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11.19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IPC分类号B01D21/3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淀池进水速度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沉淀池进水口内壁上的第一水温传感器和设置在沉淀池侧壁或底部的第二水温传感器,第一水温传感器和第二水温传感器分别与设置在进水口外壁上的进水速率控制装置输入端相连,进水速率控制装置的控制端与设置在进水口上侧的进水挡板相连。工作时,第一水温传感器和第二水温传感器分别采集进水口处和沉淀池侧壁或底部的水温,并将采集的数据传给进水速率控制装置,如果温差大于预设值,则进水速率控制装置对进水挡板下调,减小进水速率,反之则上调,通过对挡水板的高度进行合理的升降。本实用新型能够改善沉淀池沉淀效果,减小因温差产生的异重流现象,使用寿命长,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沉淀池污水流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沉淀池进水口内壁(6)上 的第一水温传感器(1)和设置在沉淀池侧壁或底部的第二水温传感器(2),第一水温传感器 (1)和第二水温传感器(2)分别与设置在进水口外壁上的进水速率控制装置(3)输入端相 连,进水速率控制装置(3)的控制端与设置在进水口(8)上侧的进水挡板(7)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池污水流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挡板(7) 采用无机玻璃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池污水流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沉淀池的底部设 置有排泥管(4)。
说明书
一种沉淀池污水流入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淀池污水流入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城市缺水问题尤为突出。同时,我国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整体持续恶化。 全国每年因缺水影响工业产值2300亿元,粮食减收200亿至400亿公斤。缺水还带来了地下 水严重超采、水质不断恶化、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预 计我国2030年左右将出现缺水高峰期,届时每年用水总量将达到7000-8000亿立方米。因此, 水资源将成为在21世纪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污水处理对我国经济 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污水沉淀的过程中,由于进水与池内水的温度差异,会在沉淀池 内产生异重流现象,低温水流入时会产生下异重流,高温水流入时产生上异重流;下异重流 沿池底向前推进,到达池末端时来流沿池壁上升,未经沉淀即由出口排出,甚至将下层的浓 缩污泥带出,严重影响二沉池的工作效率;上异重流沿池表面向前推进,到达出水口时进水 未沉淀完全即排出,同样会影响沉淀池的工作效率;异重流对平流式二次沉淀池的作用在总 体上说弊大于利,优化出水口速率可以对削弱异重流的冲击起到一定作用,因此缓解由于异 重流现象对沉淀的影响有着重大的意义。
现有的污水沉淀池设计没有考虑由于进水和池内水的温差对沉淀质量的影响,沉淀池设 计简单,在沉淀过程中经常会由于温差过大导致异重流效应十分明显,导致实沉淀效果很差; 因此,设计一种能智能控制进水速率的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沉淀池 污水流入控制装置,其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便捷,能够有效地缓解温差对沉淀效果的影 响,提高沉淀的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沉淀池污水流入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沉淀池进水口内壁上的第一水温传感器和设 置在沉淀池侧壁或底部的第二水温传感器,第一水温传感器和第二水温传感器分别与设置在 进水口外壁上的进水速率控制装置输入端相连,进水速率控制装置的控制端与设置在进水口 上侧的进水挡板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进水挡板采用无机玻璃制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操作便捷。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沉淀池污水流入控制装置,能够有效地控制进水速率,缓解因温 差引起的异重流现象对沉淀效果的影响,保证了较高的沉淀质量。
3、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便捷,能够保证较高的沉淀质量, 使温差对沉淀的影响减小,使用寿命长,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