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超纯水处理深度除盐系统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1-30 15:49:27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8.09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IPC分类号C02F9/0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纯水处理深度除盐系统,属一种超纯水处理系统,包括一级反渗透单元与EDI单元,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与进水管道相连通,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通过第一管道与EDI单元相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还设有进水泵,所述EDI单元还通过第二管道与混床单元相连通,所述混床单元与出水管道相连通。使EDI单元产水的电导率达到15MΩ.cm,混床单元产水的电导率达到18MΩ.cm;并且使系统中混床单元的运行周期有效延长,通常可达到30至60天,而混床的再生需要用酸碱化学药剂,运行周期的延长,意味着能减少再生污染物的排放;并且反渗透技术需要较高的压力,采用EDI单元替换二级反渗透后,减少了电耗,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超纯水处理深度除盐系统,包括一级反渗透单元(1)与EDI单元(2),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1)与进水管道(3)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1)通过第一管道(4)与EDI单元(2)相连通,所述第一管道(4)上还设有进水泵(5),所述EDI单元(2)还通过第二管道(6)与混床单元(7)相连通,所述混床单元(7)与出水管道(8)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纯水处理深度除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1)与EDI单元(2)之间的第一管道(4)上设有一级反渗透产水箱(9),且所述进水泵(5)置于一级反渗透产水箱(9)与EDI单元(2)之间的管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纯水处理深度除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1)还与反渗透浓水排放管道(10)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纯水处理深度除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DI单元(2)中的淡水室(21)分别与第一管道(4)、第二管道(6)相连通,浓水室(22)分别与第一管道(4)、EDI浓水排放管道(11)相连通。

  说明书

  超纯水处理深度除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纯水处理系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超纯水处理深度除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半导体芯片行业,芯片制程越来越高,生产过程所需要的超纯水水质要求也相应提高,目前超纯水制备的工艺通常采用双级反渗透加上EDI或混床配合的方式进行(即一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和EDI或混床串联运行),这样的系统制备出的超纯水水质稍差,并且混床运行周期较短,同时双级反渗透的电耗较大,而混床需要定期的再生,会产生大量的酸碱废水;因而有必要针对这类超纯水的制备系统进行研究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超纯水处理深度除盐系统,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超纯水制备的产水水质稍差,且设备耗能较大,排放酸碱废水过多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超纯水处理深度除盐系统,包括一级反渗透单元与EDI单元,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与进水管道相连通,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通过第一管道与EDI单元相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还设有进水泵,所述EDI单元还通过第二管道与混床单元相连通,所述混床单元与出水管道相连通。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与EDI单元之间的第一管道上设有一级反渗透产水箱,且所述进水泵置于一级反渗透产水箱与EDI单元之间的管道上。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还与反渗透浓水排放管道相连通。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EDI单元中的淡水室分别与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相连通,浓水室分别与第一管道、EDI浓水排放管道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将一级反渗透单元、EDI单元与混床单元串联运行,有效提升了系统制备超纯水的水质,使EDI单元产水的电导率达到15MΩ.cm,混床单元产水的电导率达到18MΩ.cm;并且使系统中混床单元的运行周期有效延长,通常可达到30至60天,而混床的再生需要用酸碱化学药剂,运行周期的延长,意味着能减少再生污染物的排放;并且反渗透技术需要较高的压力,采用EDI单元替换二级反渗透后,减少了电耗,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超纯水处理深度除盐系统结构简单,适于在各类场所中安装使用,应用范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