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多功能软化阀及其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4-11 10:09:2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9.06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IPC分类号F16K11/074; F16K3/314; C02F1/4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系统中的多功能软化阀及含有该多功能控制阀的水处理装置。该多功能软化阀,包括阀体、射流器、动阀片、定阀片、控制动阀片旋转的驱动装置,定阀片固定在阀体内,由驱动装置驱动的动阀片与定阀片转动密封配合,所述软化阀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水口、滤芯上部接口、滤芯下部接口和吸盐支路流道,吸盐支路流道上设有射流器进口、射流器出口与盐水进口,所述的定阀片上设置有八个通孔,其中在中心设有第八通孔与阀体上的排水口相通,外回转圆上设有七个通孔,第一到第七通孔顺序排列,成七等分布置,两两相邻;所述动阀片上设有进水通孔与阀体上的进水口常通,另设有一个由中心接近边缘的径向导通盲孔,一个圆弧状的导通盲孔。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功能软化阀,包括阀体、射流器、动阀片、定阀片、控制动阀片旋转的驱动装置,定阀片固定在阀体内,由驱动装置驱动的动阀片与定阀片转动密封配合,所述软化阀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水口、滤芯上部接口、滤芯下部接口和吸盐支路流道,吸盐支路流道上设有射流器进口、射流器出口与盐水进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阀片上设置有八个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七通孔、第八通孔,其中在中心设有第八通孔与阀体上的排水口相通,外回转圆上设有七个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三通孔与滤芯上部接口相通,第二通孔与射流器出口相通,第四通孔与第五通孔与滤芯下部接口相通,第六通孔与出水口相通,第七通孔与射流器进口相通,且第一到第七通孔顺序排列,成七等分布置,两两相邻;所述动阀片上设有进水通孔与阀体上的进水口常通,另设有一个由中心接近边缘的径向导通盲孔,一个圆弧状的导通盲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软化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定阀片的配合关系包括:所述进水通孔与第三通孔相通,圆弧状导通盲孔将第五通孔与第六通孔导通,径向导通盲孔仅连通第八通孔;所述进水通孔与第四通孔相通,圆弧状导通盲孔将第六通孔与第七通孔导通,径向导通盲孔将第一通孔与第八通孔导通;所述进水通孔与第七通孔相通,圆弧状导通盲孔将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导通,径向导通盲孔将第四通孔与第八通孔导通;所述进水通孔与第一通孔相通,圆弧状导通盲孔仅与第三通孔相通,径向导通盲孔将第四通孔、第五通孔与第八通孔导通;所述进水通孔与第二通孔相通,圆弧状导通盲孔将第四通孔与第五通孔导通,径向导通盲孔将第六通孔与第八通孔导通。

  3.一种多功能软化阀,包括阀体、射流器、动阀片、定阀片、控制动阀片旋转的驱动装置,定阀片固定在阀体内,由驱动装置驱动的动阀片与定阀片转动密封配合,所述软化阀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水口、滤芯上部接口、滤芯下部接口和吸盐支路流道,吸盐支路流道上设有射流器进口、射流器出口与盐水进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阀片上设置有七个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七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三通孔均与滤芯上部接口相通,第二通孔与射流器出口相通,第四通孔与第五通孔与滤芯下部接口相通,第六通孔与出水口相通,第七通孔与射流器进口相通,且第一到第七通孔顺序排列,成七等分布置,两两相邻;所述动阀片上设有进水通孔与阀体上的进水口常通,另设有一个圆弧形导通盲孔和一个排污通孔,排污通孔经排污通道与排污口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软化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定阀片的配合关系包括:所述进水通孔与第三通孔相通,圆弧状导通盲孔将第五通孔与第六通孔导通,排污通孔未导通;所述进水通孔与第四通孔相通,圆弧状导通盲孔将第六通孔与第七通孔导通,排污通孔与第一通孔连通;所述进水通孔与第七通孔相通,圆弧状导通盲孔将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导通,排污通孔与第四通孔连通;所述进水通孔与第一通孔相通,圆弧状导通盲孔仅与第三通孔相通,排污通孔将第四通孔与第五通孔导通;所述进水通孔与第二通孔相通,圆弧状导通盲孔将第四通孔与第五通孔导通,排污通孔与第六通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软化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通道为拨叉,排水口设在阀体上,排污通孔经拨叉与排水口相通。

