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5.30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它包括格栅井,其内部设置有格栅;格栅井右端设置有厌氧池,厌氧池右端设置有絮凝池,絮凝池右端设置有沉淀池,沉淀池右端设置有过渡池,过渡池右下端设置有鹅卵石层,鹅卵石层上设置有砂粒层,砂粒层上端设置散装秸秆层,散装秸秆层上端设置有有淤泥层,淤泥层上种植有植物;鹅卵石层右端设置有净化池,净化池与鹅卵石层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净化池上设置有排水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结构简单,建设周期短,造价低,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分散水污染问题,同时可以对污染物进行分解并转化成种植肥料,节约资源,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格栅井(27),其内部设置有格栅(1);所述格栅井(27)右端设置有厌氧池(3),厌氧池(3)右端设置有絮凝池(6),絮凝池右端设置有沉淀池(9),沉淀池(9)右端设置有过渡池(26),过渡池(26)右下端设置有鹅卵石层(17),鹅卵石层(17)上设置有砂粒层(13),砂粒层(13)上端设置散装秸秆层(12),散装秸秆层(12)上端设置有有淤泥层(11),淤泥层(11)上种植有植物(10);所述鹅卵石层(17)右端设置有净化池(15),净化池(15)与鹅卵石层(17)之间通过连接管(16)连接,净化池(15)上设置有排水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井(27)与厌氧池(3)之间设置有提水管(25),提水管(25)上设置有水泵(2);所述提水管(25)进水口设置在格栅井(27)底部,出水口设置在厌氧池(3)的上端;所述厌氧池(3)内位于提水管(25)出水口下端设置有捆绑秸秆层(4);所述捆绑秸秆层(4)下端设置有支撑网体(5);所述支撑网体(5)下端设置有悬挂组合填料(23);所述悬挂组合填料(23)下端设置有防堵网体(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捆绑秸秆层(4)包括网体(401)与秸秆(402);所述秸秆(402)设置在网体(401)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6)内设置有反应筒(19),反应筒(19)内设置有搅拌器(7);所述反应筒(19)底部设置有絮凝池进水管(20);所述厌氧池(3)底部设置有厌氧池出水管(21);所述厌氧池出水管(21)下端连接有絮凝剂添 加管(22),絮凝剂添加管(22)右端与絮凝池进水管(20)连接,絮凝池进水管(20)上设置有水泵(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9)内设置有刮泥器(8);所述沉淀池(9)底部设置有排泥管(18),排泥管(18)上连接有水泵(2)。
说明书
一种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现在还基本处于“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现状。随着环境保护部制定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规定(试行)》的推广与实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得到重视与治理。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村庄污染治理还处于空白,其中由于水资源短缺及地下水资源污染问题的增多,而使农村污水治理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年产生90多亿吨,而如此巨大的污水量,由于绝大部分农村没有基本或较完善的污水收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而不能得到有效处理,从而使得污水任意分散排放。
根据统计,我国96%以上的村镇尚无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且乡镇处理率<1%。同时,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与落后的农村环境治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因此,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结构简单,建设周期短,造价低,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分散水污染问题,同时可以对污染物进行分解并转化成种植肥料,节约资源,具有较 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格栅井(27),其内部设置有格栅(1);所述格栅井(27)右端设置有厌氧池(3),厌氧池(3)右端设置有絮凝池(6),絮凝池右端设置有沉淀池(9),沉淀池(9)右端设置有过渡池(26),过渡池(26)右下端设置有鹅卵石层(17),鹅卵石层(17)上设置有砂粒层(13),砂粒层(13)上端设置散装秸秆层(12),散装秸秆层(12)上端设置有有淤泥层(11),淤泥层(11)上种植有植物(10);所述鹅卵石层(17)右端设置有净化池(15),净化池(15)与鹅卵石层(17)之间通过连接管(16)连接,净化池(15)上设置有排水管(14)。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井(27)与厌氧池(3)之间设置有提水管(25),提水管(25)上设置有水泵(2);所述提水管(25)进水口设置在格栅井(27)底部,出水口设置在厌氧池(3)的上端;所述厌氧池(3)内位于提水管(25)出水口下端设置有捆绑秸秆层(4);所述捆绑秸秆层(4)下端设置有支撑网体(5);所述支撑网体(5)下端设置有悬挂组合填料(23);所述悬挂组合填料(23)下端设置有防堵网体(24)。
进一步的,所述捆绑秸秆层(4)包括网体(401)与秸秆(402);所述秸秆(402)设置在网体(401)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絮凝池(6)内设置有反应筒(19),反应筒(19)内设置有搅拌器(7);所述反应筒(19)底部设置有絮凝池进水管(20);所述厌氧池(3)底部设置有厌氧池出水管(21);所述厌氧池出水管(21)下端连接有絮凝剂添加管(22),絮凝剂添加管(22)右端与絮凝池进水管(20)连接,絮凝池进水管(20)上设置有水泵(2)。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9)内设置有刮泥器(8);所述沉淀池(9)底部设置有排泥管(18),排泥管(18)上连接有水泵(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厌氧池内设置有捆绑秸秆层,该结构秸秆被包裹网体内,使秸秆不会散落,方便放入及取出,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在厌氧池内发酵转换成营养物被秸秆吸收,使捆绑秸秆层转换成为有机肥,可供给农作物栽培,节约了资源。
2、防堵网体对厌氧池内的杂质进行阻隔,防止一些杂碎秸秆进入水泵内造成堵塞,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3、通过在絮凝池内添加絮凝剂可以有效将有机体进行絮凝,搅拌器可以加速絮凝,絮凝物在沉淀池进行沉淀,沉淀池内的刮泥器将沉淀物进行刮除,通过排泥管排除,排除的絮凝物可以作为肥料使用,节约了能源。
4、设置有鹅卵石层、砂粒层、散装秸秆层、淤泥层,在淤泥层上栽培植物,这种多层结构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又能保证植物的营养,其营养的供应具有良好的连续性,使植物种植不需要额外施肥,使农民节省了施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