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12.11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IPC分类号C02F1/66; C02F1/26
摘要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生产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糖精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将萃取剂与用硫酸调节pH值为1-3的糖精生产废水按体积比为1:8-15进行混合,混合后进行单级萃取,萃取反应30-60分钟,使两相达到萃取平衡,分离水相和萃取相,进而使处理后糖精生产废水得以达标排放。经本发明处理后,有效降低废水中有毒难降解有机物,同时能回收废水中的邻氨基苯甲酸;该工艺处理后的糖精废水经生物降解后可达标排放。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糖精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萃取剂与用硫酸调节pH值为1-3的 糖精生产废水按体积比为1:8-15进行混合,混合后进行单级萃取,萃取反应30-60分钟,使 两相达到萃取平衡,分离水相和萃取相,水相即达到可生化处理标准;
所述萃取剂按体积百分比计为18-52%络合剂,5-35%助溶剂,余量为稀释剂组成;其中 络合剂为三烷基胺,助溶剂为碳链在14-25的异构醇,稀释剂为煤油。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糖精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萃取平衡后的萃取相置于萃取剂再生装置中,按体积比为3-6:1将萃取平衡的萃取 相与质量百分浓度8-20%的碱液混合,反应30-60分钟,两相达到萃取平衡后,上层再生萃 取剂可用于再次处理糖精废水的萃取过程中。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糖精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溶 液。
说明书
一种糖精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生产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糖精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糖精是世界上唯一大量生产与使用的合成甜味剂,产品主要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 农药、电镀等行业,在世界各国使用广泛。糖精生成过程中原料种类多,工艺复杂,生产步 骤长,因而排出的废水成分复杂,COD高、色度深,且排放量大。糖精生产废水中不仅含有 大量的有毒难降解有机物(副产酚类物质、邻氨基苯甲酸甲酯、邻氨基苯甲酸、甲醇等),而 且含有较高浓度的盐,因而治理难度很大。
中国专利CN 101891699A介绍了一种树脂吸附法回收酸性废水中不溶性糖精的方法,该 方法主要是利用树脂吸附、解吸、脱色、过滤、酸析、甩干、烘干等过程。名称为“一种从 糖精废水中回收邻氨基苯甲酸的制备方法”的中国专利(CN103193665A)公开的处理步骤包 括铜盐的制备-碱溶-压滤-脱色-抽滤-酸析和干燥。上述处理方法能够达到其预期的效果,但 是仍然具有如下不足之处:1)树脂再生过程中产生的再生液浓度相对偏低,使回用效果不显 著,若对其进行再处理则必然造成成本的上升;2)铜盐沉淀回收邻氨基苯甲酸后,处理后的 糖精废水仍含有毒难降解有机物,使其废水无法达标排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糖精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糖精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将萃取剂与用硫酸调节pH值为1-3的糖精生产废水按体 积比为1:8-15进行混合,混合后进行单级萃取,萃取反应30-60分钟,使两相达到萃取平衡, 分离水相和萃取(有机)相,水相即达到可生化处理标准。
所述萃取剂按体积百分比计由18-52%络合剂,5-35%助溶剂,余量为稀释剂组成;其中 络合剂为三烷基胺,助溶剂为碳链为14-25的异构醇,稀释剂为煤油。
将上述(萃取)有机相置于萃取剂再生装置中,按体积比为3-6:1将萃取平衡的萃取相与 质量百分浓度8-20%的碱液混合,反应30-60分钟,两相达到萃取平衡后,分出浓水相,上 层再生萃取剂可用于再次处理糖精废水的萃取过程中。
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实现了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本发明通过络合萃取回收的浓水相,主要成分为邻氨基苯 甲酸钠,分离后可回用于生产工段,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污染物减量化的同时体现了一 定的经济效益。
2.经本发明处理后的糖精废水再经生物降解后可达标排放。本发明选择三烷基胺作为络 合剂,废水中几乎所有难降的极性有机物以及在生产中所生成易溶于有机相的有机副产物萃 入有机相,故处理后的废水易于生物降解,减少了环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