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分散蓝56生产过程中缩合废水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4-24 13:41:0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12.31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IPC分类号C02F9/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散蓝56生产过程中缩合废水的处理方法,将废水加热至25~100℃,保温反应0.5~8h后,再调节至酸性,酸析至不再有沉淀产生,过滤得到滤液Ⅰ;向滤液Ⅰ中加入伯胺化合物,反应至无气体产生,调节至碱性,通臭氧氧化0.5~4h后,再加入双氧水,搅拌反应0.2~1h,过滤得到滤液Ⅱ;滤液Ⅱ经浓缩、分离得到无机盐。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散蓝56生产过程中缩合废水的处理方法,以“预处理-酸析-氧化-浓缩”为主线的处理工艺,专门针对分散蓝56生产工艺缩合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逐步地、有针对性地分解废水中残留的有机物、去除废水中的COD和色度。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分散蓝56生产过程中缩合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如下步骤:

  (1)预处理:将废水加热至25~100℃,保温反应0.5~8h;

  (2)酸析:将预处理后的溶液调节至酸性,进行酸析,直至不再有 沉淀产生,过滤得到滤液Ⅰ;

  (3)脱硝:向滤液Ⅰ中加入伯胺化合物,反应至无气体产生,结束 反应;

  (4)氧化脱色:将脱硝后的废水调节至碱性,用双氧水及臭氧进行 氧化,氧化后过滤得到滤液Ⅱ;

  (5)浓缩:滤液Ⅱ经浓缩、分离得到无机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蓝56生产过程中缩合废水的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35~80℃,时间为0.5~3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蓝56生产过程中缩合废水的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向预处理后的溶液中加入酸性溶液调节pH为 0~4,进行酸析;所述的酸性溶液为分散蓝56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次硝 化废酸、硫酸、盐酸、磷酸、次磷酸、亚磷酸、氨基磺酸或硝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蓝56生产过程中缩合废水的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伯胺化合物为氯化铵、氨基磺酸、硝 酸铵、尿素、磷酸铵、碳酸铵或碳酸氢铵,脱硝的温度为35~80℃,反应 中通入空气鼓泡吹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蓝56生产过程中缩合废水的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以脱硝后的废水体积为基准,通入臭氧的流 量为0.1~10g/(L·h);以脱硝后的废水质量为基准,加入0.01~5%的双氧 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散蓝56生产过程中缩合废水的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将脱硝后的废水的pH调节至8~10,先加入 0.01~4%的双氧水,通臭氧氧化后,再加入0.1~1%的双氧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蓝56生产过程中缩合废水的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向氧化后的废水中加入0.01~5%的吸附剂, 搅拌反应0.2~1h。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散蓝56生产过程中缩合废水的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剂选自活性炭粉、活性炭胶、活性炭吸附柱、硅 藻土、膨润土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蓝56生产过程中缩合废水的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氧化脱色后的滤液Ⅱ先经紫外光催化后,再进行浓缩处理, 所述紫外光催化的条件为:功率为200~800w,时间为0.5~4h。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散蓝56生产过程中缩合废水的处理方 法,其特征在于,紫外光催化选用的催化剂为天然锰矿粉或纳米二氧化钛 粉。

  说明书

  一种分散蓝56生产过程中缩合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散蓝56生产过程中 缩合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分散蓝56又称分散蓝2BLN、1,5-二羟基-4,8-二氨基蒽醌溴化物,是 一种重要的分散染料。主要用于涤纶及其混纺织物、锦纶、聚醋纤维等的 染色,也可用于超细纤维的染色,三原色之一。分散蓝56的生产工艺主 要有汞法和非汞法两种,其中,汞法由于污染严重,现已停止使用。经多 次改进后,目前采用较广泛的工艺为非汞法的苯氧基法。常用流程为一次 硝化-苯氧基化-二次硝化-水解-还原-溴化。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水约14股, 5股可套用,9股必须处理。虽然非汞法相比汞法污染小,而且工艺还在 不断改进,但其生产过程中还是产生大量三废。其中产生废水具有高色度、 高酸碱、高COD、低B/C值等特点,较难处理。

  现有研究中,ClO2(赵茂俊,ClO2对活性艳红K—2G和分散蓝2BLN 染料的脱色研究,四川环境,2001年20卷01期)和臭氧(谢家理,分散 蓝2BLN染料的二氧化氯氧化脱色研究,2001年13期02卷)以及微生物 (高千千,植物载体固定化真菌漆酶脱色降解分散蓝2BLN的研究,江苏 农业科学,2009年第3期)都对分散蓝56废水有很好的脱色效果。但是, 几种方法都处在研究阶段,仅对低浓度的染料合成废水有脱色效果,对 COD的去除率在50%以下,效果不佳。

  赵晖(改性锰矿在光催化氧化分散蓝2BLN染液中的作用,武汉科 技学院学报,2003年16卷01期)、阮新潮(天然锰矿-次氯酸钠光催化氧 化处理分散蓝2BLN废水,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第16卷5期) 等人研究了光催化氧化分散蓝2BLN染液的方法,研究表明加催化剂的 光催化对散蓝2BLN染液COD和色度的去除率有所提高。该方法仅在实 验室条件下对低浓度合成废水有效果,所需条件复杂,对废水色度去除效 果好,但COD去除率只有50%左右。更重要的是,该法是针对2BLN染 液的处理方法,还在研究阶段,染液成分单一,不能代表2BLN生产中产 生的废水,所以该法对2BLN生产废水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考证。

  公开号为CN 101519249 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分散蓝生产过程 中水解废水的治理与资源化回收方法。该水解废水中2,4-二硝基苯酚含 量高,所以采用酸析回收大部分2,4-二硝基苯酚,剩余溶液经大孔树脂 吸附回收残留的2,4-二硝基苯酚。该法对水解废水中COD的去除率高达 90%以上,2,4-二硝基苯酚的去除率高达100%、回收率大于95%,处理 出水经生化处理达标排放。

