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12.09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IPC分类号C02F1/52; C02F1/56; C02F103/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聚污水的化学处理方法。本发明化学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向含聚污水中加入阳离子型清水剂,并混合均匀;2)向步骤1)处理后的污水中加入非离子型清水剂,并混合均匀;3)向步骤2)处理后的污水汇总加入弱阳离子型清水剂,并混合均匀,即实现对所述含聚污水的净化。本发明提供的“分级加入、组合处理”方法实现了清水剂功能特点和污水性质的优化匹配,各级药剂效果得到充分发挥、协同增效,具有如下优点:(1)清水、除油效果优于单用某一种药剂和复配多种药剂;(2)药剂使用量较单一药剂或复配药剂大幅降低;(3)分阶段加入避免了各药剂间的相互干扰;(4)不改变原有的污水处理流程,与现场工艺的适应性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聚污水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向含聚污水中加入阳离子型清水剂,并混合均匀;
2)向步骤1)处理后的污水中加入非离子型清水剂,并混合均匀;
3)向步骤2)处理后的污水汇总加入弱阳离子型清水剂,并混合均匀,即实现对所述含聚污水的净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人工摇晃或机械振荡的条件下混合均匀,所述人工摇晃或机械振荡的时间为30s~2min;
步骤2)中,在人工摇晃或机械振荡的条件下混合均匀,所述人工摇晃或机械振荡的时间为30s~2min;
步骤3)中,在人工摇晃或机械振荡的条件下混合均匀,所述人工摇晃或机械振荡的时间为30s~1min;
步骤1)、步骤2)和步骤3)均在40℃~80℃的条件下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阳离子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基-丙烯酰氧乙基) 三甲基氯化铵中至少一种;
所述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数均分子量为600万~1000万,阳离子度为30%~40%;
所述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数均分子量为30万~60万,阳离子度为 30%~40%;
所述聚(丙烯酰胺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数均分子量为600万~800 万,阳离子度为30%~40%;
所述阳离子型清水剂的使用量为30mg/L~120mg/L所述含聚污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非离子型清水剂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醚和/或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共聚物;
所述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醚的数均分子量为1万~10万;
所述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万~10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型清水剂的使用量为30mg/L~100mg/L所述含聚污水。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弱阳离子型清水剂为弱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弱阳离子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弱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中至少一种;
所述弱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数均分子量为300万~600万,阳离子度为15%~25%;
所述弱阳离子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数均分子量为20万~30万,阳离子度为 15%~25%;
所述弱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数均分子量为100 万~300万,阳离子度为15%~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弱阳离子型清水剂的使用量为10mg/L~50mg/L所述含聚污水。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型清水剂、所述非离子型清水剂和所述弱阳离子型清水剂的总使用量为 120mg/L~200mg/L所述含聚污水。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聚污水的含油量为500mg/L~4000mg/L,含聚量为30mg/L~450mg/L。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含聚污水中加入所述阳离子型清水剂之前,将所述含聚污水置于40℃~80℃的水浴中保温 0.5小时~2小时。
说明书
一种含聚污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聚污水的化学处理方法,属于石油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技术,聚合物驱在各大油田得到了推广应用。驱油聚合物注入地下经剪切、水解后随油水一同产出,产生了大量的含聚污水。污水中阴离子聚合物的存在一方面增加了污水的粘度,油滴聚并困难,难以沉降去除,导致含油量和悬浮物含量很高;另一方面聚合物吸附在油水界面,使得油水界面膜强度和界面电荷增强,油水乳化程度高,油水界面难以破坏,造成油水分离困难。
为解决含聚污水处理后回注及外排水质达标的问题,基于油田在用工艺流程设备,配合使用高效清水剂(或称絮凝剂)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国内外报道的含聚污水用清水剂种类很多,从药剂的组成上分类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单一组分清水剂,即只有一种类型和结构的组分。另一类是复配型清水剂,即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结构的组分。上述两类清水剂不管是单一药剂还是复配之后得到的综合药剂,加药方式均为一次性加入到采出液中实现油水的分离,只是在流程中的加药点略有不同。由于聚合物驱采出污水含油量高、乳化油珠粒径小,且悬浮固体颗粒含量高,一次性加药的方式导致清水剂的消耗量很大,药剂的效果无法得到充分体现。特别是对于复配型清水剂,各组分的作用机理和处理对象有所不同,一次性加药方式无法实现各组分的机理互补和效果协同。因此,针对组分复杂的含聚污水,药剂的加药方式和药剂选取的机理组合方式也至关重要,目前尚无针对此方面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聚污水化学处理方法,本发明利用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清水剂,根据各自的功能特点和污水含油量的高低,分阶段适时加入,改变以往一次性加入的加药方式,实现不同药剂的分级加入、组合处理,充分发挥每一种清水剂的效果,在起到除油和净水效果的同时,大幅度降低药剂消耗量,节约药剂成本。
