以及位于弹簧扣中间位置且方向朝上的第二U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轻质盒体框架的四壁和底部为网格结构,所述网格结构的网孔直径小于所述填料的粒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生态浮岛采用轻质盒体框架侧面上的T型卡扣和T型卡槽将多个轻质盒体框架组成浮岛单元,方便了安装和运输,浮岛单元方便拼接,从而可改变浮岛的面积,既方便组装,又能够牢固地组合在一起,结构稳定,抗水流冲击能力强,通过模块化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人工生态浮岛维护和检修更为方便,降低了成本。在浮岛单元上设置支撑棚,在支撑棚的长度方向设置支水管,在支撑棚的端部设置总水管,通过控制水泵,以通过总水管和支水管对支撑棚内的水生植物进行浇注营养液,对水生植物提供营养,大大提高水生植物的生长品质,更有利于污水处理。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