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用于污水上清液分离沉降技术

发布时间:2018-5-7 11:41:1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06.08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IPC分类号C02F103/30; C02F1/5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分离出污水上清液的沉降装置。一种用于污水上清液分离的沉降装置,包括底板、螺旋式卷板、上封板和侧封板,螺旋式卷板纵向卷曲并形成螺旋通道,底板密封固定在螺旋式卷板的下端,上封板密封固定在螺旋式卷板上端,侧封板纵向密封在底板和上封板之间的螺旋式卷板外端,并将螺旋通道外端密封;上封板设有连通螺旋通道中心的入水管和连通螺旋通道外端的上清液出水口;侧封板底部设有连通螺旋通道外端的沉淀挤出口。该沉降装置结构新颖,体积小,用于沉降并分离出污水上清液,便于采样。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污水上清液分离的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螺旋式 卷板(2)、上封板(3)和侧封板(21),所述螺旋式卷板(2)纵向卷曲并形 成螺旋通道(20),所述底板(1)密封固定在所述螺旋式卷板(2)的下端, 上封板(3)密封固定在所述螺旋式卷板(2)上端,侧封板(21)纵向密封 在底板(1)和上封板(3)之间的螺旋式卷板(2)外端,并将螺旋通道外端 (20b)密封;所述上封板(3)设有连通螺旋通道中心(20a)的入水管(4) 和连通螺旋通道(20)外端的上清液出水口(5);所述侧封板(21)底部设 有连通螺旋通道(20)外端的沉淀挤出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上清液分离的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1)和螺旋式卷板(2)下端可拆卸式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上清液分离的沉降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侧封板(21)与所述螺旋式卷板(2)外端连为一体。

  说明书

  一种用于污水上清液分离的沉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分离出污水上清液的 沉降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印染废水的处理问题,现有的处理技术主要依次通过物化处理、生化 处理对印染废水处理,从而降解有害物质,达到排放标准。针对目前印染废水 的物化处理,现有的物化处理工序基本由操作员手工操作来完成。首先将印染 废水引入水池中,因为印染废水的pH不确定,因此一般先用石灰调节pH至 碱性,再加入硫酸亚铁对废水进行絮凝沉淀处理。目前对印染废水前期处理需 要根据肉眼判断是否出现充分絮凝,如果未充分絮凝,那么就表明我们在处理 过程中药剂加入量出现问题,没有调整到位。一般情况下,将pH调整在9-11 就能充分絮凝,经过沉淀池就分离出上清液。由于现有的印染废水处理设备简 陋、印染废水排水量大、水质变化大,因而工人操作难度高,劳动强度大,操 作工的容易失误从而出现pH碱性调节剂以及硫酸亚铁药剂处理量控制不得当, 不仅浪费材料,还导致最终物化处理后的水质仍旧不稳定,影响后续生化处理 的效果,甚至还会引发二次污染。

  针对如上的问题,公告号为CN203238083U中国专利就公开了一种自动调 节处理药剂量的印染废水处理设备,但在实际处理过程中,由于国内的pH计插 入印染废水中很容易被杂质堵塞,致使pH计测量值和实际值出现过大的偏差, 导致控制系统不稳定。

  基于这些理由,我们需要对上述印染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设备进行重新改进, 将对pH参数的控制点改为对上清液的检测,那么我们去取样的印染废水进行上 清液分离成了技术问题。按照常规做法是让印染废水经过长距离的沉降,漫长 时间的沉淀,但作为检测设备,不可能做成大型或者长条形的尺寸,否则容易 又会导致控制的不稳定以及严重滞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体积小,用于沉 降并分离出污水上清液的沉降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污水上清液分离的沉降装置,包括底板、螺旋式卷板、上封板和 侧封板,所述螺旋式卷板纵向卷曲并形成螺旋通道,所述底板密封固定在所述 螺旋式卷板的下端,上封板密封固定在所述螺旋式卷板上端,侧封板纵向密封 在底板和上封板之间的螺旋式卷板外端,并将螺旋通道外端密封;所述上封板 设有连通螺旋通道中心的入水管和连通螺旋通道外端的上清液出水口;所述侧 封板底部设有连通螺旋通道外端的沉淀挤出口。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和螺旋式卷板下端可拆卸式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侧封板与所述螺旋式卷板外端连为一体。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沉降装置,上封板设有连通螺旋通道中心的入 水管,印染废水从入水管进入,经过螺旋通道,螺旋通道拉长了印染废水的沉 淀路程和时间,使得上清液很容易地从螺旋通道外端上端的上清液出水口分出, 而絮状沉淀在螺旋通道外端底部的沉淀挤出口挤出,体积小,分离效果好,便 于很好地采样检测。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