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8.22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IPC分类号C02F9/14; B01D53/8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厂用等离子净化洗涤与排放除臭系统,包括废气收集装置、离子洗涤设备、离心风机、土壤滤池、生物液箱、太阳能加热器、循环水泵、电控柜;废气收集装置与离子洗涤设备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管道式除雾器;土壤滤池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粗滤料层、细滤料层、微生物层、土壤层、植被层;粗滤料层中设有气管;微生物层上部设有滴灌管;微生物层下部设有毛细管;土壤层装有布水器;管道式除雾器与离心风机之间还设有直连管道。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运行时,臭气在管道式除雾器进行除雾处理后进入离子洗涤,再依次经过粗滤料、细滤料、微生物层、土壤层、绿色植被(草皮)进一步净化,达到排放标准,无需高空排放。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厂用等离子净化洗涤与排放除臭系统,包括废气收集装置、离子洗涤设备、离心风机、土壤滤池、生物液箱、太阳能加热器、循环水泵、电控柜;所述废气收集装置、离子洗涤设备、离心风机、土壤滤池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废气收集装置与离子洗涤设备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管道式除雾器;所述土壤滤池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粗滤料层、细滤料层、微生物层、土壤层、植被层;所述粗滤料层中设有气管;所述气管侧壁设有出气孔;所述气管与管道连通;所述微生物层上部设有滴灌管;所述滴灌管侧壁设有滴液嘴;所述滴灌管与生物液箱连通;所述微生物层下部设有毛细管;所述毛细管、太阳能加热器、循环水泵通过水管依次循环连接;所述土壤层装有布水器;所述布水器的喷头位于植被层上方;所述管道式除雾器与离心风机之间还设有直连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处理厂用等离子净化洗涤与排放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滤料层的滤料粒径为35mm~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处理厂用等离子净化洗涤与排放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滤料层的滤料粒径为15mm~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处理厂用等离子净化洗涤与排放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的管径为管道管径的30%~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处理厂用等离子净化洗涤与排放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太阳能加热器之间的水管上设置进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处理厂用等离子净化洗涤与排放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液箱设置自来水进管。
7.一种基于土壤的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壤滤池、生物液箱、太阳能加热器、循环水泵;所述土壤滤池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粗滤料层、细滤料层、微生物层、土壤层、植被层;所述粗滤料层中设有气管;所述气管侧壁设有出气孔;所述微生物层上部设有滴灌管;所述滴灌管侧壁设有滴液嘴;所述滴灌管与生物液箱连通;所述微生物层下部设有毛细管;所述毛细管、太阳能加热器、循环水泵通过水管依次循环连接;所述土壤层装有布水器;所述布水器的喷头位于植被层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土壤的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滤料层的滤料粒径为35mm~55mm;所述细滤料层的滤料粒径为15mm~25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土壤的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太阳能加热器之间的水管上设置进水口。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土壤的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液箱设置自来水进管。
说明书
