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4.27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基于活性炭应用技术的污水生物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污水调节池、PACT反应池、沉淀池、生物炭滤池和清水池之间通过管道两两相接而成。污水调节池外管道设提升泵控制向PACT反应池进水。PACT反应池和生物炭滤池内设曝气装置,生物炭滤池内设生物炭层。沉淀池设污泥回流泵,向PACT反应池污泥回流。生物炭滤池外设反冲洗水泵,定时对生物炭滤池进行反冲洗。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对毒性较高、气味较大、颜色较重的污水处理效果较好,且处理费用较低,经济性较强。
权利要求书
1.基于活性炭应用技术的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水调节池(1)、PACT反应池(2)、沉淀池(3)、生物炭滤池(4)和清水池(5)之间通过管道依次相连接;污水调节池(1)外的管道上设置提升泵(6),提升泵(6)出口连接PACT反应池(2);活性炭储存槽(11)连接活性炭配药槽(13),活性炭配药槽(13)出口管道的终端设置在PACT反应池(2)上部;PACT反应池(2)和生物炭滤池(4)内设曝气装置(9);沉淀池(3)下部的管道上设置污泥回流泵(7),污泥回流泵(7)出口连接PACT反应池(2);生物炭滤池(4)与清水池(5)之间管道上设反冲洗水泵(10);生物炭滤池(4)出口管道连接污水调节池(1)进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活性炭应用技术的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炭储存槽(11)和活性炭配药槽(13)之间管道上设置干粉计量装置(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活性炭应用技术的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炭配药槽(13)出口管道上设置投加计量装置(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活性炭应用技术的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3)采用斜板沉淀池或平流沉淀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活性炭应用技术的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炭滤池(4)内设生物炭层(8)。
说明书
基于活性炭应用技术的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处理毒性较高、气味较大、颜色较重的污水的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好氧生物处理是生物法中最常见的处理方法,目前被广大污水处理厂广泛应用。现有的水处理设备在处理印染废水、造纸废水等多种污水时,由于污水都具有进水颜色较深,出水色度高等特点,处理色度高的污水时需要向水中投加强氧化剂或通入臭氧进行脱色,造成处理成本过高;焦化废水、制药废水和有机化工废水等污水具有毒性较大、气味难闻的特点,采用现有的好氧生物处理法的设备对其进行处理很容易造成生化系统不稳定,污泥解体或很难形成生物膜,从而导致出水不达标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状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降解毒性较高、气味较大、颜色较重污水的,投资少,处理效果好,运行费用低的基于活性炭应用技术的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是基于活性炭应用技术的污水生物处理装置,结构包括污水调节池、PACT反应池、沉淀池、生物炭滤池和清水池之间通过管道依次相连接;污水调节池外的管道上设置提升泵,提升泵出口连接PACT反应池;活性炭储存槽连接活性炭配药槽,活性炭配药槽出口管道的终端设置在PACT反应池上部;PACT反应池和生物炭滤池内设曝气装置;沉淀池下部的管道上设置污泥回流泵,污泥回流泵出口连接PACT反应池;生物炭滤池与清水池之间管道上设反冲洗水泵;生物炭滤池出口管道连接污水调节池进口。
所述的活性炭储存槽和活性炭配药槽之间管道上设置干粉计量装置。
所述的活性炭配药槽出口管道上设置投加计量装置。
所述的沉淀池采用斜板沉淀池或平流沉淀池。
所述的生物炭滤池内设生物炭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采用基于活性炭应用技术的“泥串膜”组合工艺,利用了活性炭的高效富集和生物载体功能,以及不同微生物菌落的降解功能。首先用PACT法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由于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不仅提高了不可降解COD的去除率,还能有效地去除污水一部分的色度和臭味,活性炭和菌胶团结合后还能改善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增加了对有毒污染物冲击负荷的适应性。深度处理段采用生物炭滤池对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生物炭被微生物附着于表面形成生物膜,废水中没有被处理的有机物被富集在生物炭表面上,被其生物膜降解,强化了生物氧化作用。同时污水残余的颜色和臭味被再一次吸附去除,双重吸附可有效去除污水的色度和气味;二、整个装置在处理污水时除调节pH外无需投加任何化学药剂,降低了污水处理的费用,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