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无动力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2-6 9:50:31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8.22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动力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所述好氧区和沉淀区设置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的上部,所述厌氧区和缺氧区设置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的下部,所述上部和下部通过水平设置的隔板隔开,所述缺氧区与所述好氧区通过内侧流道连通,所述隔板上设有连接所述好氧区和所述缺氧区的至少一个导流开关装置,所述好氧区的混合液在所述导流开关装置打开状态下利用重力作用通过所述导流开关装置回流至所述缺氧区形成循环混合液;上述污水处理装置通过导流开关装置使好氧区的混合液只在重力作用下回流到缺氧区内,实现了混合液的无动力回流,同时也能通过导流开关装置调节混合液的反硝化路径。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无动力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区(1)、缺氧区(2)、好氧区(3)和沉淀区(4),所述好氧区(3)和沉淀区(4)设置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的上部,所述厌氧区(1)和缺氧区(2)设置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的下部,所述上部和下部通过水平设置的隔板(5)隔开,位于下部的所述缺氧区(2)与位于上部的所述好氧区(3)通过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内侧流道连通,所述隔板(5)上设有连接所述好氧区(3)和所述缺氧区(2)的至少一个导流开关装置(6),所述好氧区(3)的混合液在所述导流开关装置(6)打开状态下利用重力作用通过所述导流开关装置(6)回流至所述缺氧区(2)形成循环混合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开关装置(6)包括设于所述隔板(5)上的导流口(61),以及可打开和关闭所述导流口(61)的导流板(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动力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62)通过铰链连接于所述导流口(61),可旋转打开或关闭所述导流口(6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动力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62)上连接有锁链(63),通过向上拉动所述锁链(63)能够旋转打开所述导流板(6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5)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导流开关装置(6),两个所述导流开关装置(6)包括相对靠近所述沉淀区(4)的第一导流开关装置和相对远离所述沉淀区(4)的第二导流开关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无动力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好氧区(3)的所述隔板(5)上设有微孔曝气管(7),所述微孔爆气管被所述第一导流开关装置和第二导流开关装置分隔成三个区域,所述微孔曝气管(7)在三个区域内的安装密度沿水流方向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动力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曝气管(7)的安装密度比为5:3: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4)与所述厌氧区(1)之间设有泥水混合区(8),所述泥水混合区(8)分别与所述厌氧区(1)和沉淀区(4)通过穿孔板(81)和隔板(5)进行分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动力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混合区(8)设有文丘里管构造的进水管(91),所述进水管(91)中间较细部分通过污泥回流管(92)与位于所述沉淀区(4)底端的排泥管(94)连通,并用设置于所述污泥回流管(92)上的污泥回流阀(93)控制污泥的回流;所述排泥管(94)位于所述污泥回流管(92)的外侧设有可将污泥排出所述无动力回流一体化污泥处理装置的排泥阀(9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区(1)与所述缺氧区(2)之间通过挡板(11)进行分隔,所述挡板(11)与所述隔板(5)之间形成的通道形成所述厌氧区(1)的厌氧液流出口;所述缺氧区(2)与所述好氧区(3)之间设有以引流板支柱(31)支撑的引流板(32)。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4)包括能加速颗粒物质沉淀的斜管填料(41),位于所述斜管填料(41)下端、收集污泥的污泥斜斗(52),设置于所述斜管填料(41)上部的出水堰(43),和将所述出水堰(43)的清水进行收集的清水区,所述清水区设有出水管(44)。

  说明书

  一种无动力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动力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危机及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各类污水废水的排放量大幅增加,严重危险水体环境,水污染的治理已成为国内外环保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污水的处理模式分为集中处理模式和分散处理模式,其中,城市污水采用集中处理模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以灵活、简便和高效的分散处理模式更加契合农村污水处理的特点。

  中国专利文献CN205152014U公开了一种高效集成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所述硝化液回流机构,还包括将所述好氧区中的混合液回流至所述缺氧区中、并使之与所述厌氧区流出的厌氧液混合的硝化液回流机构,所述硝化液回流机构通过爆气所述混合液提升翻越所述好氧区与所述缺氧区的隔板回流至所述缺氧区;但所述硝化液回流机构需要通过连续不断的爆气使硝化液和小量的污泥通过隔板,利用动力设备使硝化液和小部分的污泥实现回流,工作成本高,效率低,也易造成能源的浪费,并且回流的混合液量有限。

  基于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203653329U公开了活性污泥法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沉淀区底部的沉淀底板呈倾斜状,与好氧区连通,上述装置只实现了污泥的无动力回流,但无法使硝化液的回流,不能对硝化液进行反复的脱氮,使污水的含氮量到达标准值,且设备小,无法对大量的污水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对污泥和硝化液的回流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实现污泥和硝化液的无动力回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无法实现对污泥和硝化液无动力回流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实现混合液无动力回流,效率高,并能调节反硝化路径的无动力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一种无动力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所述好氧区和沉淀区设置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的上部,所述厌氧区和缺氧区设置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的下部,所述上部和下部通过水平设置的隔板隔开,位于下部的所述缺氧区与位于上部的所述好氧区通过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内侧流道连通,所述隔板上设有连接所述好氧区和所述缺氧区的至少一个导流开关装置,所述好氧区的混合液在所述导流开关装置打开状态下利用重力作用通过所述导流开关装置回流至所述缺氧区形成循环混合液。

