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污水处理器如何处理污水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2-7 16:21:08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8.04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器及利用该处理器处理污水的方法,该污水处理器包括具有腔体的竖式容器体,所述容器体内的腔体由隔板一隔成好氧区和缺氧区,所述隔板一与容器体底部上表面之间具有物料通道;在所述缺氧区的上部设置有隔板二,所述隔板二与缺氧区除隔板一外的各侧壁围成沉淀区,所述隔板二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并向沉淀区倾斜的隔板三,在缺氧区的与隔板一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向下并向隔板三倾斜的隔板四,在隔板三与隔板四之间具有物料通道,沉淀区的与隔板一相对的侧壁与隔板三底端分离设置,以在两者之间形成物料通道;在所述好氧区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本发明的污水处理器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低,出水水质稳定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腔体的竖式容器体,所述竖式容器体内的腔体由隔板一隔成好氧区和缺氧区,所述隔板一与容器体底部上表面之间具有物料通道;

  在所述缺氧区的上部设置有隔板二,所述隔板二与缺氧区除隔板一外的各侧壁围成沉淀区,所述隔板二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并向沉淀区倾斜的隔板三,在缺氧区的与隔板一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向下并向隔板三倾斜的隔板四,在隔板三与隔板四之间具有物料通道,沉淀区的与隔板一相对的侧壁与隔板三底端分离设置,以在两者之间形成物料通道;

  在所述好氧区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一两端与容器体的侧壁固定,所述隔板一底部与容器体底部上表面分离设置,以在隔板一与容器体底部上表面形成物料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三与隔板二的夹角大于135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四与其所连接的侧壁的夹角大于135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四的底端位于隔板三底端上方,并且距离隔板三一定距离,以在隔板四底端与隔板三之间形成物料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一的顶部高度低于容器体壁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体截面为圆形,内部的腔体截面也为圆形,容器体高度与其腔体直径的比为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二包括圆弧部和两个端部,所述圆弧部两端分别通过其中一个端部与缺氧区除隔板一外的侧壁连接,在缺氧区上部形成沿该侧壁弧形布置的沉淀区;

  和/或,在所述沉淀区的上部设置有收水槽,所述收水槽上设置有出水口;

  和/或,在所述缺氧区上设置有进水口;

  和/或,在沉淀区中设置有填料层。

  9.利用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器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反硝化反应:污水进入到缺氧区中,与从沉淀区中沉淀后进入到缺氧区中的污泥及从好氧区循环到缺氧区中的泥水混合物混合后在缺氧区中在缺氧环境下完成反硝化反应;

  S20、好氧反应:通过步骤S10中反硝化反应后的污水进入好氧区中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

  S30、沉淀分离:将通过步骤S20处理后的污水一部分循环进入到缺氧区中再次进行反硝化反应,一部分进入到沉淀区中进行泥水分离,并对分离出的水进行收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中从好氧区进入到缺氧区中的泥水混合物与从污水处理器外循环到缺氧区中的污水的比为30以上,并且缺氧区中污泥浓度为4~8g/L。

  说明书

  污水处理器及利用该处理器处理污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器及利用该处理器处理污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日益严重,水将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水处理技术的开发和改进。

  污水生物处理工艺是污水处理工艺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又称为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可以分为好氧法和厌氧法等。在好氧生物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利用水中的溶解氧,氧化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进行微生物和水的分离操作,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活性污泥法,在厌氧或缺氧的环境下实现脱氮除磷;在好氧的环境下去除水中的有机物。

  活性污泥法的原理形象说法:微生物"吃掉"了污水中的有机物,这样污水变成了干净的水。它本质上与自然界水体自净过程相似,只是经过人工强化,污水净化的效果更好。

  活性污泥法处理装置一般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曝气池:作为生化反应主体。

  (2)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保证回流污泥,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3)回流系统:维持曝气池的污泥浓度;改变回流比,改变曝气池的运行工况。

  (4)剩余污泥排放系统: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5)供氧系统:主要由供氧曝气风机和专用曝气器构成向曝气池内提供足够的溶解氧。

  上述活性污泥法处理装置存在的问题:

  1、处理装置的各池体体积相对较大;

  2、曝气池内的水流多为推流式,污泥负荷前高后低,进水污染物浓度不能过高;

  3、内循环比小,通常内循环比小于2,抗冲击能力差;

