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水解酸化池水处理系统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2-22 17:23:15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7.27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IPC分类号C02F3/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水解酸化池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水解酸化池及MBR池,调节池的出口通过第一接管与水解酸化池连接,第一接管上设置第一水泵,水解酸化池与MBR池连接,MBR池上设置MBR池出水管,MBR池出水管上设置第二水泵,空气管上分别设置通往调节池、水解酸化池及MBR池的第一、第二及第三空气管,回水管的入口与MBR池出水管连接,回水管上分别设置通往调节池与水解酸化池的第一回水管与第二回水管。本系统将处理后的合格排放水,连接管道到达水解酸化池和调节池,在调节池和水解酸化池的污水浓度过高,不易快速的进行处理时,使用处理后的排放水至两个水池内,稀释污水浓度,使污水可以快速的进行反应,加快污水处理的速度和连续性,同时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有效运行。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解酸化池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1)、水解酸化池(2)以及MBR池(2a),调节池(1)的出口通过第一接管(21)与水解酸化池(2)连接,第一接管(21)上设置第一水泵,水解酸化池(2)与MBR池(2a)连接,MBR池(2a)上设置MBR池出水管(22),MBR池出水管(22)上设置第二水泵,空气管(3)上分别设置通往调节池(1)、水解酸化池(2)以及MBR池(2a)的第一空气管(31)、第二空气管(32)及第三空气管(3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水管(4),回水管(4)的入口与MBR池出水管(22)连接,回水管(4)上分别设置通往调节池(1)与水解酸化池(2)的第一回水管(41)与第二回水管(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解酸化池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水解酸化池(2)与MBR池(2a)为并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解酸化池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及第三空气管(31,32,33)的出口分别设置在调节池(1)、水解酸化池(2)及MBR池(2a)靠近底部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解酸化池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回水管(4)上设置主阀,第一回水管(41)上设置第一调节阀,第二回水管(42)上设置第二调节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解酸化池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回水管(41)与第二回水管(42)的出口处可拆卸连接有出水结构(5),出水结构(5)包括内筒体(51),内筒体(51)的顶端与底端分别设置第一封盖与第二封盖,第一封盖上设置带螺纹的接口,内筒体(51)下部设置若干内出水孔,内出水孔呈收口锥状,还包括外筒体(52),外筒体(52)的顶端与底端分别设置第三封盖与第四封盖,第四封盖与外筒体(52)为可拆卸连接,内筒体(51)的下部穿过第三封盖,并置于外筒体(52)内,外筒体(52)上设置若干外出水孔,外出水孔呈收口锥状。

  说明书

  水解酸化池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解酸化池水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水解酸化池,即通过酸化水解将水中的高分子、难易处理的物质改性、驯化,以便生化处理达到更高的取出水平。内设半软性填料,使生物附着于填料表面,再通过污泥回流保证污泥浓度。内设有曝气装置,令活性污泥与废水有效接触。现有的水解酸化池水处理系统包括依序连接的调节池、水解酸化池及MBR池,调节池、水解酸化池及MBR池分别设有气管,该系统中由于调节池与水解酸化池中易出现污水浓度过高从而影响污水处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有效调节调节池与水解酸化池污水浓度进而提高反应效率的水解酸化池水处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水解酸化池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水解酸化池以及MBR池,调节池的出口通过第一接管与水解酸化池连接,第一接管上设置第一水泵,水解酸化池与MBR池连接,MBR池上设置MBR池出水管,MBR池出水管上设置第二水泵,空气管上分别设置通往调节池、水解酸化池以及MBR池的第一空气管、第二空气管及第三空气管,还包括回水管,回水管的入口与MBR池出水管连接,回水管上分别设置通往调节池与水解酸化池的第一回水管与第二回水管。

  作为优选,水解酸化池与MBR池为并排设置。

  作为优选,第一、第二及第三空气管的出口分别设置在调节池、水解酸化池及MBR池靠近底部的位置。

  作为优选,回水管上设置主阀,第一回水管上设置第一调节阀,第二回水管上设置第二调节阀。

  作为优选,第一回水管与第二回水管的出口处可拆卸连接有出水结构,出水结构包括内筒体,内筒体的顶端与底端分别设置第一封盖与第二封盖,第一封盖上设置带螺纹的接口,内筒体下部设置若干内出水孔,内出水孔呈收口锥状,还包括外筒体,外筒体的顶端与底端分别设置第三封盖与第四封盖,第四封盖与外筒体为可拆卸连接,内筒体的下部穿过第三封盖,并置于外筒体内,外筒体上设置若干外出水孔,外出水孔呈收口锥状。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将处理后的合格排放水,连接管 道到达水解酸化池和调节池,在调节池和水解酸化池的污水浓度过高,不易快速的进行处理时,使用处理后的排放水至两个水池内,稀释污水浓度,使污水可以快速的进行反应,加快污水处理的速度和连续性,同时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有效运行。

  (2)回水管上设置的主阀及流量计调节阀可实现对回水管的开闭以及流量精确调节。

  (3)第一回水管与第二回水管上设置的出水结构有效防止杂质堵塞回水管出口,收口锥状的内外出水孔进一步防止杂质进入出口位置,同时提高出水结构出水的速率,提高各反应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