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10.27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IPC分类号B01D36/04; 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属于一种水泥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水泥污水处理装置和污水循环利用装置;所述水泥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混凝土水池,混凝土水池的底部呈台阶状,且第一台阶面所处的高度高于第二台阶面;第一台阶面上方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沉淀池、分离池、一级过滤池和二级过滤池,第二台阶面上方设置有集水池。本发明既处理了含有水泥颗粒的污水,又将水泥颗粒回收用作建筑材料,同时可以将净化处理后的污水得到循环利用,既可避免环境污染,又可节约资源,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泥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污水处理装置和污水循环利用装置;所述水泥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混凝土水池,混凝土水池的底部呈台阶状,且第一台阶面所处的高度高于第二台阶面;第一台阶面上方依次设置有沉淀池、分离池、一级过滤池和二级过滤池,第二台阶面上方设置有集水池;沉淀池和分离池通过防水隔板隔开,分离池和一级过滤池通过第一透水隔板隔开,一级过滤池和二级过滤池通过第二透水隔板隔开,二级过滤池和集水池通过第三透水隔板隔开;所述污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自下而上顺次连接的网篮、抽水管、水泵和水塔,网篮位于集水池底部,水塔位于集水池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面为一倾斜面,倾斜面高度较低的一侧与第二台阶面邻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的坡度为3-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分离池、一级过滤池和集水池上方均设置有盖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分离池、一级过滤池和二级过滤池的内侧壁及第一台阶面上方均设置有像胶内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用橡胶材料制成的砌块成型模具,所述砌块成型模具是一种内部设置有多个隔室的箱型容器,箱型容器内壁与隔室之间、以及隔室与隔室之间设置有相互连通用以方便取出砌块成型模具内已硬化水泥石的气囊腔,隔室靠近防水隔板的一侧开有多个排水孔;砌块成型模具上设置有把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防水隔板上方连接有起吊滑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塔底部连接供水管;水塔上部安装有液位限制器;所述水塔为中间圆筒、上下圆锥筒的结构形式,底部设置有检查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水池前壁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三卡槽、第五卡槽、第七卡槽,所述混凝土水池后壁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卡槽、第四卡槽、第六卡槽、第八卡槽;防水隔板的两端分别卡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第一透水隔板的两端分别卡在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内,第二透水隔板的两端分别卡在第五卡槽和第六卡槽内,第三透水隔板的两端分别卡在第七卡槽和第八卡槽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过滤池和二级过滤池内填充对水泥污水具有吸附和净化作用的材料;所述二级过滤池顶部设置有水草种植区。
说明书
一种水泥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泥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带来对水泥及其制品的大量需求,水泥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也愈加严重。因此,在建筑业和水泥材料工业,注重节能减排已成为共识,在对水泥这种高耗能材料的使用中,尽量做到物尽其用。而在科研或检测机构的水泥搅拌室或生产企业的混凝土搅拌站,冲洗由水泥粘附污染的器具时都将产生大量携带水泥颗粒的污水,如果将这些污水直接排入常规市政排水系统将造成管道堵塞,随意露天排放不仅污染周围环境,也浪费水资源,而污水中的水泥颗粒也有回收利用价值,为此,在资源日趋短缺,环境污染不断加重的今天,很有必要设计一种水泥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系统,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处理效果好的水泥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泥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水泥污水处理装置和污水循环利用装置;所述水泥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混凝土水池,混凝土水池的底部呈台阶状,且第一台阶面所处的高度高于第二台阶面;第一台阶面上方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沉淀池、分离池、一级过滤池和二级过滤池,第二台阶面上方设置有集水池;沉淀池和分离池通过防水隔板隔开,分离池和一级过滤池通过第一透水隔板隔开,一级过滤池和二级过滤池通过第二透水隔板隔开,二级过滤池和集水池通过第三透水隔板隔开;所述污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自下而上顺次连接的网篮、抽水管、水泵和水塔,网篮位于集水池底部,水塔位于集水池上方。
所述第一台阶面为一倾斜面,倾斜面高度较低的一侧与第二台阶面邻接:所述倾斜面的坡度优选为3-5%。
所述沉淀池、分离池、一级过滤池和集水池上方均设置有盖板。
所述沉淀池、分离池、一级过滤池和二级过滤池的内侧壁及第一台阶面的上方均设置有像胶内衬。
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用橡胶材料制成的砌块成型模具,所述砌块成型模具是一种内部设置有多个隔室的箱型容器,箱型容器内壁与隔室之间、以及隔室与隔室之间设置有相互连通用以方便取出砌块成型模具内已硬化水泥石的气囊腔,隔室靠近防水隔板的一侧开有多个排水孔;砌块成型模具上设置有把手。
防水隔板上方连接有便于提升操作的起吊滑轮,在将沉淀硬化的水泥石和澄清液分离时要将防水隔板提起,砌块成型模具隔室内的澄清液经排水孔进入分离池。
所述水塔底部连接供水管;水塔上部安装有液位限制器;所述水塔为中间圆筒、上下圆锥筒的结构形式,底部设置有便于排污和检修的检查口。
所述混凝土水池前壁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三卡槽、第五卡槽、第七卡槽,所述混凝土水池后壁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卡槽、第四卡槽、第六卡槽、第八卡槽;防水隔板的两端分别卡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第一透水隔板的两端分别卡在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内,第二透水隔板的两端分别卡在第五卡槽和第六卡槽内,第三透水隔板的两端分别卡在第七卡槽和第八卡槽内。
所述一级过滤池和二级过滤池内填充对水泥污水具有吸附和净化作用的材料,如轻质陶砂和普通天然细砂;所述二级过滤池顶部设置有可美化环境和净化污水的水草种植区。。
所述第一透水隔板、第二透水隔板和第三透水隔板均由透水混凝土材料制成,孔隙率宜为5~20%。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橡胶材料制成的砌块成型模具内设置的气囊腔可方便将隔室内硬化的水泥石与池壁脱离并取出,而且,满足建筑砌块模数要求的隔室尺寸可使沉淀硬化的水泥石直接作为建筑材料使用;当一级过滤池和二级过滤池内填充的污水净化和过滤材料以及第一透水隔板、第二透水隔板和第三透水隔板对污水的过滤和净化效果降到一定程度后卡槽的设计方便对填充材料和各层板进行更换,而且替换掉的填充材料和透水隔板可以用作建筑材料。本发明既处理了含有水泥颗粒的污水,又将水泥颗粒回收用作建筑材料,同时可以将净化处理后的污水得到循环利用,既可避免环境污染,又可节约资源,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