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水溶性涂料生产废水处理

发布时间:2018-4-4 21:22:40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9.29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1/04; C02F11/12; C02F103/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溶性涂料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经废水管路连通的调节池和电絮凝处理装置,综合调节池内的水经生化泵输送至生化处理装置,所述的生化处理装置的产水溢流至中间水箱,所述的中间水箱经介质过滤机构进行深度处理后接排放口,所述的慢混池包括设置在慢混池的池体内的搅拌器以及向所述的池体内添加药剂的PAM添加机构和PAC添加机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电絮凝+生化+石英砂过滤器+炭滤+袋式过滤的处理方式,利用电絮凝设备对水性涂料废水进行前处理,有处理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全自动运行、操作安全和运行稳定等优势。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溶性涂料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经废水管路连通的调节池和电絮凝处理装置,所述的电絮凝处理装置的产水经中间出水管溢流至曝气池,所述的曝气池后部依次以溢流方式设置有慢混池、一级沉淀池和缓冲水箱,所述的缓冲水箱后部设置有依次以溢流方式设置的混凝池、二级沉淀池和中和池,所述的中和池设置有中和加酸机构以将废水调为中性,所述的中和池内的废水经中和泵输送至综合调节池,综合调节池内的水经生化泵输送至生化处理装置,所述的生化处理装置的产水溢流至中间水箱,所述的中间水箱经介质过滤机构进行深度处理后接排放口,所述的慢混池包括设置在慢混池的池体内的搅拌器以及向所述的池体内添加药剂的PAM添加机构和PAC添加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性涂料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化处理装置包括以及以溢流连通的方式设置的厌氧池、缺氧池、接触氧化池和二沉池,接触氧化池内填料为弹性立体填料,所述的填料底部设置有曝气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溶性涂料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质过滤机构包括依次与中间水箱连通的中间水泵、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袋式过滤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溶性涂料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絮凝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污泥池、电絮凝器、pH调节池、与所述的pH调节池匹配的加酸机构,刮渣机以及设置在pH调节池上部的用以接收刮渣机收集的浮渣的浮渣格和与所述的浮渣格并排设置的出水格,所述的浮渣格和出水格相邻设置且中间以滤渣格隔开,所述的浮渣格底部经第一污泥管连通至第一污泥池,所述的出水格底部经由底出水管连通至曝气池,所述的电絮凝器包括箱壳体、设置在箱壳体内部的反应电极,设置在反应电极下方的内曝气机构,进水由泵进水管与pH调节池连通且出水由电絮凝进水管连通至箱壳体侧下部的进液泵,所述的箱壳体的侧上部设置有连通至曝气池的溢流出水管;所述的箱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污泥管以将沉降污泥输送至第一污泥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溶性涂料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进水管还旁接有清水管以利用清水对电絮凝器进行清洗,所述的电絮凝进水管延伸至反应极板下方且在管体上设置有多个出水小孔以实现均匀布水,所 述的进液泵的出水口还并接有连通至pH调节池的进液回流管。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溶性涂料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处理子系统,其包括用以收集所述的一次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第二污泥池,所述的第二污泥池以及第一污泥池内的污泥经污泥泵输送至厌氧池和缺氧池以及污泥搅拌罐,污泥搅拌罐内的污泥被输送至压滤机,产生的污泥块外运,产生的压滤水回流调节池。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溶性涂料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暂存好氧池排出的污泥的第三污泥池,所述的第三污泥池内设置有通过第三污泥管连通至污泥搅拌罐的潜污泵。

  说明书

  水溶性涂料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溶性涂料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室内装饰装修成为了一种时尚,这就使涂料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也使涂料工业迅速发展。但是涂料行业废水问题也凸显出来,一般涂料生产废水,如中山裕北涂料有限公司的涂料生产废水主要来源是清洗涂料罐的废水,PH一般在6.5-7.5,COD一般在16500-34600,废水具有水量小、水质变化大、成分复杂且有毒、难以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含量较高,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重大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水溶性涂料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溶性涂料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经废水管路连通的调节池和电絮凝处理装置,所述的电絮凝处理装置的产水经中间出水管溢流至曝气池,所述的曝气池后部依次以溢流方式设置有慢混池、一级沉淀池和缓冲水箱,所述的缓冲水箱后部设置有依次以溢流方式设置的混凝池、二级沉淀池和中和池,所述的中和池设置有中和加酸机构以将废水调为中性,所述的中和池内的废水经中和泵输送至综合调节池,综合调节池内的水经生化泵输送至生化处理装置,所述的生化处理装置的产水溢流至中间水箱,所述的中间水箱经介质过滤机构进行深度处理后接排放口,所述的慢混池包括设置在慢混池的池体内的搅拌器以及向所述的池体内添加药剂的PAM添加机构和PAC添加机构。