  6.一种水处理装置,采用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软化阀,与安装有树脂的罐体连通,构成水处理装置。

  说明书

  一种多功能软化阀及其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系统中的多功能软化阀及含有该多功能控制阀的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业或民用水处理软水系统都必须用多功能软化阀进行流道切换,实现制软水、反冲洗、吸盐再生(顺流或逆流)、向盐箱补水、正冲洗等功能。现有的平面密封多路阀结构基本都是通过平面阀在旋转一周的过程中实现制软水、反冲洗、吸盐再生、向盐箱补水、正冲洗等五种功能。例如中国专利CN2719820Y水处理系统用多功能控制阀,CN201305482Y一种多功能软化阀,CN102635705A一种多功能软化阀,CN102635706A一种软水补水多功能软化阀,CN102635707A一种多功能软化阀,CN102840362A多功能软水阀,CN103994250A一种多功能控制阀及其水处理装置;上述专利文献对该类水处理多功能软化阀披露了各自的结构特点,但仍有不足之处。

  平面多路阀为了防止阀芯旋转到位后发生窜水的问题,普遍使用平面阀等分的方式,上述现有专利文献中基本都是采用八等分、甚至九等分的方式,例如CN2719820Y水处理系统用多功能控制阀,CN201305482Y一种多功能软化阀,CN102635705A一种多功能软化阀,CN102635706A一种软水补水多功能软化阀,CN102635707A一种多功能软化阀,CN102840362A多功能软水阀均是采用这种方式。而专利文献CN103994250A一种多功能控制阀及其水处理装置主阀采用六等分的方式,另加一个控制阀来辅助控制,这使用得等分数减少,流量增加,但由于需要另加一个阀,导致阀门结构复杂,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软化阀,以克服现有控制阀因等分多而导致的流量小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软化阀,包括阀体、射流器、动阀片、定阀片、控制动阀片旋转的驱动装置,定阀片固定在阀体内,由驱动装置驱动的动阀片与定阀片转动密封配合,所述软化阀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水口、滤芯上部接口、滤芯下部接口和吸盐支路流道,吸盐支路流道上设有射流器进口、射流器出口与盐水进口,所述的定阀片上设置有八个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七通孔、第八通孔,其中在中心设有第八通孔与阀体上的排水口相通,外回转圆上设有七个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三通孔与滤芯上部接口相通,第二通孔与射流器出口相通,第四通孔与第五通孔与滤芯下部接口相通,第六通孔与出水口相通,第七通孔与射流器进口相通,且第一到第七通孔顺序排列,成七等分布置,两两相邻;所述动阀片上设有进水通孔与阀体上的进水口常通,另设有一个由中心接近边缘的径向导通盲孔,一个圆弧状的导通盲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软化阀,包括阀体、射流器、动阀片和定阀片,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水口和吸盐支路流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通孔与滤芯上部、滤芯下部、射流器进口、射流器出口相通,吸盐支路流道上设置有盐水进口;所述定阀片上设有八个通孔,其中外部的回转半径上设有七个通孔,成七等分设置,第一通孔与第三通孔与滤芯上部接口相通,第二通孔与射流器出口相通,第四通孔与第五通孔与滤芯的下部相通,第六通孔与出水口相通,第七通孔与射流器进口相通,且第一到第七通孔顺序排列,两两相邻,第八通孔设于定阀片的中心,与阀体上的排水口相通;所述动阀片上设有进水通孔与阀体上的进水口常通,设有一个由中心接近边缘的径向导通盲孔,一个圆弧状的导通盲孔。

