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家用生活饮用水处理设备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1-30 11:19:54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8.20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IPC分类号C02F9/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用生活饮用水处理设备,包括蓄水池和设置在蓄水池上方的处理池,处理池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底部设置有与蓄水池连通的出水管,蓄水池的底部设置有放水管,处理池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卵石层、黄沙层、过滤网,蓄水池的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进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进水管的外壁通过支撑杆连接有控制盒,控制盒内设置有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PLC、模数转换器,控制盒内设置有金属盒,进水管的外壁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与进水管连通的上支管和下支管,上支管的端头与金属盒的顶部连接,下支管的端头与金属盒的底部连接。其有益效果是: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家用生活饮用水处理设备,包括蓄水池和设置在所述蓄水池上方的处理池,所述处理池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蓄水池连通的出水管,所述蓄水池的底部设置有放水管,所述处理池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卵石层、黄沙层、过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的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进水管的外壁通过支撑杆连接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PLC、与所述PLC电性连接的模数转换器,所述PLC与所述电磁阀电性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盒内设置有金属盒,所述进水管的外壁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与所述进水管连通的上支管和下支管,所述上支管的端头与所述金属盒的顶部连接,所述下支管的端头与所述金属盒的底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生活饮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PLC电性连接的报警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生活饮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上设置有与所述处理池顶端连通的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生活饮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盒的左右两侧外壁均设置有多T型散热片。

  说明书

  一种家用生活饮用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生活饮用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200720065052.2公开了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包括上部的处理池和下部的蓄水池,处理池为敞口,上部有进水管,下部有出水管,出水管接蓄水池,蓄水池内还有取水管,其特征在于,处理池内由上而下依次为上卵石层、上滤网、黄沙层、下滤网和下卵石层,下卵石层的底部为池底,各层均水平布置。该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设备简单,在原有取供水系统的基础上只需增建处理池和蓄水池两个池子,不破坏原有取供水系统;投资节省,设备建好后,在原有取供水基础上大约只需增加水处理费用1%左右;维护容易,材料易得,方法环保,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处理一段时间后被置换下来的卵石、黄沙是建筑材料,无需再作处理。但是该实用新型中的蓄水池内蓄水快要满时,不能够自动控制进水管内水流停止,因此使用起来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的家用生活饮用水处理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家用生活饮用水处理设备,包括蓄水池和设置在所述蓄水池上方的处理池,所述处理池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蓄水池连通的出水管,所述蓄水池的底部设置有放水管,所述处理池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卵石层、黄沙层、过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的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进水管的外壁通过支撑杆连接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设置有控制组 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PLC、与所述PLC电性连接的模数转换器,所述PLC与所述电磁阀电性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盒内设置有金属盒,所述进水管的外壁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与所述进水管连通的上支管和下支管,所述上支管的端头与所述金属盒的顶部连接,所述下支管的端头与所述金属盒的底部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家用生活饮用水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控制盒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PLC电性连接的报警器。

  优选地,上述的家用生活饮用水处理设备,其中所述蓄水池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上设置有与所述处理池顶端连通的管道。

  优选地,上述的家用生活饮用水处理设备,其中所述金属盒的左右两侧外壁均设置有多T型散热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压力传感器能够自动检测蓄水池内水位并将信号传递给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转换器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传递给PLC,当水位快满时PLC自动控制电磁阀关闭,从而防止了蓄水池内水溢出;进水管内的水可以从上支管流入到金属盒,然后从金属盒通过下支管返回到进水管内,金属盒内的水可以吸收控制组件产生的热量,这样设计不需要额外添加动力,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