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1-13 15:15:49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11.03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3/06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设备,包括盛放垃圾渗滤液的调节池、用于输送污水的抽水泵、筛网池、USAB厌氧反应器、A/O生化池、R/O装置、出水泵、污泥浓缩池、污泥收集池、用于将污泥浓缩池中的污泥输送至污泥收集池的螺杆泵、脱硫器和沼气罐;筛网池通过管道与USAB厌氧反应器连通,USAB厌氧反应器的出气管道依次与脱硫器和沼气罐连通;厌氧USAB厌氧反应器底部设有与污泥浓缩池连通的污泥输出管道和与A/O生化池连通的液体输出管道;A/O生化池的出水端与R/O装置的进水端连通,A/O生化池的淤泥输出口通过管道与污泥浓缩池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工艺设备,具有处理效率高、环保节能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设备包括盛放垃圾渗滤液的调节池、用于输送污水的抽水泵、筛网池、USAB厌氧反应器、A/O生化池、R/O装置、出水泵、污泥浓缩池、污泥收集池、用于将污泥浓缩池中的污泥输送至污泥收集池的螺杆泵、脱硫器和沼气罐;所述抽水泵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抽水泵的进水端与调节池连通,所述抽水泵的出水端与筛网池连通;所述筛网池上方设有一用于筛除抽水泵出水端输出污水中固体杂质的筛网;所述筛网池通过管道与USAB厌氧反应器连通,所述USAB厌氧反应器的上部设有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与脱硫器的进气段连通,所述脱硫器的出气端与沼气罐连通;所述厌氧USAB厌氧反应器的底部设有污泥输出管道和液体输出管道,所述污泥输出管道与污泥浓缩池连通,所述液体输出管道与A/O生化池的进水端连通;所述A/O生化池的出水端与R/O装置的进水端连通,所述R/O装置的出水端与出水泵连通;所述A/O生化池还包括淤泥输出口,所述淤泥输出口通过管道与污泥浓缩池连通;所述螺杆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将污泥浓缩池连通,所述螺杆泵的输出端与污泥收集池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R/O装置包括R/O装置壳体、阻垢剂添加器、杀菌剂添加剂、第一过滤器、反渗透膜、反渗透膜清洗机构和用于提升R/O装置的进水端液体压力的高压泵;所述R/O装置壳体内部有一腔体,所述反渗透膜设置在腔体内并将腔体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阻垢剂添加器、杀菌剂添加剂和第一过滤器均通过管道与上腔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通过管道与R/O装置的进水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清洗机构包括药水箱、清洗水泵和第二过滤器;所述上腔体通过管道依次与第二过滤器、清洗水泵和药水箱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设备还包括用于将污泥浓缩池中的上清液输送至USAB厌氧反应器中的上清液输送泵,所述上清液输送泵的入水端与污泥浓缩池连通,所述上清液输送泵的出水端与USAB厌氧反应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A/O生化池内设有MBR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MBR装置包括鼓风机、射流曝气机、超滤膜、自吸泵、循环泵和搅拌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浓缩池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污泥浓缩池和第二污泥浓缩池;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和第二污泥浓缩池均通过管道分别与A/O生化池的淤泥输出口、USAB厌氧反应器污泥输出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和第二污泥浓缩池均通过管道与螺杆泵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的孔径为3-8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设备还包括PLC控制系统。

  说明书

  一种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垃圾总量越来越多,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达到数亿吨,而垃圾渗透液是垃圾处理中产生的一种有机物浓度高、氨氮含量高、微生物营养比例失调等特点,1吨垃圾渗透液相当于100吨城市污水所含的污染物,给我国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挑战。目前,垃圾渗透液处理主要的技术路线通常为“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在预处理单元中,常采取氨吹脱技术,去除渗透液中的氨氮,以消除其对生化处理的抑制影响;但该步骤成本较高,二次污染问题严重。