污水处理厂用等离子净化洗涤与排放除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废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厂用等离子净化洗涤与排放除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有各种有机和无机的污水也越来越多,导致污水处理池中产生甲醛等有机物、硫化氢、氨气以及氟化物等废气,城市环卫设施产生的臭气已经严重影响了设施周边的环境,尝尝导致企业与周边居民的矛盾,甚至造成群众性事件。此外,污水处理设施中的臭气是由多种有害气体组成,自身也有一定的危害性,若治理不当,势必会危及长期工作在设施内的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现有技术没有有效的生化池废气处理装置,常常导致废气排放或者泄露,而造成再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厂用等离子净化洗涤与排放除臭系统,统一收集生化池的废气并经过管道式除雾器进行除雾处理,后进入离子洗涤一体化设备进行处理,排放到生物土壤滤池,进一步净化,最后直接排放,符合标准,尤其是无需高空排放。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水处理厂用等离子净化洗涤与排放除臭系统,包括废气收集装置、离子洗涤设备、离心风机、土壤滤池、生物液箱、太阳能加热器、循环水泵、电控柜;所述废气收集装置、离子洗涤设备、离心风机、土壤滤池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废气收集装置与离子洗涤设备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管道式除雾器;所述土壤滤池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粗滤料层、细滤料层、微生物层、土壤层、植被层;所述粗滤料层中设有气管;所述气管侧壁设有出气孔;所述气管与管道连通;所述微生物层上部设有滴灌管;所述滴灌管侧壁设有滴液嘴;所述滴灌管与生物液箱连通;所述微生物层下部设有毛细管;所述毛细管、太阳能加热器、循环水泵通过水管依次循环连接;所述土壤层装有布水器;所述布水器的喷头位于植被层上方;所述管道式除雾器与离心风机之间还设有直连管道。
本实用新型中,根据安装位置关系,土壤滤池本体位于地面下方,表面有植被层,其他部件位于地面上方。经过除雾以及离子洗涤的废气排入土壤滤池进行最后处理,达到标准后直接排放出地面,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竖高烟囱将废气排放至高空的问题。地面下的土壤滤池对环境无害,其表面可以正常植草,不影响整体绿化美观。所述粗滤料层的滤料粒径为35mm~50mm;所述细滤料层的滤料粒径为15mm~25mm;通过粗细料以及土壤的层层配合,即可避免杂质堵塞管孔,保证气流、水流正常,又可以起到有效的废气过滤效果,保证排出的气体符合环境要求。
本实用新型中,气管的管径为管道管径的30%~40%,气体从管道进入气管,并从气管的出气孔排出,往上运行,经过粗滤料层、细滤料层、微生物层、土壤层,被处理后达标排出;限定气管的管径为管道管径的30%~40%有利于废气在气管中分布均匀,从气管的进气端至另一端都有出气,保证土壤滤池的气流均匀,避免气管与管道接口段气体浓度大、另一端气体浓度小导致土壤滤池气体分布不均处理效果不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土壤层装有布水器,布水器的喷头位于植被层上方;布水器可以通过现有方式接自来水源,从喷头喷出,可以为常见的旋转喷水式,可以加大喷水范围以及喷水均匀度。本实用新型的布水器处理可以补给植被层水分外,更主要的是水流往下渗入,可以洁净废气,更加可以提高生物层中生物液的分布均匀度;生物液从滴液嘴滴入生物层中,通过渗入水的混合分散,可以非常均匀的分布在生物层中,保证处理废气不留空隙。
本实用新型中,电控柜可通过常规线路控制相关部件运行,比如离心风机运行、循环水泵开关、喷头的开启关闭;可以将电控柜安装在办公室,根据电脑系统的其他信息可以进行控制,无需看到变化信息后跑到现场操作。
本实用新型中,微生物层下部设有毛细管,毛细管、太阳能加热器、循环水泵依次循环连接,即三者形成一个水循环系统,水被太阳能加热器加热后经过循环水泵进入毛细管,热水加热微生物层提高微生物活性,增加废气处理效果,降温的水从毛细管流至太阳能加热器再次加热,进下一个循环;可以在毛细管、太阳能加热器之间的水管上设置进水口,已补充由于毛细管水循环造成的水量损失,可以间隔补水。
本实用新型中,废气收集装置、离子洗涤设备、离心风机、土壤滤池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离心风机提供废气运行动力,废气收集装置收集生化池废气后经由管道进入离子洗涤设备,经过离子液洗涤后进入土壤滤池进行精处理,从而达到排放标准;本实用新型在管道式除雾器与离心风机之间还设有直连管道,废气可直接经过除雾后进入离心风机然后进入土壤滤池,避免了因为离子洗涤设备故障导致整个流程停顿的问题,调整土壤滤池的处理能力也可以得到符合标准的气体。
优选的,在生物液箱设置自来水进管,直接填补由于生物液滴出导致的液体流失;同时自来水的添加可以使得生物液的浓度发生渐变,从而滴入生物层的生物液浓度发生渐变,避免由于堆积导致的生物层药液浓度过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土壤的除臭系统,包括土壤滤池、生物液箱、太阳能加热器、循环水泵;所述土壤滤池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粗滤料层、细滤料层、微生物层、土壤层、植被层;所述粗滤料层中设有气管;所述气管侧壁设有出气孔;所述微生物层上部设有滴灌管;所述滴灌管侧壁设有滴液嘴;所述滴灌管与生物液箱连通;所述微生物层下部设有毛细管;所述毛细管、太阳能加热器、循环水泵通过水管依次循环连接;所述土壤层装有布水器;所述布水器的喷头位于植被层上方。
本实用新型首次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厂用等离子净化洗涤与排放除臭系统,由离心风机负压通过管道系统收集臭/废气源(生化池)的臭气,在管道式除雾器进行除雾处理,后进入离子洗涤一体化设备进行处理排放到生物土壤滤池,进一步净化,达到排放标准,无需高空排放。整个系统设置合理,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废气中的有机成分可以滋养土壤滤池的植被层,在净化废气的同时保持绿化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