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泥浆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4-21 11:27:3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6.28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泥浆水处理系统,包括用于接收泥浆水的污水池、下部呈倒圆锥形的浓缩桶、与所述浓缩桶连接的清水池和浓浆池以及与所述浓浆池连接的压滤机,所述浓缩桶的内腔上端设置有竖直放置的污水管,下端设置有浓浆出口,所述污水管的上端与所述污水池连通,下端具有污水出口,所述污水出口上设置有呈锥形状的散泥板,所述浓浆出口与所述浓浆池连通,所述浓缩桶的上端还设置有清水出口,所述清水出口与所述清水池连通。通过在浓缩桶内的污水管的污水出口上设置散泥板,进入浓缩桶内的泥浆水会被打散,泥浆容易在浓缩桶下部的桶壁上沉积,泥浆分离效果相对较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泥浆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接收泥浆水的污水池、 下部呈倒圆锥形的浓缩桶、与所述浓缩桶连接的清水池和浓浆池以及与所 述浓浆池连接的压滤机,所述浓缩桶的内腔上端设置有竖直放置的污水管, 下端设置有浓浆出口,所述污水管的上端与所述污水池连通,下端具有污 水出口,所述污水出口上设置有呈锥形状的散泥板,所述浓浆出口与所述 浓浆池连通,所述浓缩桶的上端还设置有清水出口,所述清水出口与所述 清水池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药箱 和与所述加药箱连接的混合模块,所述混合模块同时与所述污水池和所述 污水管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泥浆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与 所述混合模块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渣浆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与 所述污水池之间连接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泥浆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浓浆池与所述压滤机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渣浆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泥浆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机的 出料处设置有料仓。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泥浆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浓缩桶内设置有漂浮在泥浆水液面上的过滤层。

  说明书

  一种泥浆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系统,尤其是一种用于处理建筑污水的泥浆 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地由于作业的需要,不可避免会有大量的泥浆水产生,目前 对泥浆水的处理常采用沉淀法,即用若干个依次排列具有一定高度差的大 型沉淀池,将混凝土浆注入高位的沉淀池中,靠水中砂石的自沉达到砂石 与水浆分离的目的,但这种方法占地大,过滤速度慢,效率低,池容量随 着使用逐渐缩小,需要经常清理,同时沉淀的混凝土浆会在池底固化,增 加了清理难度,固化后混凝土浆中的砂石无法回收使用,会对环境造成一 定的污染。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ZL201410239085.9公开了一种砂水分离器,包括蓄 水箱、沉砂箱、过滤装置包括蓄水箱、沉砂箱、过滤装置、进水口和出水 口,所述蓄水箱与沉砂箱连接在一起,所述蓄水箱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 第一出水口处设有挡沙板,所述第一出水口与过滤装置相连,所述过滤装 置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为过滤层、缓冲层、吸附层和聚合层,过滤装置 右下方位置设有第二出水口。该砂水分离器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小沉淀池的 占地面积,但是该砂水分离器在使用时,泥浆水没有被打散而直接进行蓄 水箱,可能出现泥浆水中的砂石尚未分离就从出水口中被排出,分离效果 相对较差,此外从出水口中被排出的水未经进一步处理,可能会环境造成 二次污染。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泥浆水处理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 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少、泥浆分离效果较好且不 会污染环境的泥浆水处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泥浆水处理系统,包括用于接收泥浆水的污水池、下部呈倒圆锥 形的浓缩桶、与所述浓缩桶连接的清水池和浓浆池以及与所述浓浆池连接 的压滤机,所述浓缩桶的内腔上端设置有竖直放置的污水管,下端设置有 浓浆出口,所述污水管的上端与所述污水池连通,下端具有污水出口,所 述污水出口上设置有呈锥形状的散泥板,所述浓浆出口与所述浓浆池连通, 所述浓缩桶的上端还设置有清水出口,所述清水出口与所述清水池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浓缩桶,避免需要设置多个沉淀池,占 地面积相对较少;同时在浓缩桶内的污水管的污水出口上设置散泥板,进 入浓缩桶内的泥浆水会被打散,泥浆容易在浓缩桶下部的桶壁上沉积,泥 浆分离效果相对较好;此外,从浓缩桶内排出的浓浆会被排入浓浆池,然 后被输送到压滤机中进一步脱水,不会污染环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加药箱和与所述加药箱连接的混 合模块,所述混合模块同时与所述污水池和所述污水管连接。通过上述改 进,使得泥浆水更容易在浓缩桶中被分离出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污水池与所述混合模块之间的连接 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渣浆泵。通过上述改进,便于将污水池中的泥浆水抽取 到混合模块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清水池与所述污水池之间连接有循 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通过上述改进,可利用清水池的 水稀释污水池,防止泥浆水太浓而堵塞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浓浆池与所述压滤机之间的连接管 道上设置有第二渣浆泵。通过上述改进,便于将浓浆池中的浓浆输送到压 滤机上作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压滤机的出料处设置有料仓。通过 上述改进,便于回收经压滤机脱水后的干泥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浓缩桶内设置有漂浮在泥浆水液面 上的过滤层。通过上述改进,防止漂浮在液面上的杂物流入清水池。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