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含油废水返流系统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1-30 16:26:55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8.09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IPC分类号C02F1/40; C02F9/10; C10L3/0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副产油品的含油废水的返流系统,包括:储罐,其具有内腔以及与所述内腔相连通的一个或多个收集口和排渣口;集流装置,其包括连接在至少一个收集口和废水排放口之间的集流管路以及安装在所述集流管路上的控制阀;以及返流装置,其包括与所述储罐的内腔流体连通的泵送装置以及连接至所述泵送装置的出口的返流管路,所述返流管路上沿流体流向设有止回阀和控制阀。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含油废水统一收集并送至后续处理装置,避免含油废水被直接排放造成污染和浪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副产油品的含油废水的返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罐(20),其具有内腔(207)以及与所述内腔(207)相连通的一个或多个收集口(201,202,203)和排渣口(205);

  集流装置(1),其包括连接在至少一个收集口和废水排放口(14)之间的集流管路(10)以及安装在所述集流管路(10)上的控制阀(12);以及

  返流装置(3),其包括与所述储罐(20)的内腔(207)流体连通的泵送装置以及连接至所述泵送装置(30)的出口的返流管路(31),所述返流管路(31)上沿流体流向设有止回阀(33)和控制阀(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产油品的含油废水的返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至所述储罐(20)的加热装置(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产油品的含油废水的返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4)包括:

  安装至所述储罐(20)的内腔(207)中的换热盘管(43),所述换热盘管(43)具有换热流体通道;以及

  与所述换热流体通道流体连通并各自伸出所述储罐(20)的流入管路(40)和流出管路(41),所述流入管路(40)和流出管路(41)各自设有控制阀(42,46,4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产油品的含油废水的返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出管路(41)上设有两个所述控制阀(46,47),所述流出管路(41)上在该两个控制阀(46,47)之间设有疏水阀(4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产油品的含油废水的返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出管路(41)上设有两个所述控制阀(46,47),所述流出管路(41)上在该两个控制阀(46,47)之间设有导淋阀(4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产油品的含油废水的返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管路(40)的直径大于所述流出管路(41)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副产油品的含油废水的返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储罐(20)具有多个收集口,其中至少一个收集口为用于直接投放废料的直投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副产油品的含油废水的返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20)上设有双向防火呼吸阀(22)。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副产油品的含油废水的返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20)上设有自控液位计(24)和/或就地液位计(26)。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副产油品的含油废水的返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20)上设有自控温度计和/或就地温度计。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副产油品的含油废水的返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装置(30)为液下泵,所述液下泵的进口位于所述储罐(20)的内腔(207)中,所述液下泵的出口位于所述储罐(20)外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副产油品的含油废水的返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返流管路(31)上还设有靠近所述泵送装置(30)的出口的压力表(32)和位于控制阀(34)下游的导淋阀(35)。

  说明书

  副产油品的含油废水的返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制天然气副产品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副产油品的含油废水的返流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我国民用及工业用天然气需求量逐年增加,但我国现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有限,而煤炭储量相当丰富。因此,为了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我国煤制天然气项目逐渐发展起来,且制备装置朝向大型气化装置方向发展。

  在生产煤制天然气的同时,会副产大量的副产油品,如煤焦油(包括中油和轻油)、石脑油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随着生产的大型化,气化装置所产生的各种副产油品的产量也随之升高。由于煤制天然气生产过程的特殊性,会有部分水分随副产油品输送至成品罐区。油品在储罐内静置分层后,其中携带的大量含油废水被分离出来。为了提高油品质量,这部分含油废水必须排放出来。但由于废水量一般较多,直接就地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也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行业内希望有对含油废水进行收集存储并输送至后续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部分问题的副产油品的含油废水的返流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副产油品的含油废水的返流系统,包括:储罐,其具有内腔以及与所述内腔相连通的一个或多个收集口和排渣口;集流装置,其包括连接在至少一个收集口和废水排放口之间的集流管路以及安装在所述集流管路上的控制阀;以及返流装置,其包括与所述储罐的内腔流体连通的泵送装置以及连接至所述泵送装置的出口的返流管路,所述返流管路上沿流体流向设有止回阀和控制阀。

  这样,含油废水经集流管路被收集至储罐中,并可统一经返流装置送至后续处理装置,避免含油废水被直接排放造成污染和浪费。

  优选地,还包括连接至所述储罐的加热装置。可以避免在一定环境下所存储的介质被冻凝而影响返流效果。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安装至所述储罐的内腔中的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具有换热流体通道;以及与所述换热流体通道流体连通并各自伸出所述储罐的流入管路和流出管路,所述流入管路和流出管路各自设有控制阀。这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换热加热装置。

  优选地,在所述流出管路上设有两个所述控制阀,所述流出管路上在该两个控制阀之间设有疏水阀。疏水阀可以促进加热效果,还能降低换热流体的使用量。

  优选地,在所述流出管路上设有两个所述控制阀,所述流出管路上在该两个控制阀之间设有导淋阀。这可以帮助排净管路内的流体。

  优选地,所述流入管路的直径大于所述流出管路的直径。这样可以延长换热流体在换热盘管中的停留时间,并加大流出管路出口的压力。

  优选地,储罐具有多个收集口,其中至少一个收集口为用于直接投放废料的直投入口。这样可以将由于检修等原因排放出的少量含油废水、废油等用过该直投入口直接投入储罐中。

  优选地,所述储罐上设有双向防火呼吸阀。这样可以调节储罐内的压力,提高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储罐上设有自控液位计和/或就地液位计。以便运行人员及时、准确地观察储罐内的液位,防止冒罐。

  优选地,所述储罐上设有控温度计和/或就地温度计。以便运行人员及时掌握储罐内存储介质的温度。

  优选地,所述泵送装置为液下泵,所述液下泵的进口位于所述储罐的内腔中,所述液下泵的出口位于所述储罐外侧。这样可以防止存储介质在输送过程中发生爆炸。

  优选地,所述返流管路上还设有靠近所述泵送装置的出口的压力表和位于所述控制阀下游的导淋阀。以便运行人员根据压力表上的示数判断泵送装置的出口压力是否正常,并根据打开导淋阀后是否有液体流出来判断泵送装置是否打液。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的一部分将会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申请后显见的,另一部分将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