  4、需要设置厌氧、好氧、沉淀、污泥回流等多个构筑物,工艺流程长,设备数量多,设备占地面积大,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的污水处理器。

  本发明的污水处理器,其包括具有腔体的竖式容器体,所述竖式容器体内的腔体由隔板一隔成好氧区和缺氧区,所述隔板一与容器体底部上表面之间具有物料通道;

  在所述缺氧区的上部设置有隔板二,所述隔板二与缺氧区除隔板一外的各侧壁围成沉淀区,所述隔板二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并向沉淀区倾斜的隔板三,在缺氧区的与隔板一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向下并向隔板三倾斜的隔板四,在隔板三与隔板四之间具有物料通道,沉淀区的与隔板一相对的侧壁与隔板三底端分离设置,以在两者之间形成物料通道;

  在所述好氧区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

  可选的,所述隔板一两端与容器体的侧壁固定,所述隔板一底部与容器体底部上表面分离设置,以在隔板一与容器体底部上表面形成物料通道。

  可选的,所述隔板三与隔板二的夹角大于135度;

  和/或,所述隔板四与其所连接的侧壁的夹角大于135度。

  可选的,所述隔板四的底端位于隔板三底端上方,并且距离隔板三一定距离,以在隔板四底端与隔板三之间形成物料通道。

  可选的,所述隔板一的顶部高度低于容器体壁的高度。

  可选的,所述容器体截面为圆形,内部的腔体截面也为圆形,容器体高度与其腔体直径的比为2~5。

  可选的,所述隔板二包括圆弧部和两个端部,所述圆弧部两端分别通过其中一个端部与缺氧区除隔板一外的侧壁连接,在缺氧区上部形成沿该侧壁弧形布置的沉淀区;

  和/或,在所述沉淀区的上部设置有收水槽,所述收水槽上设置有出水口;

  和/或,在所述缺氧区上设置有进水口;

  和/或,在沉淀区中设置有填料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所述的污水处理器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反硝化反应:污水进入到缺氧区中,与从沉淀区中沉淀后进入到缺氧区中的污泥及从好氧区循环到缺氧区中的泥水混合物混合后在缺氧区中在缺氧环境下完成反硝化反应;

  S20、好氧反应:通过步骤S10中反硝化反应后的污水进入好氧区中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

  S30、沉淀分离:将通过步骤S20处理后的污水一部分循环进入到缺氧区中再次进行反硝化反应,一部分进入到沉淀区中进行泥水分离,并对分离出的水进行收集。

  可选的,步骤S10中从好氧区循环到缺氧区中的泥水混合物与从污水处理器外进入到缺氧区中的污水的比为30以上,并且缺氧区中污泥浓度为4~8g/L。

  本发明的污水处理器具有以下优点:

  (1)本污水处理器包括好氧区、缺氧区和沉淀区,好氧区能够作为好氧池,缺氧区能够作为缺氧池,沉淀区能够作为沉淀池,将缺氧、好氧、沉淀功能在同一池体内实现,不仅完成对有机物的彻底去除,简化了处理流程,而且竖式的设计大大降低了构筑物的占地面积;

  (2)容积负荷较传统工艺高,同等条件下,需要的池体容积小;同时省略了二沉池,所以占地和综合投资成本都得到降低;

  (3)通过所述的污水处理器处理污水时,可以采用高循环比及高污泥浓度控制,可充分避免由于来水水质变化造成的系统冲击,保证出水稳定;

  另外,采用本发明的污水处理器,由于处理器内混合液可以高速循环使得处理器内污泥负荷比较平均,微生物平均生长速度水平偏低,导致污泥龄的延长,使得系统可控的污泥浓度增高,微生物数量大,通常污泥浓度可以控制在4~8g/L,而传统工艺只能控制污泥浓度在2~4g/L,因此本发明的污水处理器容积负荷增大,同时抗冲击能力大大增强。

  (4)利用好氧区与缺氧区的巧妙设计使系统利用在好氧区中通过曝气装置提供氧气的同时,也利用空气作为推动力,形成高效节能的空气推流系统,使得好氧区与缺氧区实现了混合液内循环,通过极低能耗实现了高循环比。

  (5)本发明的污水处理器的沉淀区设计在好氧区末端,即缺氧区上部,泥水混合液自流进沉淀区后,清水可以从沉淀区上部收集后外排,沉降的污泥沿沉淀区底部的隔板三及隔板四自行流入缺氧区进水点与进水混合,无需设置污泥回流设备,自动化程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