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1-13 15:20:11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11.03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IPC分类号C02F3/34; C02F3/32; C02F3/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工艺设备,所述工艺设备包括生态浮床、增氧曝气机和振动装置,所述生态浮床包括浮床支架、与浮床支架连接的浮床单元、种植在浮床单元上的水生植物、及用于盛放微生物制品的容器;所述容器设置在浮床单元的下方;所述容器包括容器壳体、容器壳体内部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微生物制品,所述容器壳体上设有连通容纳腔与容器壳体外部的通孔;所述增氧曝气机设置在浮床支架的下部;所述振动装置包括电源和振动杆,所述振动杆设置在浮床下方且与容器壳体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工艺设备,具有处理污水效率高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设备包括生态浮床、增氧曝气机和振动装置,所述生态浮床包括浮床支架、与浮床支架连接的浮床单元、种植在浮床单元上的水生植物、及用于盛放微生物制品的容器;所述容器设置在浮床单元的下方;所述容器包括容器壳体、容器壳体内部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微生物制品,所述容器壳体上设有连通容纳腔与容器壳体外部的通孔;所述增氧曝气机设置在浮床支架的下部;所述振动装置包括电源和振动杆,所述振动杆设置在浮床下方且与容器壳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包括沉水性植物和挺水性植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性植物为苦草和/或伊乐藻;所述挺水性植物为千屈菜、黄花鸢尾、水葱、再力花、水生美人蕉、花叶香蒲和海寿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壳体通过绳索与振动杆通过绳索或锁链连接,所述容器壳体通过绳索或锁链与浮床单元下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单元为浮板,所述浮板上设有种植水生植物的种植孔或种植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单元与浮床支架通过绳索或锁链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单元至少为两个,所述任意相邻的两个浮床单元之间通过绳索或锁链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壳体上的通孔的孔径为5-25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曝气机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出气端设置有一“T”字形的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竖直端与出气管的出气端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曝气机还包括一用于驱动三通管旋转的电机,所述电机包括电机转轴,所述电机转轴与三通管连接。

  说明书

  一种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工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工艺设备。

  背景技术

  据统计,我国的河流、河段有1/4以上因污染而不能满足最基本的灌溉用水(我国Ⅴ类水质标准)要求。单就河段来说,水质污染严重而不能用于灌溉,即劣于Ⅴ类的河段约占10.6%。水体己丧失使用价值,受到污染相当于Ⅳ、Ⅴ类的河段约占46.5%。城市河道的污染分为外源污染与内源污染。外源污染主要来自于沿岸的人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点源与面源污染,如沿岸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点源排放污染,沿岸的农田化肥雨水及农业水生养殖污水的面源污染等。

  内源污染一般是由于城市河道的外源污染持续输入且积累到一定程度,超出了河道原始水环境的承载力与自净能力后,导致河道内原生态平衡体系破坏,对外来污水丧失了消纳与净化能力。由此使得河道内大量有机污染物、富营养化大分子等物质堆积,形成氧化还原电位极低的黑臭淤泥。河道因为水体富营养化和河底淤泥内部时刻进入的厌氧反应,导致沿岸臭气熏天。

  目前水体治理的主要方式有如下几种:

  (1)物化方法:物化方法主要是利用物理、化学原理对污染水体不断进行电解、絮凝、催化氧化、过滤等方法,硝化、降解、分解吸收污染水体中的有害物质。此种方法在处理污染水体效果明显,但是投资费用较大,运行成本较高,不适应治理大型水体。

  (2)生态湿地修复法:生态湿地具有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的功能,使污染水体流过生态湿地逐步降解污染物,提高水质标准。但是生态湿地要求面积大,净化效率低。目前,在上海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区不具备建造大型生态湿地的条件,而且对于重污染水源无法治理,甚至会使生态湿地遭受破坏,植物死亡产生腐蚀质,释放到水体中,造成更严重的环境污染。

  (3)配水、调水方法:配水、调水对某一城市、区域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法,见效快,成本底,但是配水、调水不是真正解决污染水体的方法,只是将污染水体从某一区域转移到另一区域,是上游向下游的转移。如果大家都采用此方法,可以说是污染水体的循环,是一种“恶性循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于水源的关系,这种方法不一定适应“断头浜”的治理。

  (4)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天然存在的微生物,在人为的干涉下,在一定的生存环境条件下,经过原位培育,增加微生物活性能力,通过微生物生命活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逐步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目标是恢复水体的自净功能。

  现有的生物—生态水体修复设备中,采用微生物进行修复的比较多,而其中如何解决卫生服附着的载体,为微生物创造较好的生存、新陈代谢和繁殖的环境,是该设备中的难点,尤其是在处理前期如何使得微生物快速繁殖进行提升污水处理效率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升污水处理效率的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工艺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工艺设备,所述工艺设备包括生态浮床、增氧曝气机和振动装置,所述生态浮床包括浮床支架、与浮床支架连接的浮床单元、种植在浮床单元上的水生植物、及用于盛放微生物制品的容器;所述容器设置在浮床单元的下方;所述容器包括容器壳体、容器壳体内部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微生物制品,所述容器壳体上设有连通容纳腔与容器壳体外部的通孔;所述增氧曝气机设置在浮床支架的下部;所述振动装置包括电源和振动杆,所述振动杆设置在浮床下方且与容器壳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水生植物包括沉水性植物和挺水性植物。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沉水性植物为苦草和/或伊乐藻。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挺水性植物为千屈菜、黄花鸢尾、水葱、再力花、水生美人蕉、花叶香蒲和海寿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浮床单元为浮板,所述浮板上设有种植水生植物的种植孔或种植篮。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容器壳体通过绳索与振动杆通过绳索或锁链连接,所述容器壳体通过绳索或锁链与浮床单元下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浮床单元与浮床支架通过绳索或锁链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浮床单元至少为两个,所述任意相邻的两个浮床单元之间通过绳索或锁链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容器壳体上的通孔的孔径为5-25μm。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增氧曝气机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出气端设置有一“T”字形的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竖直端与出气管的出气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增氧曝气机还包括一用于驱动三通管旋转的电机,所述电机包括电机转轴,所述电机转轴与三通管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工艺设备,采用生态浮床、增氧曝气机和振动装置的设置,其中生态浮床中的浮床单元种植的水生植物具有净水功能,根系部分能够吸附有机污染物、并向水体中输送氧气,并且根系的分泌物能够促进设置在浮床单元下方容器中填充的微生物制品中微生物的生长活力、加速繁殖;另外增气爆氧机能够提高水体中的氧气含量,为微生物提供更多的氧气,同时也能够激活污水和污泥中的微生物,进一步提升微生物的活力,提高污水效率;振动装置的设置,能够使得在放入浮床到污染水体中后,开启振动装置,振动装置的振动杆带动用于盛放物生物制品的容器振动,微生物很快的从容器壳体上的通孔进入水体并在水生植物的根部繁殖,提升污水处理前期微生物的繁殖效率,更进一步的提升污水处理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工艺设备,从多个维度提升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