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脱硫废水浓缩处理技术及方法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3-16 16:01:47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2.05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IPC分类号C02F9/10; C02F101/2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脱硫废水浓缩处理装置及方法。能够实现脱硫废水的浓缩和回用,并且运行和处理成本大幅降低。装置包括:一软化除重池组;与所述预处理池组连通的一换热池;与所述热交换池连通的一膜蒸馏系统,包括一蒸汽出口;与所述蒸汽出口连通的一冷凝器;与所述冷凝器的凝水出口连通的一产水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脱硫废水进入软化除重池组,使脱硫废水中钙、镁离子和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并实现泥水分离,得到软化废水;2)软化废水进入换热池加热升温;3)升温后的软化废水进入膜蒸馏系统,得到浓缩废水及水蒸汽;4)所述水蒸气经过冷凝器冷凝后进入产水池。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脱硫废水浓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软化除重池组;

  与所述预处理池组连通的一换热池;

  与所述热交换池连通的一膜蒸馏系统,包括一蒸汽出口;

  与所述蒸汽出口连通的一冷凝器;

  与所述冷凝器的凝水出口连通的一产水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废水浓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除重池组包括:依次连通的一软化除重池、混凝池及一澄清池;与所述澄清池与所述换热池连通;所述软化除重池设有一第一加药管路;所述混凝池设有一第二加药管路;所述软化除重池、混凝池及澄清池的底部均与一排泥管道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废水浓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除重池和混凝池均设有液混装置;所述软化除重池、混凝池及澄清池的底部均为斗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废水浓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池与所述换热池连通还设有一过滤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废水浓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池的热工质选自一电厂热烟气和/或热排水;所述冷凝器的冷工质选自一冷却塔中的冷却水和/或空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废水浓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换热池及膜蒸馏系统之间一第一真空泵和/或设置于所述产水池的末端的一第二真空泵。

  7.基于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装置的脱硫废水浓缩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脱硫废水进入软化除重池组,使脱硫废水中钙、镁离子和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并实现泥水分离,得到软化废水;

  2)软化废水进入换热池加热升温;

  3)升温后的软化废水进入膜蒸馏系统,得到浓缩废水及水蒸汽;

  4)所述水蒸气经过冷凝器冷凝后进入产水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脱硫废水浓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脱硫废水进入软化除重池组,使脱硫废水中钙、镁离子和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并实现泥水分离包括:

  1-1)脱硫废水进入软化除重池,向软化除重池内投加一组合药剂并搅拌,使软化除重池内pH值为9~11.5,令脱硫废水中钙、镁浓度分别降低至10mg/L和20mg/L以下,得到除重废水;

  1-2)除重废水进入混凝池,向混凝池内投加絮凝剂和助凝剂并搅拌后,进入澄清池进行沉淀后,实现泥水分离,得到软化废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脱硫废水浓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软化废水进入换热池加热升温至35~95℃。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脱硫废水浓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升温后的软化废水进入膜蒸馏系统,得到的浓缩废水含盐量大于15%。

  说明书

  一种脱硫废水浓缩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硫废水浓缩处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燃煤发电在我国能源供给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保护大气环境,近年来我国大多数电厂采用了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用以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采用前述脱硫技术会产生大量的脱硫废水,燃煤电厂的湿法脱硫废水成分复杂,含有高浓度悬浮物、过饱和的亚硫酸盐、氯离子、硫酸盐以及多种重金属。

  目前,脱硫废水主要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部分指标达标困难,即使达标处理后,由于废水中大量的硫酸盐和氯化物的存在,出水含盐量仍高达2%~4%,很难重复利用,外排后还会引起地表水和土壤生态破坏,引起二次污染。因此,开发经济高效的脱硫废水浓缩处理工艺,不仅可以回收大部分水资源,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后脱硫废水体积,减小后续处理负荷。

