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辐流式双区沉淀池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3-5 10:44:31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7.20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IPC分类号C02F3/12

  摘要

  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专用辐流式双区沉淀池,包括池体、进水系统、排水系统、排泥系统和控制系统,池体朝向中心向下倾斜,并以池体中心划分内环区域和外环区域,所述内环区域为Ⅱ区域,所述外环区域为I区域;进水系统包括池体中心进水井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池体中心进水井的下部入口连通;排泥系统包括设在池体中心的两个集泥井和池体中心底部的两个排泥管,两个集泥井分别对应收集两个池体区域的污泥,集泥井的底部与排泥管连通,I区域的排泥管接污泥浓缩池,Ⅱ区域的排泥管接污泥回流管;排水系统包括池体最外侧排水口和排水管,所述排水口与排水管连通。本发明有效区分污泥、有利于好氧污泥的颗粒化。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的辐流式双区沉淀池,包括池体、进水系统、排水系统、排泥系统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体朝向中心向下倾斜,并以池体中心划分内环区域和外环区域,所述内环区域为Ⅱ区域,所述外环区域为I区域;所述的进水系统包括池体中心进水井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池体中心进水井的下部入口连通;所述的排泥系统包括设在池体中心的两个集泥井和池体中心底部的两个排泥管,所述的两个集泥井分别对应收集两个池体区域的污泥,集泥井的底部与排泥管连通,所述的I区域的排泥管接污泥浓缩池,所述的Ⅱ区域的排泥管接污泥回流管;所述的排水系统包括池体最外侧排水口和排水管,所述排水口与排水管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的辐流式双区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泥系统还包括两套排泥装置,所述的排泥装置包括设置在沉淀池上部的可旋转式桁架、设置在沉淀池底部的刮泥板以及两者的连接杆,所述的I区域和Ⅱ区域分别设置一套排泥装置。

  说明书

  用于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的辐流式双区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辐流式双区沉淀池。

  背景技术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是一种新型废水处理技术,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高污泥浓度,可承受高有机负荷、有毒有害物质、冲击负荷等,在废水处理领域正得到较多的关注。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复杂,包含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相互作用,一般形成过程可看作是在一定的流体动力学、选择压等条件下,微生物自固定作用形成的生物体聚集现象。

  目前的研究基本上集中在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反应器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SBR反应器采用间歇式运行方式,泥水分离在同一反应器中进行。目前对连续进水模式下实现好氧颗粒污泥的报道还不多,沉淀池作为连续流工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作用。传统的幅流式沉淀池对沉淀污泥进行统一收集处理,没有区分污泥,使得回流污泥的质量不能很好控制,不利于好氧污泥的颗粒化。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幅流式沉淀池对沉淀污泥进行统一收集处理时没有区分污泥、不利于好氧污泥的颗粒化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区分污泥、有利于好氧污泥的颗粒化的用于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的辐流式双区沉淀池。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的辐流式双区沉淀池,包括池体、进水系统、排水系统、排泥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的池体朝向中心向下倾斜,并以池体中心划分内环区域和外环区域,所述内环区域为Ⅱ区域,所述外环区域为I区域;所述的进水系统包括池体中心进水井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池体中心进水井的下部入口连通;所述的排泥系统包括设在池体中心的两个集泥井和池体中心底部的两个排泥管,所述的两个集泥井分别对应收集两个池体区域的污泥,集泥井的底部与排泥管连通,所述的I区域的排泥管接污泥浓缩池,所述的Ⅱ区域的排泥管接污泥回流管;所述的排水系统包括池体最外侧排水口和排水管,所述排水口与排水管连通。

  进一步,所述的排泥系统还包括两套排泥装置,所述的排泥装置包括设置在沉淀池上部的可旋转式桁架、设置在沉淀池底部的刮泥板以及两者的连接杆,所述的I区域和Ⅱ区域分别设置一套排泥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为:辐流式沉淀池泥水分离的特点是污泥沉淀区域与污泥的轻重成反比,即重污泥沉淀在靠近进水中心区域,轻污泥沉淀在远离进水中心区域;好氧污泥的颗粒化需要不断的保留重污泥而排出轻污泥,双区式辐流式沉淀池可以进行污泥的选择,从而促进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同时可以选择将成形的好氧颗粒污泥重新选择回流回生化池,保证好氧颗粒污泥系统的稳定。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对沉淀污泥进行有效选择;(2)辅助促进连续流模式下的好氧污泥颗粒化,并保持好氧颗粒污泥系统的稳定;(3)实施简单,改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