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11.02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IPC分类号D06M11/46; D06M11/76; D06M11/79; D06M13/00; D06M13/148; D06M15/00; D06M15/0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织物前处理废水循环回用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化料缸内原料调配为工作液,并将调配的工作液送入煮漂机、水洗机和皂洗机;2织物煮漂、水洗,将煮漂机使用后的煮漂废液和水洗机使用后的水洗废液经废水储存池和过滤装置处理后直接回用于煮漂机中;3依次经除油、脱脂、去除棉籽处理;4经染色机染色和皂洗;所述化料缸所用原料、所述煮漂液、所述水洗液中均包含复合茶皂素。染整企业使用本发明的技术,前处理后的废水不必排放,可再循环回用于前处理工序,达到了无水排放的目的。不仅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利于环境保护,对环境更友好,可实现减本增效、节能减排、清洁化安全生产。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织物前处理废水循环回用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化料缸内的原料配置为工作液,并将配置的工作液送入煮漂机、水洗机和皂洗机;
(2)经煮漂机煮漂后的织物经水洗机去除杂质,将煮漂机使用后的煮漂废液和水洗机使用后的水洗废液经废水储存池和过滤装置处理后直接回用于煮漂机的煮漂液中;
(3)将上述步骤(2)去除杂质后的织物依次经除油、脱脂、去除棉籽处理;
(4)然后再将步骤(3)处理后的织物经染色机染色;
(5)将经步骤(4)染色后的织物经皂洗机进行皂洗;
所述化料缸所用原料、所述煮漂机的煮漂液、所述水洗机的水洗液中均包含复合茶皂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前处理废水循环回用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茶皂素由纳米氧化钛、茶皂素、甲基纤维素、天然皂粉、硅藻土、海泡石、碳酸钠与水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物前处理废水循环回用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茶皂素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纳米氧化钛1%-3%、茶皂素12%-18%、甲基纤维素1%-5%、天然皂粉23%-45%、硅藻土3%-5%、海泡石6%-12%、碳酸钠5%-10%、余量为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前处理废水循环回用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煮漂液和水洗液使用后经废水储存池和过滤装置后直接回用于所述水洗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织物前处理废水循环回用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皂洗机的皂洗液包括所述复合茶皂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物前处理废水循环回用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煮漂液和水洗液使用后经废水储存池和过滤装置后直接回用于所述皂洗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物前处理废水循环回用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回用于所述煮漂液和皂洗液的回用水的PH值为9.5-1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物前处理废水循环回用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回用于所述煮漂液和皂洗液的回用水的水硬度为0mg/L。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前处理废水循环回用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为毛巾、针织、梭织、化纤或麻其中一种或多种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前处理废水循环回用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为可清洗不锈钢过滤网,目数为400目。
说明书
一种织物前处理废水循环回用新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织物前处理废水循环回用新工艺。
背景技术
在纺织染整领域,无论何种织物纤维坯布(纯棉、化纤、麻或混纺织物),前处理废水都不能回用,这一环节是染整行业公认的用水量高、废水排放量高、化学助剂用量高的“三高”环节,这个环节需要工人将烧碱、精炼剂、渗透剂、去油剂等大量、繁多的化学助剂逐一投放在水中,此时的水需是软化水,配制成前处理工作液对织物进行煮练,将织物上的各种不利于染色的物质除净,煮练后的水中含有大量的硬物质,废水水质会更硬,若直接回用会对加工的织物产生损伤,所以被称为“废水”放掉不能回用。前处理工艺废水有害物质排放量最大,占染整企业的70-80%,是染整企业的主要排污源,也是环保监控的主要治理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出的一种能有效转化现有的前处理废水为可回用液的织物前处理废水循环回用新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织物前处理废水循环回用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化料缸内原料调配为工作液,并将调配的工作液送入煮漂机、水洗机和皂洗机;
(2)经煮漂机煮漂后的织物经水洗机去除杂质,将煮漂机使用后的煮漂废液和水洗机使用后的水洗废液经废水储存池和过滤装置处理后直接回用于煮漂机的煮漂液中;
(3)将上述步骤(2)去除杂质后的织物依次经除油、脱脂、去除棉籽处理;
(4)然后再将步骤(3)处理后的织物经染色机染色;
(5)将经步骤(4)染色后的织物经皂洗机进行皂洗;
所述化料缸所用原料、所述煮漂机的煮漂液、所述水洗机的水洗液中均包含复合茶皂素。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为:
优选的,所述复合茶皂素由纳米氧化钛、茶皂素、甲基纤维素、天然皂粉、硅藻土、海泡石、碳酸钠与水组成。
更优选的,所述复合茶皂素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纳米氧化钛1%-3%、茶皂素12%-18%、甲基纤维素1%-5%、天然皂粉23%-45%、硅藻土3%-5%、海泡石6%-12%、碳酸钠5%-10%、余量为水。
优选的,所述煮漂液和水洗液使用后经废水储存池和过滤装置处理后直接回用于所述水洗机。
更优选的,所述皂洗机的皂洗液包括所述复合茶皂素。
更优选的,所述煮漂液和水洗液使用后经废水储存池和过滤装置处理后直接回用于所述皂洗液。
更优选的,所述染色机为溢流染色机。
优选的,回用于所述煮漂液和皂洗液的回用水的PH值为9.5-10。
优选的,回用于所述煮漂液和皂洗液的回用水的水硬度为0mg/L-6mg/L。
优选的,所述织物为毛巾、针织、梭织、化纤或麻其中一种或多种材质。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为可清洗不锈钢过滤网,目数为400目。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织物前处理废水循环回用新工艺,是采用新型前处理剂复合茶皂素替代了传统工艺中大量的工业化学品,由于化学品特征变化,将废水中化学污染物螯合降低,达到了安全使用水的指标,结合复合茶皂素特殊的结构配方,配成的前处理工作液可以连续使用,因此,可以回收再用于前处理和皂洗工艺,所以,此时的前处理工艺后的废水已经不再是废水,而是优良的精炼、皂洗工作液,被企业称之为“黄金水”,实现了废水不废,变废为宝。
本发明采用复合茶皂素为前处理助剂,工艺后产生的废水不直接排放,而是经过过滤纤维素等杂质后,确保回用液的水硬度不上升,可反复使用、叠加用,水硬度始终保持0-6mg/L状态,再回用于印染前处理工序,这样实现了前处理废水零排放。而传统的前处理工艺用水,软化后水硬度为6mg/L,配制成工作溶液后水硬度为850mg/L,染色后皂洗水的硬度为500mg/L,故不能回用,只能放掉。
本发明将前处理生产工序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回收,循环利用于化料、皂洗等工艺,更为关键的是实现了“前处理无水排放新技术",使前处理工艺“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本发明的前处理废水实现了零排放,前处理的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在复合茶皂素的作用下形成絮凝物质,经过滤装置时过滤除去后,废水再回用于前处理工艺,整个工艺流程中只需要定时将过滤装置中的过滤出的杂质取出处理即可,整个前处理工艺流程中废水不断的回用消耗而没有排放,实现了零排放的无污染绿色前处理工艺。
本发明适合各种纤维坯布的车间大生产工艺,在织物前处理中,除杂、去除棉籽壳、去油、脱脂等处理效果达到织物染色的各项质量指标要求,为后续染色、对色工艺提供了稳定的质量保证。
染整企业使用本发明的技术,不仅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能耗、水耗下降,较好地缓解了能源紧缺的矛盾,因新鲜水用量、废水排放量、废水污染指标下降,与原常规碱氧工艺对比,有利于环境保护,对环境更友好,可实现减本增效、节能减排、清洁化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