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用于制冷设备的冷凝水处理方法和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4-28 18:29:1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11.19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IPC分类号F25D21/14; F25D19/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冷凝水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首先在制冷设备的蒸发器下方设置一冷凝水收集装置,利用冷凝水收集装置将冷凝水收集起来;再将收集起来的冷凝水转移到一由透气型吸水材料制成的吸水件上;而后再利用一风机向所述的吸水件吹风使得吸水件上吸收的冷凝水蒸发。本发明的冷凝水处理方法中,通过吸水件和风机使得冷凝水能够暂存在吸水件上,而后再通过风机的吹风使得被吸水件吸收的冷凝水能够被很快吹走,该冷凝水处理方法处理冷凝水的效率高,施行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冷凝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处理方法首先在制冷设备的蒸发器下方设置一冷凝水收集装置,利用冷凝水收集装置将冷凝水收集起来;再将收集起来的冷凝水转移到一由透气型吸水材料制成的吸水件上;而后再利用一风机向所述的吸水件吹风使得吸水件上吸收的冷凝水蒸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冷凝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一输送部件将收集起来的冷凝水转移至所述的吸水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冷凝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风机设置在制冷设备的冷凝器热风出口的一侧,利用所述风机驱动冷凝器热风吹向所述的吸水件。

  4.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冷凝水处理装置,所述的制冷设备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制冷单元,所述的制冷单元包括形成制冷剂循环回路的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以及膨胀阀,所述的壳体上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气孔,所述的蒸发器下部设置有用于盛接冷凝水的接水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水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的壳体内,所述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吸水件、用于将所述吸水件上所吸收的冷凝水吹走的风机,所述的吸水件至少部分由透气型吸水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接水部件内的冷凝水引导至所述吸水件处的引水管道,所述的引水管道的上端部连接在所述的接水部件处、下端部位于所述的吸水件的上方或下端部伸至所述的吸水件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件的材质为海绵或无纺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水件呈扁平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水件有多个,多个所述的吸水件自上而下分布,所述的引水管道的下端部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吸水件的上方或下端部伸至最上方的所述吸水件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的吸水件中至少有一个吸水件为倾斜设置,所述的吸水件的倾斜方向与所述风机的吹风方向相交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包括一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上设有层数与所述的吸水件数量相当的搁置板,多层所述的搁置板至上而下倾斜设置,除最下层的搁置板之外的其余层搁置板上均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各个所述的吸水件被安装在所述的搁置板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包括一个底座、一个垂直于所述的底座的直立部;各层所述的搁置板具有两个端部,其中一个端部固定在所述的直立部上、另一端部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挡边;所述的吸水件被安装在所述的搁置板的两个端部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在位于最下层搁置板的下方还设置有一集水盒,所述的集水盒的外周边部相对各个吸水件的外周边部向外伸出。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和吸水件设置在所述冷凝器和压缩机之间,所述的冷凝器、风机、吸水件、压缩机沿着所述风机的气流流动方向依次排列。

  14.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制冷设备上安装有如权利要求4~1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冷凝水处理装置。

  说明书

  用于制冷设备的冷凝水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以及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凝水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特备涉及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冷凝水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本发明还涉及设有冷凝水处理装置的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冷柜、冰箱等制冷设备一般都带有接水盒结构用于盛装从蒸发器周围凝结下的冷凝水。对于大型冷冻冷藏设备,在制冷过程中排出的冷凝水量较大,需要处理的冷凝水量也较大。现有技术中,处理上大型冷冻设备的冷凝水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一、依靠冷凝水自然蒸发;二、在接水盒内安装电加热装置,利用通电的加热丝的热量来蒸发冷凝水,三、将接水盒固定在压缩机上,利用压缩机运行所产生的热量来实现冷凝水的蒸发,;四、将冷凝水引导到冷凝风机的吹风路径上,利用热风将冷凝水吹走。

  上述几种处理冷凝水的方案中,各个方案均有缺点:第一种方式中,制冷设备中的接水盒体积大,大的接水盒增大了柜体体积而使冰箱或冰柜的净容量减小,同时蒸发速度较慢,常常需要人工来进行冷凝水的倾倒工作;第二种方式中,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非常不易于节能环保;第三种方式中,接水盒体积小、储水量少,且拆卸不方便;第四种方式中,在夏日冷凝水较多的季节,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冷凝水较多,风机来不及把冷凝水吹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处理制冷设备中蒸发器冷凝水的方法。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处理制冷设备中蒸发器冷凝水的装置。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冷凝水漏出的制冷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第一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第一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冷凝水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首先在制冷设备的蒸发器下方设置一冷凝水收集装置,利用冷凝水收集装置将冷凝水收集起来;再将收集起来的冷凝水转移到一由透气型吸水材料制成的吸水件上;而后再利用一风机向所述的吸水件吹风使得吸水件上吸收的冷凝水蒸发。

  上述第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利用一输送部件将收集起来的冷凝水转移至所述的吸水件上。

  上述第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将所述的风机设置在制冷设备的冷凝器热风出口的一侧,利用所述风机驱动冷凝器热风吹向所述的吸水件。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第二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第二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冷凝水处理装置,所述的制冷设备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制冷单元,所述的制冷单元包括形成制冷剂循环回路的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以及膨胀阀,所述的壳体上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气孔,所述的蒸发器下部设置有用于盛接冷凝水的接水部件,所述的冷凝水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的壳体内,所述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吸水件、用于将所述吸水件上所吸收的冷凝水吹走的风机,所述的吸水件至少部分由透气型吸水材料制成。

  上述第二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冷凝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接水部件内的冷凝水引导至所述吸水件处的引水管道,所述的引水管道的上端部连接在所述的接水部件处、下端部位于所述的吸水件的上方或下端部伸至所述的吸水件处。

  上述第二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吸水件的材质为海绵或无纺布。

  上述第二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吸水件呈扁平状。

  上述第二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吸水件有多个,多个所述的吸水件自上而下分布,所述的引水管道的下端部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吸水件的上方或下端部伸至最上方的所述吸水件处。

  上述第二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多个所述的吸水件中至少有一个吸水件为倾斜设置,所述的吸水件的倾斜方向与所述风机的吹风方向相交叉。

  上述第二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包括一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上设有层数与所述的吸水件数量相当的搁置板,多层所述的搁置板至上而下倾斜设置,除最下层的搁置板之外的其余层搁置板上均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各个所述的吸水件被安装在所述的搁置板上。

  上述第二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架包括一个底座、一个垂直于所述的底座的直立部;各层所述的搁置板具有两个端部,其中一个端部固定在所述的直立部上、另一端部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挡边;所述的吸水件被安装在所述的搁置板的两个端部之间。

  上述第二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架在位于最下层搁置板的下方还设置有一集水盒,所述的集水盒的外周边部相对各个吸水件的外周边部向外伸出。

  上述第二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风机和吸水件设置在所述冷凝器和压缩机之间,所述的冷凝器、风机、吸水件、压缩机沿着所述风机的气流流动方向依次排列。

  为了实现上述第三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第三技术方案:一种制冷设备,该设备中安装如上述第二技术方案中的冷凝水处理装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的冷凝水处理方法和装置中,通过吸水件和风机,使得冷凝水能够暂存在吸水件上,而后再通过风机的吹风使得被吸水件吸收的冷凝水能够被很快吹走,该冷凝水处理方法以及装置结构简单,处理冷凝水的效率高,施行成本低。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