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4.12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IPC分类号C02F1/66; B01F7/1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酸性废水中和装置,解决了搅拌装置才有外接动力源,其能耗较大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罐体,罐体连接有进水管、出水管、进料管与出气管,其特征是:出气管内旋转连接有气动的叶片、连接于叶片的转轴,罐体旋转连接有搅拌转轴,所述转轴与搅拌轴之间设有相互啮合的齿轮组件,通过中和反应的气体作为动力源驱动搅拌轴旋转,使得搅拌能耗减少。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酸性废水中和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连接有进水管(11)、出水管(12)、进料管(14)与出气管(15),其特征是:出气管(15)内旋转连接有气动的叶片(22)、连接于叶片(22)的转轴(21),罐体(1)旋转连接有搅拌转轴(21),所述转轴(21)与搅拌轴(28)之间设有相互啮合的齿轮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废水中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叶片(22)为曲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废水中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齿轮组件包括固定于转轴(21)的主动锥形齿轮、啮合主动锥形齿轮的从动锥齿轮(24),从动锥齿轮(24)同轴固定有主动直齿轮(26),搅拌轴(28)固定有与主动直齿轮(26)相互啮合的从动直齿轮(2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酸性废水中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搅拌轴(28)由上至下安装有第一搅拌片(281)、第二搅拌片(282)、第三搅拌片(283)与第四搅拌片(284);
第一搅拌片(281)设有尖刺端;
第四搅拌片(284)为向罐体(1)底部弯折呈L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酸性废水中和装置,其特征是:第二搅拌片(282)与第三搅拌片(283)均为朝旋转方向凸起的曲面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废水中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罐体(1)下方设有连通的圆锥筒(29),圆锥筒(29)连接有出渣管(13),出渣管(13)上安装有第一球阀(1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酸性废水中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球阀的下方安装有固定环(134),所述固定环(134)内套设有破拱杆(133),固定环(134)与出渣管(13)之间固定有支杆(135),相邻支杆(135)之间具有流通间隙;
破拱杆(133)沿着固定滑移实现插入罐体(1)与回缩至第一球阀(131)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酸性废水中和装置,其特征是:破拱杆(133)朝向罐体(1)的一端固定有隔挡于固定环(134)上表面的锥形尖头(13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酸性废水中和装置,其特征是:破拱杆(133)远离锥形尖头(136)的一端交接有摇杆(132),摇杆(132)旋转连接于出渣管(1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废水中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管(11)安装有第一蝶阀(111);
所述进料管(14)安装有第二球阀(141);
出水管(12)安装有第二蝶阀(121)。
说明书
酸性废水中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酸性废水中和装置。
背景技术
酸碱废水中酸碱浓度异常,天然水的pH值通常为6.5-8.5,当pH值小于6.5或者大于8.5时,则呈酸性或碱性。酸碱废水的来源很广,往往还含有悬浮物、金属盐类、有机物等杂质,但在进入其他处理设施前,均须对酸碱废液先进行必要的处理。酸碱废水处理一般采用中和法,酸性废水采用石灰、废碱、石灰石和电石渣等投料中和,碱性废水采用投酸或者二氧化碳气体中和。
现检索到一篇公开号为CN204173971U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名称为硫酸法钛白生产用酸性废水中和曝气槽,该方案中记载了一种硫酸法钛白生产用酸性废水中和曝气槽,包括罐体和曝气管,罐体内部设置搅拌装置,废水入口和废水出口相对设置与所述罐体上部,废水出口与搅拌轴之间设置挡板,挡板的下端与罐体之间留有缝隙,挡板的上端不低于废水出口的的位置,罐体设置外循环管道。
中和曝气槽内设置有搅拌装置,使得中和反应效果更加充分,搅拌装置才有外接动力源,其能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酸性废水中和装置,通过中和反应的气体作为动力源驱动搅拌轴旋转,达到减少搅拌能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酸性废水中和装置,包括罐体,罐体连接有进水管、出水管、进料管与出气管,出气管内旋转连接有气动的叶片、连接于叶片的转轴,罐体旋转连接有搅拌转轴,转轴与搅拌轴之间设有相互啮合的齿轮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和反应产生的气体,吹动叶片转动,叶片带动转轴转动,转轴通过齿轮组件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加快反应速率进而产生更多的气体,无需采用外接动力源,达到减少搅拌能耗的目的。
优选的,叶片为曲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曲面状的叶片增大对气流的受力面积,使得叶片更容易在气体的吹动下转动,搅拌轴能更快地转动进而使整个搅拌装置更快地运转起来。
优选的,齿轮组件包括固定于转轴的主动锥形齿轮、啮合主动锥形齿轮的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同轴固定有主动直齿轮,搅拌轴固定有与主动直齿轮相互啮合的从动直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叶片为水平方向上的转动,通过齿轮组件,将水平方向的转轴转动换向为垂直方向的搅拌轴转动,从而实现利用气体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的目的。
优选的,搅拌轴由上至下安装有第一搅拌片、第二搅拌片、第三搅拌片与第四搅拌片,第一搅拌片设有尖刺端,第四搅拌片为向罐体底部弯折呈L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和反应产生的气体在表面生成少量的气泡,阻碍后续气体的逸出,第一搅拌片尖刺端在旋转搅拌过程中刺破气泡,加快反应速率及气体逸出速率;第四搅拌片向罐体底部弯折呈L状,加深搅拌深度,防止石灰石下沉太快。
优选的,第二搅拌片与第三搅拌片均为朝旋转方向凸起的曲面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轴搅拌旋转的过程中,朝旋转方向凸起的曲面能有效地减少阻力,使搅拌轴旋转更轻便。
优选的,罐体下方设有连通的圆锥筒,圆锥筒连接有出渣管,出渣管上安装有第一球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应后的沉淀物在重力下随圆锥的锥度滑入圆锥筒中,沉淀物不会从圆锥筒上方的出水口中流出,打开第一球阀,将沉淀物排至下一工序。
优选的,球阀的下方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套设有破拱杆,固定环与出渣管之间固定有支杆,相邻支杆之间具有流通间隙;破拱杆沿着固定滑移实现插入罐体与回缩至第一球阀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沉淀物堵住无法自由落下出渣时,破拱杆向上插入罐体疏通管道,使沉淀物由出渣管流动至下一处理工序。
优选的,破拱杆朝向罐体的一端固定有隔挡于固定环上表面的锥形尖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形尖头使受力面积更小,疏通管道更轻松简便。
优选的,破拱杆远离锥形尖头的一端铰接有摇杆,摇杆旋转连接于出渣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摇杆控制破拱杠滑移插入罐体与缩回第一球阀下方,控制简便,使用操作简单。
优选的,进水管安装有第一蝶阀,进料管安装有第二球阀,出水管安装有第二蝶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时打开第一蝶阀进水,进水完后关闭第一蝶阀,防止逆流;进料时打开第二球阀,进完料后关闭第二球阀,防止反应过程中气体从进料管逸出;中和反应完后静置沉淀一定时间,出水时打开第二蝶阀出水,进水及反应过程中关闭第二蝶阀,防止未处理废水进入下一工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中和反应产生的气体吹动叶片转动,齿轮组件将水平方向的转动换向为竖直方向的转动,进而带动搅拌轴搅拌,加快反应速率的同时促进搅拌,达到无需采用外接动力源、减少能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