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10.16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IPC分类号C02F1/00; C02F1/52; C02F1/56; C02F101/30; C02F103/28; C02F103/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新型水处理剂包括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絮凝剂20.3‑22.6%、助凝剂0.3‑0.6%、缓蚀阻垢剂0.2‑0.5%、脱色剂1‑2%。其中,所述絮凝剂包括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硫酸亚铁,所述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所述硫酸亚铁的质量比为(20‑22):(0.3‑0.6);所述助凝剂为氯化铵;所述缓蚀阻垢剂为羟基乙叉二膦酸四钠;所述脱色剂为高铁酸钾。所述新型水处理剂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且药耗少,处理效率高,无毒副作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水处理剂包括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絮凝剂20.3-22.6%、助凝剂0.3-0.6%、缓蚀阻垢剂0.2-0.5%、脱色剂0.01-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包括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硫酸亚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所述硫酸亚铁的质量比为(20-22):(0.3-0.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凝剂为氯化铵。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蚀阻垢剂为羟基乙叉二膦酸四钠。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色剂为高铁酸钾。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水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按如下质量百分比称量各组分:所述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20-22%、所述硫酸亚铁0.3-0.6%、所述氯化铵0.3-0.6%、所述羟基乙叉二膦酸四钠0.21-0.52%、所述高铁酸钾1-2%,水71-78%;
步骤S2,在搅拌条件下,将各组分按照一定顺序加入反应釜中,混合均匀,即得所述新型水处理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各组分加入所述反应釜中的顺序为:首先加入所述水,其次加入所述硫酸亚铁、所述氯化铵、所述羟基乙叉二膦酸四钠、所述高铁酸钾,最后加入所述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说明书
一种新型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相当多的水污染来自于化学工业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其中最普遍、危害性最大的要数有机污染物,尤其是印染、石油化工、造纸等行业产生的有机污染物。
絮凝法是处理有机废水常用方法之一,其关键是絮凝剂的优选和使用,因此传统水处理剂通常采用不同类别的絮凝剂制备而成。絮凝剂包括无机絮凝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两大类,无机絮凝剂普遍存在用量大、产泥量多、难脱水等缺点,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中,聚丙烯酰胺(PAM)应用最多,但这类絮凝剂存在着一定量的残余单体丙烯酰胺,不可避免地带来毒性,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而印染、石油化工、造纸等行业产生的有机废水通常具有处理量大、有机污染物浓度高、色度深、水质变化大等特点,传统水处理剂无法满足。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水处理剂,所述新型水处理剂包括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絮凝剂20.3-22.6%、助凝剂0.3-0.6%、缓蚀阻垢剂0.2-0.5%、脱色剂1-2%。
较佳的,所述絮凝剂包括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硫酸亚铁。
较佳的,所述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所述硫酸亚铁的质量比为(20-22):(0.3-0.6)。
较佳的,所述助凝剂为氯化铵。
较佳的,所述缓蚀阻垢剂为羟基乙叉二膦酸四钠。
较佳的,所述脱色剂为高铁酸钾。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新型水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按如下质量百分比称量各组分:所述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20-22%、所述硫酸亚铁0.3-0.6%、所述氯化铵0.3-0.6%、所述羟基乙叉二膦酸四钠0.21-0.52%、所述高铁酸钾1-2%,水71-78%;
步骤S2,在搅拌条件下,将各组分按照一定顺序加入反应釜中,混合均匀,即得所述新型水处理剂。
较佳的,所述步骤S2中各组分加入所述反应釜中的顺序为:首先加入所述水,其次加入所述硫酸亚铁、所述氯化铵、所述羟基乙叉二膦酸四钠、所述高铁酸钾,最后加入所述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所述新型水处理剂用量少,处理效率高,且无毒副作用;2,所述新型水处理剂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