对于深度处理单元,现有技术主要采用膜技术,以进一步除去垃圾渗透液中难降解的有机物、氨氮等,目前采用较多的为“NF+RO”的双膜法,但该反渗透技术在实际过程中膜通量降低较快、膜更换周期短、运行成本高,污染物得不到有效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成本低、能够有效的除去垃圾渗透液中的污染物、同时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的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设备,所述工艺设备包括盛放垃圾渗滤液的调节池、用于输送污水的抽水泵、筛网池、USAB厌氧反应器、A/O生化池、R/O装置、出水泵、污泥浓缩池、污泥收集池、用于将污泥浓缩池中的污泥输送至污泥收集池的螺杆泵、脱硫器和沼气罐;所述抽水泵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抽水泵的进水端与调节池连通,所述抽水泵的出水端与筛网池连通;所述筛网池上方设有一用于筛除抽水泵出水端输出污水中固体杂质的筛网;所述筛网池通过管道与USAB厌氧反应器连通,所述USAB厌氧反应器的上部设有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与脱硫器的进气段连通,所述脱硫器的出气端与沼气罐连通;所述厌氧USAB厌氧反应器的底部设有污泥输出管道和液体输出管道,所述污泥输出管道与污泥浓缩池连通,所述液体输出管道与A/O生化池的进水端连通;所述A/O生化池的出水端与R/O装置的进水端连通,所述R/O装置的出水端与出水泵连通;所述A/O生化池还包括淤泥输出口,所述淤泥输出口通过管道与污泥浓缩池连通;所述螺杆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将污泥浓缩池连通,所述螺杆泵的输出端与污泥收集池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R/O装置包括R/O装置壳体、阻垢剂添加器、杀菌剂添加剂、第一过滤器、反渗透膜、反渗透膜清洗机构和用于提升R/O装置的进水端液体压力的高压泵;所述R/O装置壳体内部有一腔体,所述反渗透膜设置在腔体内并将腔体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阻垢剂添加器、杀菌剂添加剂和第一过滤器均通过管道与上腔体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第一过滤器通过管道与R/O装置的进水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反渗透膜清洗机构包括药水箱、清洗水泵和第二过滤器;所述上腔体通过管道依次与第二过滤器、清洗水泵和药水箱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工艺设备还包括用于将污泥浓缩池中的上清液输送至USAB厌氧反应器中的上清液输送泵,所述上清液输送泵的入水端与污泥浓缩池连通,所述上清液输送泵的出水端与USAB厌氧反应器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A/O生化池内设有MBR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MBR装置包括鼓风机、射流曝气机、超滤膜、自吸泵、循环泵和搅拌机。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污泥浓缩池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污泥浓缩池和第二污泥浓缩池;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和第二污泥浓缩池均通过管道分别与A/O生化池的淤泥输出口、USAB厌氧反应器污泥输出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和第二污泥浓缩池均通过管道与螺杆泵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筛网的孔径为3-8目。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工艺设备还包括PLC控制系统。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工艺设备,垃圾渗透液进入调节池后,然后经用于输送污水的抽水泵将垃圾渗透液输送至筛网池,垃圾渗透液经过筛网池上的筛网时,一部分固体杂质被留在筛网上(在一定周间可以进行统一收集处理),污水进入筛网池中,然后再经管道进入到USAB厌氧反应器中,在USAB厌氧反应器中经过处理,除去大部分氨氮,污水的好氧可生化性提到大幅增强,影响或抑制好氧菌生长的毒性成分浓度也大幅降低,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经脱硫器处理后进入沼气罐中(后续可做燃料使用),沉降产生的淤泥经污泥输出管道进入污泥浓缩池中,污水经液体输出管道进入A/O生化池中,经过A/O生化池的处理,沉降的泥进入污泥浓缩池,液体进入R/O装置中,经过反渗透处理进一步去除污染物等杂质,然后再经出水泵排出;而在污泥浓缩池中的污泥经浓缩处理后经螺杆泵输送至污泥收集池中(此时的污泥中已基本达到排放标准,可定期统一收集处理),完成处理;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工艺设备,对垃圾渗透液处理的各个环节实现一体处理,提升了处理效率,处理后排出的水和污泥基本上达到排放标准,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其中产生的沼气可以当做燃料使用,节能环保,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