  优选的,所述导流开关装置包括设于所述隔板上的导流口,以及可打开和关闭所述导流口的导流板。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通过铰链连接于所述导流口,可旋转打开或关闭所述导流口。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上连接有锁链,通过向上拉动所述锁链能够旋转打开所述导流板。

  优选的,所述隔板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导流开关装置,两个所述导流开关装置包括相对靠近所述沉淀区的第一导流开关装置和相对远离所述沉淀区的第二导流开关装置。

  优选的,所述好氧区的所述隔板上设有微孔曝气管,所述微孔爆气管被所述第一导流开关装置和第二导流开关装置分隔成三个区域,所述微孔曝气管在三个区域内的安装密度沿水流方向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微孔曝气管的安装密度比为5:3:2。

  优选的,所述沉淀区与所述厌氧区之间设有泥水混合区,所述泥水混合区分别与所述厌氧区和沉淀区通过穿孔板和隔板进行分隔。

  优选的,所述泥水混合区设有文丘里管构造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中间较细部分通过污泥回流管与位于所述沉淀区底端的排泥管连通,并用设置于所述污泥回流管上的污泥回流阀控制污泥的回流;所述排泥管位于所述污泥回流管的外侧设有可将污泥排出所述无动力回流一体化污泥处理装置的排泥阀。

  优选的,所述厌氧区与所述缺氧区之间通过挡板进行分隔,所述挡板与所述隔板之间形成的通道形成所述厌氧区的厌氧液流出口;所述缺氧区与所述好氧区之间设有以引流板支柱支撑的引流板。

  优选的,所述沉淀区包括能加速颗粒物质沉淀的斜管填料,位于所述斜管填料下端、收集污泥的污泥斜斗,设置于所述斜管填料上部的出水堰,和将所述出水堰的清水进行收集的清水区,所述清水区设有出水管。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无动力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隔板上设有连接好氧区和缺氧区的至少一个导流开关装置,好氧区的混合液在导流开关装置打开状态下利用重力作用通过导流开关装置回流至缺氧区形成循环混合液;上述污水处理装置通过导流开关装置使得好氧区与缺氧区连通,因为好氧区位于缺氧区的上部,可通过导流开关装置使好氧区的混合液只在重力作用下回流到缺氧区内,实现了混合液的无动力回流,即实现了污泥和硝化液的无动力回流;另外,当导流开关装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使用者可根据污水处理装置的进水含氮量和出水含氮量的浓度,开启或闭合不同的导流开关装置,增加或减少混合液在缺氧区内反硝化距离,即调节混合液的反硝化路径,实现污水中的总氮的完全除去。

  污水中的氮类污染物在好氧区中经过硝化菌的硝化作用转化为硝态氮,而硝化作用只是转化了氮的形态,还未真正出去污水中的但,需要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使水中的总氮达标,本发明利用导流开关装置直接将好氧区的硝化液和污泥无动力回流至缺氧区中,并可通过控制不同导流开关装置的开闭实现反硝化路径的调节,达到总氮去除的目的。

  2.本发明提供的无动力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好氧区的隔板上设有微孔曝气管,微孔爆气管被第一导流开关装置和第二导流开关装置分隔成三部分,曝气管的安装密度沿水流方向逐渐减小;这种结构能增大好氧区内的氧含量,使进入好氧区的缺氧液与好氧区内的生物充分反应。

  3.本发明提供的无动力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沉淀区与厌氧区之间设有泥水混合区;上述泥水混合区是为了保证污泥与污水的充分混合后在进入厌氧区,便于厌氧区对污泥和误会混合液的生化处理。

  4.本发明提供的无动力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泥水混合区设有文丘里管构造的进水管,进水管中间较细部分通过污泥回流管与位于沉淀区底端的排泥管连通,并用设置于污泥回流管上的污泥回流阀门控制污泥的回流;排泥管位于所述污泥回流管的外侧设有可将污泥排出所述无动力回流一体化污泥处理装置的排泥阀门;上述结构利用进水管的文丘里管结构(两端粗中间细),水流由粗管部分进入细管部分流速增大,产生负压,从而将排泥管中的污泥通过污泥回流管吸入到泥水混合区中,能使沉淀区的污泥重新回到设备生化区的前端,保证设备的生物量。

  5.本发明提供的无动力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厌氧区与缺氧区之间通过挡板进行分隔,挡板与隔板之间形成的通道形成厌氧区的厌氧液流出口;厌氧区与缺氧区之间的挡板能避免厌氧区内的厌氧菌进入到缺氧区中,保证厌氧区中厌氧菌的数量。

  6.本发明提供的无动力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沉淀区包括能加速颗粒物质沉淀的斜管填料,位于斜管填料下端、收集污泥的污泥斜斗,设置于所述斜管填料上部的出水堰,和将出水堰的清水进行收集的清水区,清水区设有出水管;上述结构在混合液进入沉淀区后,经过斜管填料使污泥沉降,清水上升,清水顺着水流方向从出水堰溢出,由清水区收集从出水管排出,而污泥则由污泥斜斗收集,可经过排泥管排出或重新回到生化区的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