  分散蓝56生产过程中,苯氧基缩合反应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及其 氧化物、硝基蒽醌类有机物、氢氧化钾和亚硝酸钾等。目前并无文献报道 该废水的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散蓝56生产过程中缩合废水的处理方法,以“预 处理-酸析-氧化-浓缩”为主线的处理工艺,专门针对分散蓝56生产工艺的 缩合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逐步地、有针对性地分解废水中残留的有机物、 去除废水中的COD、色度,工艺流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 效果明显。

  一种分散蓝56生产过程中缩合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下步骤:

  (1)预处理:将废水加热至25~100℃,保温反应0.5~8h;

  (2)酸析:将预处理后的溶液调节至酸性,进行酸析,直至不再有 沉淀产生,过滤得到滤液Ⅰ;

  (3)脱硝:向滤液Ⅰ中加入伯胺化合物,反应至无气体产生,结束 反应;

  (4)氧化脱色:将脱硝后的废水调节至碱性,用双氧水及臭氧进行 氧化,氧化后过滤得到滤液Ⅱ;

  (5)浓缩:滤液Ⅱ经浓缩、分离得到无机盐。

  分散蓝56生产过程的缩合工艺段产生的废水呈碱性,其中含有1~5% 的氢氧化钾,还有8~10%的亚硝酸钾,此外,废水中残留了大量苯酚及 其氧化物、硝基蒽醌类生产原料。

  作为优选,步骤(1)中,预处理的反应温度为35~80℃,时间为0.5~ 3h。预处理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该过程中,硝基蒽醌与苯酚发生反应。

  预处理后的废水中仍含有少量的苯酚类物质及硝基蒽醌类、苯酚氧化 物和亚硝酸钾、氢氧化钾。酸性条件下,苯酚类物质过饱和析出,同时氢 氧化钾被中和成无机钾盐,亚硝酸盐与酸反应溢出氮氧化物气体。氮氧化 物气体用碱性溶液吸收后,可循环利用。所述的氮氧化物气体的吸收可以 是一步吸收,选择的吸收液为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钠/ 碳酸钠混合溶液;或者为分步吸收,如先进入氢氧化钠溶液,再通入碳酸 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

  作为优选,步骤(2)中,向溶液Ⅰ中加入酸性溶液,调节至pH为0~ 4后,进行酸析;所述的酸性溶液为分散蓝56生产过程中一次硝化产生的 废酸、硫酸、盐酸、氨基磺酸、硝酸、磷酸、次磷酸、亚磷酸。进一步优 选,调节至pH为0.5~1.5,保持35~80℃下酸析反应0.5~2h。

  经研究发现,第一步的预处理过程有利于促进酸析反应的完全。

  未经预处理,而直接进行酸析后的废水再调至碱性反应一段时间后, 再加酸时仍有沉淀产生,表明酸析反应不完全,还需进行二次处理。

  酸析后的废水中仍含有少量亚硝酸钾、苯酚,还有苯酚的氧化物、硝 基蒽醌类有机物。

  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可形成亚硝酸,与仲胺类混合后反应放出氮气。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的伯胺化合物为氯化铵、氨基磺酸、硝酸 铵、尿素、磷酸铵、碳酸铵、碳酸氢铵,脱硝的温度为35~80℃,反应中 通入空气鼓泡吹氮。进一步优选,所述的伯胺化合物为氨基磺酸,脱硝反 应的温度为40~60℃。

  作为优选,步骤(4)中,以脱硝后的废水体积为基准,通入臭氧的 流量为0.1~10g/(L·h);以脱硝后的废水质量为基准,加入0.01~5%的双 氧水。

  再优选,所述氧化脱色工艺中,双氧水分步加入,将脱硝后的废水的 pH调节至8~10,先加入0.01~4%的双氧水,通臭氧氧化后,再加入0.1~ 1%的双氧水(以脱硝后的废水的质量为基准)。在臭氧氧化过程中加双氧 水可加速氧化,氧化结束后再加入双氧水可稳定氧化效果。

  进一步优选,经氧化反应后,再加入0.01~5%的吸附剂(以脱硝后 的废水的质量为基准),搅拌反应0.2~1h。加入0.01~0.5%的吸附剂可协 同脱色。

  作为优选,所述的吸附剂选自活性炭粉、活性炭胶、活性炭吸附柱、 硅藻土、膨润土中的至少一种。

  臭氧氧化后的废水几乎无色,经研究发现,若直接进行加热浓缩,废 水的颜色会加深。

  作为优选,氧化脱色后的滤液Ⅱ先经紫外光催化后,再进行浓缩处理, 具体为:向氧化脱色后的废水(滤液Ⅱ)中加入催化剂,置于紫外光下照 射,进行紫外光催化,反应的条件为:功率为200~800w,时间为0.5~ 4h。紫外光催化反应选用的催化剂为天然锰矿粉或纳米二氧化钛粉。在氧 化脱色处理后辅以紫外光催化,可以进一步稳定氧化脱色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1、流程简洁,操作简单,条件温和,苯酚及其氧化物去除率几乎达 到100%;

  2、回收得到的无机钾盐达到工业品级,可以作为工业原料使用;

  3、酸析过程产生的氮氧化物气体经碱液吸收可回收利用,脱硝产生 的氮气无毒害作用;整个工艺过程不产生废气,方法安全高效;

  4、浓缩得到的冷凝水COD可达到10mg/L,未检出硝酸盐氮和亚硝 酸盐氮;

  5、酸析得到的有机物中苯酚含量大于90%,可以回收利用。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