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复合微生物菌剂

发布时间:2018-4-27 15:26:5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10.14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IPC分类号C12N1/20; C12N1/18; C12N1/16; C02F3/34; C12R1/865; C12R1/125; C12R1/25; C12R1/78; C12R1/1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包含复合菌体,所述复合菌体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汉逊酵母、酿酒酵母复配而成。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能将各种能形成优势菌群的菌种合理配伍,按一定比例投加到污水处理系统中,对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有良好的降解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和降低可生化性差的城市污水的CODcr和BOD5,净化水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包含复 合菌体,所述复合菌体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汉逊酵母、酿酒 酵母复配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以碎屑状 活性炭作为载体,与复合菌体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体中各菌种的活菌 数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1~9)×1010个/g、地衣芽孢杆菌(1~9)×1010个/g、植物乳杆 菌(1~9)×108个/g、汉逊酵母(1~9)×109个/g、酿酒酵母(1~9)×109个/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按以下步 骤制得:

  1)分别对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汉逊酵母、酿酒酵母进行一 级种子培养及活化;

  2)二级增殖扩大培养:将步骤1所得的活化后的五种菌株分别接种于液体培养基, 当培养液中活菌数分别达到枯草芽孢杆菌(1~9)×109个/mL、地衣芽孢杆菌(1~9)×109个/mL、植物乳杆菌(1~9)×107个/mL、汉逊酵母(1~9)×108个/mL、酿酒酵母(1~9) ×108个/mL时,即停止培养并离心得菌体;

  3)将步骤2所得的各类菌体混合制成湿粉状复合菌体,选取碎屑状活性炭作为载体, 按照湿粉状复合菌体:活性炭=1:(2-3)的质量比进行混合;

  4)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物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25~35℃,干燥后含水量为15%~20%。

  5.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含有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 复合微生物菌剂及氨氮去除菌,且所述氨氮去除菌与复合微生物菌剂的菌种可共生;所 述氨氮去除菌优选为硝化细菌。

  6.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含有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 复合微生物菌剂及聚磷菌,且所添加的聚磷菌与复合微生物菌剂的菌种可共生。

  7.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投放于 污水处理设备中,连续投料3~7天,每次投放微生物复合菌剂的量为15~25g/m3,当设 备内填料正常挂膜后停止投加。

  8.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投放于 污水处理设备中,采用A/O处理工艺,将4~6g复合微生物菌剂活化后投加至进水口, 连续投加3-7天。

  9.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制得:

  1)分别对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汉逊酵母、酿酒酵母进行一 级种子培养及活化;

  2)二级增殖扩大培养:将步骤1所得的活化后的五种菌株分别接种于液体培养基, 当培养液中活菌数分别达到枯草芽孢杆菌(1~9)×109个/mL、地衣芽孢杆菌(1~9)×109个/mL、植物乳杆菌(1~9)×107个/mL、汉逊酵母(1~9)×108个/mL、酿酒酵母(1~9) ×108个/mL时,即停止培养并离心得菌体;

  3)将步骤2所得的各类菌体混合制成湿粉状复合菌体,选取碎屑状活性炭作为载体, 按照湿粉状复合菌体:活性炭=1:(2-3)的质量比进行混合;

  4)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物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25~35℃,干燥后含水量为15%~20%。

  说明书

  一种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采用微生物方法进行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扭转我国水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的趋势,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城镇 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污染水体治理的投入力度。但在现有的水污染控制系统中,从工业污水 的厂内预处理到城镇污水处理厂的集中处理,乃至受纳尾水的环境水体修复,生物处理 一直是核心的技术手段,污水中难降解的污染物不仅会穿透整个系统,而且在很大程度 上影响其处理效果。

  污水的可生化性是指污水中所含污染物质(基质)可被微生物分解利用的性能,它 是污水的重要特性之一。m(BOD5)/m(CODcr)值是最常用也是较为经典的评价污水生化性 的指标。当污水中的大分子难降解物质含量越高,即BOD5值的占比越低,则污水的生 化性越差。目前普遍认为m(BOD5)/m(CODcr)小于0.3的污水属于生化性差的污水, m(BOD5)/m(CODcr)大于0.3属于可生化的污水,而且比值越高,表明污水采用好氧生物 处理所达到的效果越好。

  目前关于处理生化性差的污水的技术主要集中在工业污水领域,城市污水处理方面 尚属空白。但是空气污染使得雨水污染物浓度提高,丰水地区通常地下水位较高、河网 密布,地表和地下水常常渗入城镇排污系统,部分地区的工业污水纳管标准较低,造成城 市污水的可生物降解性波动很大,污水的m(BOD5)/m(CODcr)小于0.3时有发生。因此, 研究生化性差的城市污水处理方法意义深远。

