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用于处理煤化工废水微生物制剂

发布时间:2018-4-27 21:44:3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12.15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IPC分类号C02F3/34

  摘要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处理煤化工废水的微生物制剂,该微生物制剂按照如下方法制备而成,1)制备微生物养料,2)制备微生物载体,以及3)制备微生物制剂。本发明微生物制剂制剂包含多种微生物,配伍合理,协,投入成本低廉,可大规模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书

  1.用于处理煤化工废水的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制剂按照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1)制备微生物养料:将农作物秸秆晒干,用粉碎机粉碎成秸秆粉,添加到发酵罐中,然后添加豆粕和水,5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30分钟后,静置24小时,制得微生物养料;所述发酵罐温度控制在70-80℃;秸秆粉、豆粕和水的质量比为3:2:5;

  2)制备微生物载体:首先控制硅藻土和壳聚糖的粒径均为100-200目,然后将硅藻土和壳聚糖按照1: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即得;

  3)制备微生物制剂:将粪肠球菌、地衣芽孢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红球菌、鞘氨醇单胞菌以及荧光假单胞菌分别培养成浓度为1×108个/ml的菌液,按照1:1:2:2:3:3的体积比混合,然后与微生物养料按照1:2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30℃培养12小时,随后添加微生物载体,100转/min搅拌3min,最后进行低温干燥,干燥温度为20-22℃,干燥后含水量为6-8%,即得;所述微生物载体的添加量为微生物养料质量的二分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优选地,

  所述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为ATCC 29212;

  所述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为CCTCC NO.M206082;

  所述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ii) 为ATCC 19606;

  所述红球菌(Rhodococcus rhodochrous)为ATCC 15906;

  所述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为CGMCC NO.4589;

  所述荧光假单胞菌(P.Fluorescens)为ATCC 49642。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作物为高粱或玉米。

  说明书

  用于处理煤化工废水的微生物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处理煤化工废水的微生物制剂。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煤原料成本低廉,利用煤为原料合成液氨是大多数化工企业的选择。但是,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的生产企业,原料煤在造气、脱硫、脱碳、精制、氨合成过程中会排出大量废水。由于煤中含有碳、氢、氧、氮、硫等元素,在干馏过程中转变成各种氧、氮、硫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使煤气中的水分及蒸汽的冷凝液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污染物,属于难治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如何去除污水中的高浓度氨氮和硫化物,成为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的企业所必须解决的技术难题。

  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的生产企业,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决定了污水处理的成本费用。污水处理中氨氮、硫化物以及工业COD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物理方法有反渗透、蒸馏、吹脱、土壤灌溉;化学法有离子交换法、折点氯化法、电化学处理、催化裂解;生物处理方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在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又演变出多种工艺,如AO 法、MBR法等;生物膜法主要有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等,以上方法中以选取生化处理方法居多。长期以来,生化污水处理碳源的投加一直使用甲醇、白糖(或工业葡萄糖),而甲醇属于危化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存在很大的危险性;白糖成本较高,企业一般很难接受。

  现有技术处理煤化工污水的生物方法大多存在以下缺点:菌剂配伍不合理,处理效果差,并且成本较高,企业难以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用于处理煤化工废水的微生物制剂,该制剂包含多种微生物,配伍合理,协同作用强,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氨氮、硫化物、苯胺类物质以及工业COD,投入成本低廉,可大规模推广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用于处理煤化工废水的微生物制剂,其按照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制备微生物养料:将农作物秸秆晒干,用粉碎机粉碎成秸秆粉,添加到发酵罐中,然后添加豆粕和水,5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30分钟后,静置24小时,制得微生物养料;所述发酵罐温度控制在70-80℃;秸秆粉、豆粕和水的质量比为3:2:5;

  制备微生物载体:首先控制硅藻土和壳聚糖的粒径均为100-200目,然后将硅藻土和壳聚糖按照1: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即得;

  制备微生物制剂:将粪肠球菌、地衣芽孢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红球菌、鞘氨醇单胞菌以及荧光假单胞菌分别培养成浓度为1×108个/ml的菌液,按照1:1:2:2:3:3的体积比混合,然后与微生物养料按照1:2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30℃培养12小时,随后添加微生物载体,100转/min搅拌3min,最后进行低温干燥,干燥温度为20-22℃,干燥后含水量为6-8%,即得;所述微生物载体的添加量为微生物养料质量的二分之一。

  优选地,

  所述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为ATCC 29212;

  所述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为CCTCC NO.M206082;

  所述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ii) 为ATCC 19606;

  所述红球菌(Rhodococcus rhodochrous)为ATCC 15906;

  所述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为CGMCC NO.4589;

  所述荧光假单胞菌(P.Fluorescens)为ATCC 49642;

  所述农作物为高粱或玉米。

  上述微生物制剂的使用方法包括:首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石油类物质,然后添加盐酸调整废水的pH为7,按照每立方米液体每次投加20克微生物制剂,每天投加1次,连续投加三天后,再静置一周,将液体通过板框过滤器过滤,最后排出。

  本发明所述菌种均可以从CGMCC、CCTCC以及美国模式培养物集存库(ATCC)等商业渠道购买得到。

  本发明的微生物的扩大培养方法可按照文献记载或者现有技术的记载进行,此处不是本发明的创新点,限于篇幅,并不一一赘述。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主要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本发明的微生物制剂将各种能形成优势菌群的菌种,配制成高效微生物制剂,按一定量投加到废水处理系统中,加速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以提高系统的生物处理效率,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本发明微生物制剂各菌种之间合理配伍,共生协调,互不拮抗,活性高,生物量大,繁殖快;

  本发明复合菌剂适于煤化工污水处理,可提高处理水量和处理水质,降低运行费用,促进达标排放;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