  所述的生化处理装置包括以及以溢流连通的方式设置的厌氧池、缺氧池、接触氧化池和二沉池,接触氧化池内填料为弹性立体填料,所述的填料底部设置有曝气管。

  所述的介质过滤机构包括依次与中间水箱连通的中间水泵、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袋式过滤器。

  所述的电絮凝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污泥池、电絮凝器、pH调节池、与所述的 pH调节池匹配的加酸机构,刮渣机以及设置在pH调节池上部的用以接收刮渣机收集的浮渣的浮渣格和与所述的浮渣格并排设置的出水格,所述的浮渣格和出水格相邻设置且中间以滤渣格隔开,所述的浮渣格底部经第一污泥管连通至第一污泥池,所述的出水格底部经由底出水管连通至曝气池,所述的电絮凝器包括箱壳体、设置在箱壳体内部的反应电极,设置在反应电极下方的内曝气机构,进水由泵进水管与pH调节池连通且出水由电絮凝进水管连通至箱壳体侧下部的进液泵,所述的箱壳体的侧上部设置有连通至曝气池的溢流出水管;所述的箱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污泥管以将沉降污泥输送至第一污泥池。

  所述的泵进水管还旁接有清水管以利用清水对电絮凝器进行清洗,所述的电絮凝进水管延伸至反应极板下方且在管体上设置有多个出水小孔以实现均匀布水,所述的进液泵的出水口还并接有连通至pH调节池的进液回流管。

  还包括污泥处理子系统,其包括用以收集所述的一次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第二污泥池,所述的第二污泥池以及第一污泥池内的污泥经污泥泵输送至厌氧池和缺氧池以及污泥搅拌罐,污泥搅拌罐内的污泥被输送至压滤机,产生的污泥块外运,产生的压滤水回流调节池。

  还包括用以暂存好氧池排出的污泥的第三污泥池,所述的第三污泥池内设置有通过第三污泥管连通至污泥搅拌罐的潜污泵。

  使用所述的水溶性涂料生产废水处理系统的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调节池内的原水由原水泵输送至电絮凝处理装置,

  2)在电絮凝处理装置的pH调节池内将原水的pH值调至4-5,然后泵入电絮凝器,电絮凝器中上部的溢流出水管及底出水管将产水排放至曝气池,

  3)在曝气池内通入的空气将Fe2+氧化成Fe3+,同时加碱使pH值调到9-10以形成Fe(OH)2和Fe(OH)3胶体;

  4)原水和Fe(OH)2和Fe(OH)3胶体自流到慢混池中,通过投加混凝剂和助凝剂使悬浮物和胶体脱稳;

  5)脱稳的悬浮物和胶体随原水进入一级沉淀池并形成沉淀下沉,实现固液分离;

  6)清水溢流经缓冲水箱后泵入混凝池,混凝池中投加氢氧化钙将水的pH调成9-11并使磷酸盐与钙离子反应,

  7)待处理水溢流至二级沉淀池内并使生成的沉淀下沉实现废水中磷去除;

  8)清水溢流至中和池,在中和池内加酸将待处理水的pH调成中性,并投 加氮源和磷源以满足生化处理废水的要求,然后中和泵将废水打到生化池中的生化处理装置,生化处理的出水经收集后由增压泵将废水提升到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以及袋式过滤器进行深度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

  步骤8)中所述的生化处理装置厌氧池的溶解氧小于0.1mg/L,缺氧池的溶解氧在0.3mg/L-0.5mg/L,接触氧化池中溶解氧为2-4mg/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絮凝+生化+石英砂过滤器+炭滤+袋式过滤的处理方式,利用电絮凝设备对水性涂料废水进行前处理,与传统方法相比,不需投加大量药剂,降低了运行费用。通过厌氧菌和好氧菌的对废水的交替处理,对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大部分去除,同时对氨氮、磷等其他污染物进行去除。以砂滤+炭滤+袋式过滤器作为深度处理。具有处理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全自动运行、操作安全和运行稳定等优势。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