  目前已公开专利主要集中在利用化学、物理方法处理生化性差的工业污水,由于工 业污水来源单一,成分清楚,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物理、化学方法进行预处理、深化处 理等等,使其达到排放标准。申请号为CN201110324206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利 用A/O生物滤池处理高盐废水的方法;申请号为CN201010131017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 公开了一种油田含聚污水的处理方法。针对生化性差的污水处理方法也都集中在设备和 工艺方面,优化菌种的专利非常少见。例如:申请号为CN20132051980的中国发明专利 申请公开了用于提高污水可生化性的水处理设备,申请号为CN20052009343的中国发明 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提高污水可生化性的厌氧反应器。

  在已公开的污水处理技术文献中,理想的做法是对污水做针对性处理。然而,城市 污水来源广泛,污水阶段性的生物降解性差很难找到源头,难以做针对性的处理;其次, 目前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基本都是采用生物法,处理生化性差的污水很难达到排放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提高生化性差的城市污水可生化性及降低污水的CODcr和 BOD5值的安全高效的复合微生物菌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复合微 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包含复合菌体,所述复合菌体由枯草芽孢 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汉逊酵母、酿酒酵母复配而成。

  具体地来说,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以碎屑状活性炭作为载体,与复合菌体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菌体中各菌种的活菌数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1~9)×1010个 /g、地衣芽孢杆菌(1~9)×1010个/g、植物乳杆菌(1~9)×108个/g、汉逊酵母(1~9)×109个/g、酿酒酵母(1~9)×109个/g。

  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按以下步骤制得:

  1)分别对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汉逊酵母、酿酒酵母进行一 级种子培养及活化;

  2)二级增殖扩大培养:将步骤1所得的活化后的五种菌株分别接种于液体培养基, 当培养液中活菌数分别达到枯草芽孢杆菌(1~9)×109个/mL、地衣芽孢杆菌(1~9)×109个/mL、植物乳杆菌(1~9)×107个/mL、汉逊酵母(1~9)×108个/mL、酿酒酵母(1~9) ×108个/mL时,即停止培养并离心得菌体;

  3)将步骤2所得的各类菌体混合制成湿粉状复合菌体,选取碎屑状活性炭作为载体, 按照湿粉状复合菌体:活性炭=1:(2-3)的质量比进行混合;

  4)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物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25~35℃,干燥后含水量为15%~20%。

  对于高氨氮污水,可以在以上菌剂的基础上添加高效的氨氮去除菌,如硝化细菌。 对于含磷量高的污水,可以在上述菌剂的基础上添加聚磷菌。所添加的功能菌种必须与 上述菌剂原有的菌种可共生。

  本发明的其中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是将如上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 剂投放于污水处理设备中,连续投料3~7天,每次投放微生物复合菌剂的量为15~25g/m3, 当设备内填料正常挂膜后停止投加。

  本发明所提供的另一种污水处理方法,是将如上任一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投放于 污水处理设备中,采用A/O处理工艺,将4~6g复合微生物菌剂活化后投加至进水口, 连续投加3-7天。

  本发明的其中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按以 下步骤制得:

  1)分别对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汉逊酵母、酿酒酵母进行一 级种子培养及活化;

  2)二级增殖扩大培养:将步骤1所得的活化后的五种菌株分别接种于液体培养基, 当培养液中活菌数分别达到枯草芽孢杆菌(1~9)×109个/mL、地衣芽孢杆菌(1~9)×109个/mL、植物乳杆菌(1~9)×107个/mL、汉逊酵母(1~9)×108个/mL、酿酒酵母(1~9) ×108个/mL时,即停止培养并离心得菌体;

  3)将步骤2所得的各类菌体混合制成湿粉状复合菌体,选取碎屑状活性炭作为载体, 按照湿粉状复合菌体:活性炭=1:(2-3)的质量比进行混合;

  4)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物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25~35℃,干燥后含水量为15%~20%。

  将本发明运用在合理的处理工艺中,如:水解酸化池、厌氧池等,可以更大程度的 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

  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汉逊酵母、 酿酒酵母构成。以上菌种广泛用于食品、医药行业,均为对环境和人体安全、有利的益 生菌。以上菌种包含好氧及兼氧菌,可以运用在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中。芽孢杆菌能够 在有氧条件下快速有效的分解各类有机物;乳酸菌能够分解有机物且产酸,维持污水体 系的pH;酵母菌代谢能力强,且对于大分子有机物具有氧化、吸附作用。将以上菌种合 理配比,充分利用它们之间互相牵制、互相利用、功能互补的特性,将污水中生化性差 的大分子有机物如:芳香烃、矿物油和人工合成类聚合物等最大程度的分解成简单的小 分子有机物,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将各种能形成优势菌群的 菌种合理配伍,按一定比例投加到污水处理系统中,对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有良好的 降解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和降低可生化性差的城市污水的CODcr和 BOD5,净化水质。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