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7.20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IPC分类号C02F3/34
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有效提高菌种存活率的污水处理剂。本发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淀粉45‑65份,活性炭20‑40份,聚丙烯酸钠1‑6份,菌剂1‑3份,胰蛋白胨2‑10份,植物蛋白胨1‑3份,氯化钠1‑2份,水200‑400份;还具有海绵结构,海绵结构为粒径不大于1cm的颗粒,该海绵结构的体积占总体积的30‑50%。本发明具有降低药耗成本、减少污泥量、增加水污染物质处理效率和提高水污染处理效果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有效提高菌种存活率的污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淀粉45-65份,活性炭20-40份,聚丙烯酸钠1-6份,菌剂1-3份,胰蛋白胨2-10份,植物蛋白胨1-3份,氯化钠1-2份,水200-400份;
还具有海绵结构,海绵结构为粒径不大于1cm的颗粒,该海绵结构的体积占总体积的30-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菌种存活率的污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结构中包括碳海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菌种存活率的污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50-60份,活性炭25-35份,聚丙烯酸钠1-3份,菌剂1-2份,胰蛋白胨2-8份,植物蛋白胨1-3份,氯化钠1-2份,水230-30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菌种存活率的污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55-58份,活性炭28-30份,聚丙烯酸钠2-3份,菌剂1份,胰蛋白胨3-5份,植物蛋白胨1-2份,氯化钠1份,水250-26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菌种存活率的污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结构的体积占总体积的42-45%。
说明书
一种有效提高菌种存活率的污水处理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剂,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有效提高菌种存活率的污水处理剂。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剂顾名思义就是在污水处理时需要用到的一种添加剂,像聚丙烯酰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非离子、两性离子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等在不同用途中都可以做为污水处理剂使用。
水处理的方法有很多,但现有的水处理方法有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物理处理法是最简单的水处理法,其通过物理分离作 用回收污水中的不溶解的悬浮污染物,物理处理法只能处理一些简单的废 水处理,但处理很不完全,难以达到排放标准;化学处理法导致药耗很大、污泥量极大;生物处理法是通过微生物代谢使污水中的污染物溶解,但该方法投资大,运行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均存在缺陷的问题,提供降低药耗成本、减少污泥量、增加水污染物质处理效率和提高水污染处理效果的一种有效提高菌种存活率的污水处理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有效提高菌种存活率的污水处理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淀粉45-65份,活性炭20-40份,聚丙烯酸钠1-6份,菌剂1-3份,胰蛋白胨2-10份,植物蛋白胨1-3份,氯化钠1-2份,水200-400份;
还具有海绵结构,海绵结构为粒径不大于1cm的颗粒,该海绵结构的体积占总体积的30-50%。
进一步,所述海绵结构中包括碳海绵。由于碳海绵只具有吸油性,不具有吸水性,通过改变碳海绵在本发明中的体积,进而有效改变本发明的密度,有效改变本发明污水处理剂在水体中受到的浮力。所以,通过改变碳海绵的体积比例能有效改变本发明污水处理剂在水体中的悬浮高度,采用不同体积比例碳海绵的污水处理剂运用到一个污水处理池中,能有效提高水污染的处理效果。并且添加入水体相应高度位置处相应污染源的处理菌剂,能极大地提高水污染的处理效果。同时,本发明中的海绵结构还可回收利用,极大地节约成本。
进一步,所述淀粉50-60份,活性炭25-35份,聚丙烯酸钠1-3份,菌剂1-2份,胰蛋白胨2-8份,植物蛋白胨1-3份,氯化钠1-2份,水230-300份。
更进一步地,所述淀粉55-58份,活性炭28-30份,聚丙烯酸钠2-3份,菌剂1份,胰蛋白胨3-5份,植物蛋白胨1-2份,氯化钠1份,水250-260份。
优选地,所述海绵结构的体积占总体积的42-4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有降低药耗成本、减少污泥量、增加水污染物质处理效率和提高水污染处理效果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