本发明所提供的含聚污水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向含聚污水中加入阳离子型清水剂,并混合均匀;
2)向步骤1)处理后的污水中加入非离子型清水剂,并混合均匀;
3)向步骤2)处理后的污水中加入弱阳离子型清水剂,并混合均匀,即实现对所述含聚污水的净化。
上述的化学处理方法中,步骤1)中,在人工摇晃或机械振荡的条件下混合均匀,所述人工摇晃或机械振荡的时间可为30s~2min,如30s或1min;
步骤2)中,在人工摇晃或机械振荡的条件下混合均匀,所述人工摇晃或机械振荡的时间可为30s~2min,如30s或1min;
步骤3)中,在人工摇晃或机械振荡的条件下混合均匀,所述人工摇晃或机械振荡的时间可为30s~1min,如30s或1min;
步骤1)、步骤2)和步骤3)均可在40℃~80℃的条件下进行,如在65℃的条件下进行。
上述的化学处理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阳离子型清水剂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阳离子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中至少一种;
所述阳离子型清水剂用于除去大部分的分散油、乳化油和悬浮物;
所述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数均分子量可为600万~1000万,具体可为800万,阳离子度可为30%~40%,具体可为30%;
所述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数均分子量可为30万~60万,具体可为60万,阳离子度可为30%~40%,具体可为30%;
所述聚(丙烯酰胺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数均分子量可为600万~800 万,具体可为600万,阳离子度可为30%~40%,具体可为35%。
上述的化学处理方法中,所述阳离子型清水剂的使用量可为30mg/L~120mg/L所述含聚污水,具体可为30mg/L~80mg/L所述含聚污水、30mg/L~50mg/L所述含聚污水、 30mg/L所述含聚污水、50mg/L所述含聚污水、80mg/L所述含聚污水或120mg/L所述含聚污水。
上述的化学处理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非离子型清水剂可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醚和/或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共聚物;
所述非离子型清水剂用于促使剩余的乳化油和稳定悬浮颗粒发生聚并和聚集;
所述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醚的数均分子量可为1万~10万,具体可为1万;
所述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可为1万~10万,具体可为10万。
上述的化学处理方法中,所述非离子型清水剂的使用量可为30mg/L~100mg/L所述含聚污水,具体可为30mg/L~80mg/L所述含聚污水、30mg/L~70mg/L所述含聚污水、 30mg/L~50mg/L所述含聚污水、30mg/L所述含聚污水、50mg/L所述含聚污水、70mg/L 所述含聚污水或80mg/L所述含聚污水。
上述的化学处理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弱阳离子型清水剂可为弱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弱阳离子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弱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基-丙烯酰氧乙基) 三甲基氯化铵中至少一种;
所述弱阳离子型清水剂用于进一步除去剩余的乳化油和悬浮颗粒,实现净水、除油和除悬;
所述弱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数均分子量可为300万~600万,具体可为300万,阳离子度可为15%~25%,具体可为20%;
所述弱阳离子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数均分子量可为20万~30万,具体可为 30万,阳离子度可为15%~25%,具体可为15%;
所述弱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数均分子量可为 100万~300万,具体可为100万,阳离子度可为15%~25%,具体可为25%。
上述的化学处理方法中,所述弱阳离子型清水剂的使用量可为10mg/L~50mg/L所述含聚污水,具体可为10mg/L~30mg/L所述含聚污水、10mg/L~20mg/L所述含聚污水、 10mg/L所述含聚污水、20mg/L所述含聚污水、30mg/L所述含聚污水或50mg/L所述含聚污水。
上述的化学处理方法中,所述阳离子型清水剂、所述非离子型清水剂和所述弱阳离子型清水剂的总使用量可为120mg/L~200mg/L所述含聚污水,具体可为 120mg/L~160mg/L所述含聚污水、120mg/L~140mg/L所述含聚污水、120mg/L所述含聚污水、140mg/L所述含聚污水、160mg/L所述含聚污水或200mg/L所述含聚污水。
上述的化学处理方法中,所述含聚污水的含油量可为500mg/L~4000mg/L,如 3000mg/L;含聚量为30mg/L~450mg/L,如180mg/L。
上述的化学处理方法中,向所述含聚污水中加入所述阳离子型清水剂之前,将所述含聚污水置于40℃~80℃的水浴中保温0.5小时~2小时,如在65℃的水浴中保温 0.5小时。
本发明提供的含聚污水的化学处理方法,通过组合利用不同类型的清水剂,根据药剂自身的功能特点分三个阶段加入,充分发挥药剂的处理效果。在第一阶段,针对污水含油量和悬浮固体含量高的特点,加入阳离子型清水剂,利用其对油滴双电层的破坏和对固体颗粒的强吸附作用,除去大部分的污油和悬浮物,污水含油量和固体悬浮物含量大幅降低,为后续的进一步处理奠定基础。在第二阶段,主要针对污水中残留的难以除去的乳化油和粒径较小的悬浮物,加入非离子型清水剂,利用聚醚的表面活性来改变油水界面膜的性质,降低油水界面膜强度,促使油滴间、微粒间的有效聚并,从而失稳形成较大油滴和颗粒。在第三阶段,针对上一阶段形成的较大油滴和颗粒,加入弱阳离子型清水剂,利用其吸附架桥作用实现油滴和悬浮物的凝聚,形成较大絮体上浮,从而达到清水、除油和除悬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分级加入、组合处理”方法实现了清水剂功能特点和污水性质的优化匹配,各级药剂效果得到充分发挥、协同增效,具有如下优点:
(1)清水、除油效果优于单用某一种药剂和复配多种药剂;
(2)药剂使用量较单一药剂或复配药剂大幅降低;
(3)分阶段加入避免了各药剂间的相互干扰;
(4)不改变原有的污水处理流程,与现场工艺的适应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