  现有的脱硫废水的回用和浓缩处理工艺中,最常见的为反渗透浓缩法。由于反渗透工艺对进水要求非常严格,同时需要高压设备,因此造成该工艺系统复杂,运行成本高。膜蒸馏(MD)技术是一种高效的膜分离技术,是通过控制废水温度,以疏水性微孔膜为分离介质,以膜两侧蒸汽压差为传质推动力,实现废水浓缩和纯水回收的过程,MD技术与传统膜分离技术相比具有众多优点,如对盐的截留效率极高,对绝大多数非挥发性物质具有近100%截留效率,以及对进水水质要求低、操作条件温和(不需要高压设备)、运行维护方便、不容易发生膜污染和能耗比传统蒸发低等。此外,膜蒸馏对废水中含盐量变化适应性强,理论上只要溶质不饱和析出,膜组件都可以正常运行。在有余热可以利用的条件下,膜蒸馏系统的能耗要比反渗透低得多,并且可以得到很高的浓缩倍数。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的方法》(CN104591466A)和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回用的方法》(CN104743732A)中各公开了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的方法,采用电絮凝+膜蒸馏工艺处理脱硫废水。但上述两篇文件中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点:(1)脱硫废水中含有大量钙离子和镁离子,而膜蒸馏系统需要对废水进行加热处理,很容易产生结垢而引起膜污染,因此必须经过软化处理后才能进入膜蒸馏系统,而电絮凝法不能去除废水中的钙镁硬度,不能保证后续膜蒸馏工艺的正常运行;(2)采用常温常压操作,实际电厂脱硫废水经过电絮凝处理后,温度只有35℃左右,采用膜蒸馏工艺很难实现较高膜通量,将大大增加投资和运行成本;(3)未对膜蒸馏进出水相关标准进行限定,可行性不强;(4)未对废水中汞进行去除,将造成最终结晶盐含有汞污染物,影响结晶盐处置。

  为了避免环境污染和回收水资源,鉴于现存脱硫废水浓缩工艺的缺点和不足,开发新型脱硫废水浓缩处理装置及方法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硫废水浓缩处理装置及方法。能够实现脱硫废水的浓缩和回用,并且运行和处理成本大幅降低。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脱硫废水浓缩处理装置,包括:

  一软化除重池组;

  与所述预处理池组连通的一换热池;

  与所述热交换池连通的一膜蒸馏系统,包括一蒸汽出口;

  与所述蒸汽出口连通的一冷凝器;

  与所述冷凝器的凝水出口连通的一产水池。

  进一步地,所述软化除重池组包括:依次连通的一软化除重池、混凝池及一澄清池;与所述澄清池与所述换热池连通;所述软化除重池设有一第一加药管路;所述混凝池设有一第二加药管路;所述软化除重池、混凝池及澄清池的底部均与一排泥管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软化除重池和混凝池均设有液混装置;所述软化除重池、混凝池及澄清池的底部均为斗状。

  进一步地,所述澄清池与所述换热池连通还设有一过滤器。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池的热工质选自一电厂热烟气和/或热排水;所述冷凝器的冷工质选自一冷却塔中的冷却水和/或空气。

  进一步地,所述膜蒸馏系统选自直接接触式膜蒸馏系统、气扫式膜蒸馏系统或气隙式膜蒸馏系统。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换热池及膜蒸馏系统之间一第一真空泵和/或设置于所述产水池的末端的一第二真空泵。

  基于前述装置的脱硫废水浓缩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脱硫废水进入软化除重池组,使脱硫废水中钙、镁离子和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并实现泥水分离,得到软化废水;

  2)软化废水进入换热池加热升温;

  3)升温后的软化废水进入膜蒸馏系统,得到浓缩废水及水蒸汽;

  4)所述水蒸气经过冷凝器冷凝后进入产水池。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脱硫废水进入软化除重池组,使脱硫废水中钙、镁离子和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并实现泥水分离包括:

  1-1)脱硫废水进入软化除重池,向软化除重池内投加一组合药剂并搅拌,使软化除重池内pH值为9~11.5,令脱硫废水中钙、镁浓度分别降低至10mg/L和20mg/L以下,得到除重废水;

  1-2)除重废水进入混凝池,向混凝池内投加絮凝剂和助凝剂并搅拌后,进入澄清池进行沉淀后,实现泥水分离,得到软化废水。

  进一步地,步骤2)中软化废水进入换热池加热升温至35~95℃。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升温后的软化废水进入膜蒸馏系统,得到的浓缩废水含盐量大于15%。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废水只需通过一次膜蒸馏,出水水质即可达到排放和回用标准。不仅可以回收水资源,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同时如果采用零排放处理,可以有效减小后续零排放处理负荷。此外,能够利用电厂余热为膜蒸馏系统热源,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同时可以降低烟气温度,减少脱硫吸收塔内耗水量,以及减少向环境排放热量。综上,本发明具有流程简单、产水水质好、浓缩倍数高、易于与其他工艺相结合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