  进一步,所述动定阀片的配合关系包括:所述进水通孔与第三通孔相通,圆弧状导通盲孔将第五通孔与第六通孔导通,径向导通盲孔仅连通第八通孔;所述进水通孔与第四通孔相通,圆弧状导通将第六通孔与第七通孔导通,径向导通盲孔将第一通孔与第八通孔导通;所述进水通孔与第七通孔相通,圆弧状导通盲孔将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导通,径向导通盲孔将第四通孔与第八通孔导通;所述进水通孔与第一通孔相通,圆弧状导通盲孔仅与第三通孔相通,径向导通盲孔将第四通孔、第五通孔与第八通孔导通;所述进水通孔与第二通孔相通,圆弧状导通盲孔将第四通孔与第五通孔导通,径向导通盲孔将第六通孔与第八通孔导通。

  进一步,所述的吸盐支路流道上有射流器进口、射流器出口及盐水进口。

  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软化阀,包括阀体、射流器、动阀片、定阀片、控制动阀片旋转的驱动装置,定阀片固定在阀体内,由驱动装置驱动的动阀片与定阀片转动密封配合,所述软化阀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水口、滤芯上部接口、滤芯下部接口和吸盐支路流道,吸盐支路流道上设有射流器进口、射流器出口与盐水进口,所述的定阀片上设置有七个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七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三通孔均与滤芯上部接口相通,第二通孔与射流器出口相通,第四通孔与第五通孔与滤芯下部接口相通,第六通孔与出水口相通,第七通孔与射流器进口相通,且第一到第七通孔顺序排列,成七等分布置,两两相邻;所述动阀片上设有进水通孔与阀体上的进水口常通,另设有一个圆弧形导通盲孔和一个排污通孔,排污通孔经排污通道与排污口相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软化阀,包括阀体、射流器、动阀片、定阀片,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水口和吸盐支路流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通孔与滤芯上部、滤芯下部、射流器进口、射流器出口相通,吸盐支路流道上设置有盐水进口;所述定阀片上设有七个通孔,成七等分设置,第一与第三通孔均与滤芯上部接口相通,第二通孔与射流器出口相通,第四通孔与滤芯的下部相通,第五通孔也与滤芯的下部相通,第六通孔与出水口相通,第七通孔与射流器进口相通,且第一到第七通孔顺序排列,两两相邻;所述动阀片上设有进水通孔与阀体上的进水口常通,设有一个圆弧形导通盲孔、一个排污通孔。

  进一步,所述动定阀片的配合关系包括:所述进水通孔与第三通孔相通,圆弧状导通盲孔将第五通孔与第六通孔导通,排污通孔未导通;所述进水通孔与第四通孔相通,圆弧状导通盲孔将第六通孔与第七通孔导通,排污通孔与第一通孔连通;所述进水通孔与第七通孔相通,圆弧状导通盲孔将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导通,排污通孔与第四通孔连通;所述进水通孔与第一通孔相通,圆弧状导通盲孔仅与第三通孔相通,排污通孔与第四通孔、第五通孔连通。所述进水通孔与第二通孔相通,圆弧状导通盲孔将第四通孔与第五通孔导通,排污通孔与第六通孔连通。

  进一步,所述的吸盐支路流道上有射流器进口、射流器出口及盐水进口。

  进一步的,所述排污通道为拨叉,排水口设在阀体上,排污通孔经拨叉与排水口相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水处理装置,采用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多功能软化阀,与安装有树脂的罐体连通,构成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定阀片设置为七等分,通过将流量要求较小的反冲洗、吸盐再生、正冲洗、向盐箱补水工位的角度进行调整,在制软水状态工位的角度按七等分设置,从而使控制阀在制软水时流量较大,而在其它工位时流量较小。通过采用七等分设置的控制阀,与原有的采用八等分、九等分控制阀相比,同样的阀片大小,流量更大。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